时长:
36分钟
播放:
677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i 4223位朋友,你们好呀~
可颂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目前累计咨询小时数390+小时。如果你想要找个人聊聊,可以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备注“心理咨询”。
🛋️ 本期适合谁听:
* 感到生活“卡住”、想要突破但无力感的年轻人
* 处于职业平台期或人生转型阶段的探索者
* 希望温和调整状态、而非强行“打鸡血”的理性行动派
你是不是也常感到“卡住了”?生活、工作、情绪都像进入了慢速回放,进退两难。这一期,可颂从自己的身体经历——头重脚轻的夏日、持续两个月的干眼症恢复——聊起,真诚分享了她对“人生停滞期”的觉察与应对。我们不一定能改变大环境,但却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画出那条微微向上的曲线。
✨ 时间戳 & 内容亮点:
00:00 | 开场:我们都正在经历“人生停滞期”吗?
* 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成年中期的“繁殖与停滞”
* 外部经济下行,内部意义感缺失,我们如何自处?
02:00 | 大环境无力改变,但小世界可以微微向上
* 社会下行期,心理很难独自昂扬 → 接受,但不放弃
* 在可控范围内创造“个人斜率增长”
05:38 | 干眼症教会我的事:病去如抽丝,恢复要耐心
* 从中度干眼恢复到轻度,我用了两个月
* 信息摄入减少50%,专注力反而下降?视觉与专注的深层关联
08:15 回顾重大人生转折期的停滞体验
* 职业转型与生育双轨经历的心理挑战
* 价值感暂时迷失与重新锚定的过程
08:15 | 回顾2021:被迫转行+生育,我曾经历最强烈的停滞
* 身体被剥夺、睡眠破碎、价值感迷茫
* 那段时间并非毫无意义,它让我学会与“不适”共存
10:31 | 多巴胺也会遇到瓶颈:兴趣不再带来快乐怎么办?
* 听播客、运动、阅读……为什么都不“香”了?
* 不是兴趣的问题,也许是方式需要更新
11:04 | 咨询室里的停滞:来访者走两步退一步,怎么办?
* 陪伴 > 推进,停滞本身也有价值
* “我们一起度过了那段时间,这就是意义”
14:14 | 把自己想象成一台电脑:清理你的心理后台
* 识别那些占用内存的“未完成事项”
* 三种处理方式:关闭、解决、哀悼(接受并放置)
19:05 | 停滞源于四个匮乏:新视野、新行动、新经验、新感受
* 旧瓶装新酒:比如把中文播客换成英文的+AI字幕
* 在熟悉的事物里加一点佐料,重新找回乐趣
21:47 | 我把“写心情日记”的习惯捡回来了
* 每天记录+情绪打分,不用长篇大论,但要坚持
* 这是理解自己、也为咨询工作留出心理空间的方式
23:38 | 学会借力:找到你的“外界充电宝”
* 参加线下活动、靠近能量高的人、有选择地摄取信息
* 我把见咨询师的路程变成“三小时心理闭环时间”
27:44 | 锻炼“自主性肌肉”:从小事开始重建掌控感
* 养植物、种竹芋、发现龟背竹盆里长出新芽……
* 微小的正反馈,会帮你积累“我能做到”的自信
30:45 | 停滞是在蓄力,像射箭要先向后拉
* “经济下行期,可能是你的精神上行期”
* 外在标准崩塌时,正好回归内心真实热爱
32:42 | 我在停滞期学会的具体小事(干货分享!)
* 每天洗眼睛、擦睫毛、换四件套
* 屏幕选择、眼保健操、用眼时间管理……
* 这些经验越早学会,越受益终身
34:54 | 结尾: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鼓掌
* 真正的进步 = 漫长停滞 + 突然爆发
* “在人生停滞的荒地当中,是有创造与爱的养分的。”
📘 延伸概念参考:
EP129|所涉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概念梳理
▍一、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特别聚焦「成年中期」(25-50岁)的心理社会危机:繁殖感 vs 停滞感(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关怀他人、创造价值,以避免陷入自我吸收与生命停滞。
▍二、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 视觉系统与专注力的神经机制
引用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 Andrew Huberman 的研究,强调视觉注视(gaze holding)对提升认知专注度的作用。长时间注视同一位置可激活大脑中与持续注意相关的神经回路。
* 多巴胺系统与奖赏机制(Dopamine and Reward System)
解释“兴趣减退”与“愉悦感下降”可能的神经基础——多巴胺敏感性降低或奖赏预测误差机制的变化,导致动力与愉悦反馈减弱。
▍三、临床心理学与心理健康实践
* 心理债务(Psychological Debt)
指未解决的情绪问题、拖延的任务或人际误会持续占用认知与情感资源,导致心理效能下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负债状态。
* 情绪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
指个体区分和表达具体情绪体验的能力。高情绪粒度有助于更精准的情绪调节与自我觉察,可通过情绪日记等方式训练。
* 自主性(Agency)与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发起并坚持目标行动的信念。可通过“小目标实现”与“正向反馈积累”进行锻炼与强化。
▍四、心理治疗与咨询相关概念
* 治疗性陪伴(Therapeutic Presence)
咨询师不以推动议程为核心,而是以接纳、共情和在场性支持来访者当下的体验,包括允许其“停滞”。
* 阻抗(Resistance)与进程平台期
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表现出的进退反复、成长放缓阶段,被视为无意识防御与内在重整的表现,具有一定功能性与阶段性意义。
▍五、健康心理学与行为改变
* 行为激活(Behavioral Activation)
通过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如运动、养护植物)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打破消极循环,重建掌控感和奖体验。
* 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强调满足自主性(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和关系性(relatedness)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对维持内在动机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联系可颂
1、预约个人心理咨询请加: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或扫以下二维码
2、加入听友群/链接可颂:备注“听友”(两者二选一)
3、节目由可颂独立创作,未经剪辑,如实呈现思考过程,因此音质有限且可能有口癖存在,还请理解~
可颂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目前累计咨询小时数390+小时。如果你想要找个人聊聊,可以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备注“心理咨询”。
🛋️ 本期适合谁听:
* 感到生活“卡住”、想要突破但无力感的年轻人
* 处于职业平台期或人生转型阶段的探索者
* 希望温和调整状态、而非强行“打鸡血”的理性行动派
你是不是也常感到“卡住了”?生活、工作、情绪都像进入了慢速回放,进退两难。这一期,可颂从自己的身体经历——头重脚轻的夏日、持续两个月的干眼症恢复——聊起,真诚分享了她对“人生停滞期”的觉察与应对。我们不一定能改变大环境,但却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画出那条微微向上的曲线。
✨ 时间戳 & 内容亮点:
00:00 | 开场:我们都正在经历“人生停滞期”吗?
* 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成年中期的“繁殖与停滞”
* 外部经济下行,内部意义感缺失,我们如何自处?
02:00 | 大环境无力改变,但小世界可以微微向上
* 社会下行期,心理很难独自昂扬 → 接受,但不放弃
* 在可控范围内创造“个人斜率增长”
05:38 | 干眼症教会我的事:病去如抽丝,恢复要耐心
* 从中度干眼恢复到轻度,我用了两个月
* 信息摄入减少50%,专注力反而下降?视觉与专注的深层关联
08:15 回顾重大人生转折期的停滞体验
* 职业转型与生育双轨经历的心理挑战
* 价值感暂时迷失与重新锚定的过程
08:15 | 回顾2021:被迫转行+生育,我曾经历最强烈的停滞
* 身体被剥夺、睡眠破碎、价值感迷茫
* 那段时间并非毫无意义,它让我学会与“不适”共存
10:31 | 多巴胺也会遇到瓶颈:兴趣不再带来快乐怎么办?
* 听播客、运动、阅读……为什么都不“香”了?
* 不是兴趣的问题,也许是方式需要更新
11:04 | 咨询室里的停滞:来访者走两步退一步,怎么办?
* 陪伴 > 推进,停滞本身也有价值
* “我们一起度过了那段时间,这就是意义”
14:14 | 把自己想象成一台电脑:清理你的心理后台
* 识别那些占用内存的“未完成事项”
* 三种处理方式:关闭、解决、哀悼(接受并放置)
19:05 | 停滞源于四个匮乏:新视野、新行动、新经验、新感受
* 旧瓶装新酒:比如把中文播客换成英文的+AI字幕
* 在熟悉的事物里加一点佐料,重新找回乐趣
21:47 | 我把“写心情日记”的习惯捡回来了
* 每天记录+情绪打分,不用长篇大论,但要坚持
* 这是理解自己、也为咨询工作留出心理空间的方式
23:38 | 学会借力:找到你的“外界充电宝”
* 参加线下活动、靠近能量高的人、有选择地摄取信息
* 我把见咨询师的路程变成“三小时心理闭环时间”
27:44 | 锻炼“自主性肌肉”:从小事开始重建掌控感
* 养植物、种竹芋、发现龟背竹盆里长出新芽……
* 微小的正反馈,会帮你积累“我能做到”的自信
30:45 | 停滞是在蓄力,像射箭要先向后拉
* “经济下行期,可能是你的精神上行期”
* 外在标准崩塌时,正好回归内心真实热爱
32:42 | 我在停滞期学会的具体小事(干货分享!)
* 每天洗眼睛、擦睫毛、换四件套
* 屏幕选择、眼保健操、用眼时间管理……
* 这些经验越早学会,越受益终身
34:54 | 结尾: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鼓掌
* 真正的进步 = 漫长停滞 + 突然爆发
* “在人生停滞的荒地当中,是有创造与爱的养分的。”
📘 延伸概念参考:
EP129|所涉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概念梳理
▍一、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特别聚焦「成年中期」(25-50岁)的心理社会危机:繁殖感 vs 停滞感(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关怀他人、创造价值,以避免陷入自我吸收与生命停滞。
▍二、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 视觉系统与专注力的神经机制
引用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 Andrew Huberman 的研究,强调视觉注视(gaze holding)对提升认知专注度的作用。长时间注视同一位置可激活大脑中与持续注意相关的神经回路。
* 多巴胺系统与奖赏机制(Dopamine and Reward System)
解释“兴趣减退”与“愉悦感下降”可能的神经基础——多巴胺敏感性降低或奖赏预测误差机制的变化,导致动力与愉悦反馈减弱。
▍三、临床心理学与心理健康实践
* 心理债务(Psychological Debt)
指未解决的情绪问题、拖延的任务或人际误会持续占用认知与情感资源,导致心理效能下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负债状态。
* 情绪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
指个体区分和表达具体情绪体验的能力。高情绪粒度有助于更精准的情绪调节与自我觉察,可通过情绪日记等方式训练。
* 自主性(Agency)与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发起并坚持目标行动的信念。可通过“小目标实现”与“正向反馈积累”进行锻炼与强化。
▍四、心理治疗与咨询相关概念
* 治疗性陪伴(Therapeutic Presence)
咨询师不以推动议程为核心,而是以接纳、共情和在场性支持来访者当下的体验,包括允许其“停滞”。
* 阻抗(Resistance)与进程平台期
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表现出的进退反复、成长放缓阶段,被视为无意识防御与内在重整的表现,具有一定功能性与阶段性意义。
▍五、健康心理学与行为改变
* 行为激活(Behavioral Activation)
通过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如运动、养护植物)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打破消极循环,重建掌控感和奖体验。
* 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强调满足自主性(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和关系性(relatedness)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对维持内在动机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联系可颂
1、预约个人心理咨询请加: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或扫以下二维码
2、加入听友群/链接可颂:备注“听友”(两者二选一)
3、节目由可颂独立创作,未经剪辑,如实呈现思考过程,因此音质有限且可能有口癖存在,还请理解~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美好生活goodlife
2个月前
北京
2
21:26 something old sth new这一点建议好有启发呀,我现在也是游泳也陷入瓶颈,做life coach也陷入瓶颈。好像很多本来有兴趣的事情,突然失去了感受学习成长的乐趣。一方面可能是后台开启了太多程序,占据了我很多内存和电量,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些事情已经做了一段时间,多巴胺刺激是会变少的。后面我想稍微给自己一些调整,比如专项训练手肘入水的角度,给自己每天发生的事记录一些能量值和心情状态也是很好的建议。冬天又可以滑雪了,可以期待一下
小煜林
2个月前
浙江
0
早安
丹颜_ZEOP
1个月前
青海
0
你好请问你滴的什么眼药水,我也干眼症好久了
放养猫
1个月前
四川
0
患上干眼以后眼睛越来越差,现在看半个小时屏幕眼睛就开始痛,什么工作也干不了,晚上睡觉一闭眼眼前就全是雪花点和波浪光纹,焦虑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