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9分钟
播放:
2.75万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6月4日,北大天才韦东奕开通社媒账号引爆互联网,不到一天时间获得千万级点赞,至今已有超过2400万粉丝。从2021年走红以来,作为“韦神”的韦东奕一直满足着我们对天才的想象:智商超群,狂揽奥赛金奖,不善言辞,又生活得极为朴素。一个矿泉水瓶,一袋白面馒头,构成了一个最经典的天才画像。
我们似乎总在想象同一种天才叙事:ta们应该是不善言辞的、难以社会化的、有某种异于常人之处的。我们迷恋天才,因为他们的存在赋予了我们一种智识上的安全;我们划分天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属于普通人的世界里与自身的平凡和解。
我们造神,我们毁神。我们神化天才,又在暗中期待ta们的某种残缺——好像只有艰苦的生活才能体现智慧的纯粹,只有殉道的美才能匹配神圣的地位。
宗教已死,于是我们将科学奉为新的神。科学家被视为天才,因为ta们被视为真理的代言人。但科学是否就是真空中纯洁无瑕的真理?只有看到科学的本质,我们才会看到真实的科学家,才会明白ta们的卓越,与ta们的平凡。
🎧【本期主播】
shiyu:媒体人,接受平凡(微博@-冷水鱼/小红书@冷水鱼)
📝【本期要点】
02:38 韦东奕走红始末
09:12 谁是韦东奕
10:42 成为韦神:两届IMO满分金牌,丘成桐大赛全满贯
14:52 韦东奕的数学成就高吗
17:01 菲尔兹奖热门候选人王虹,为什么没有成为虹神
24:24 伏案的陈景润:天才的苦难叙事
29:02 造神不是一种智力崇拜,而是一种道德审美
32:35 因为无法理解数学,所以只需要知道一个数学天才
34:53 对天赋的渴求背后是对努力的污名化
35:51 世界上真的存在天赋吗
39:41 天才的社会化不足,是对神圣性的殉道
41:12 尚未开始的毁神:关于韦东奕的谣言
44:19 神化天才,还是宠物化天才
47:15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科学
52:41 拉图尔:现代科学的实质,是一种实验室磋商
56:51 天才与凡人,并不存在于两个世界
📚【提及书目及参考来源】
* 《哥德巴赫猜想》
* 《华罗庚学校数学》
* 《科学社会学》罗伯特·金·莫顿
* 《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巴里·巴恩斯
* 《实验室生活》布鲁诺·拉图尔
* The mundanity of excellence: An ethnographic report on stratification and Olympic swimmers. Chambliss, Daniel F.
* 《跟随自己的兴趣和感觉 | 专访王虹校友》北京大学
* 《“北大扫地僧”韦东奕: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和父亲以做题为乐》澎湃新闻
* 《模仿游戏》
* 《美丽心灵》
* 《生活大爆炸》
* 《神探夏洛克》
✂️【本期剪辑】
小舟:一个可爱的宝宝,梦想变成萨摩耶
📌【logo设计】
新月:小红书@御子
🎵 【本期音乐】
片头曲:Domestic Pressures - 电影《万物理论》插曲
片尾曲:Alone with Numbers - 电影《模仿游戏》插曲
☕️【关于热可可】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订阅“热可可”,在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关注“热可可播客”,或在豆瓣上给热可可评分。也欢迎写信给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ollipapo
4个月前 福建
260
人们对于天才的想象,往往都附带了一种苦难作为代价。这种想象的底色往往是傲慢,却又蕴含着一丝对自己的不满。感觉像一种苦难教育的延续。
努力学游泳的旱鸭
4个月前 山东
144
24:16 没错,只有那些看起来木讷的不善于交际的甚至是雨人形象的天才才能满足一些人的幻想,因为自己做不到这个成就,就一边造神,一边安慰自己“天才是有代价的”。王虹这种又正常又是女性的debuff 叠满,就算是同样的竞赛成绩,也不会是韦这种舆论场。
小椰_路过人间
4个月前 北京
129
shiyu早上好!听之前看到shownote里提到了王虹,让我想到前两天某官媒的公众号标题,她甚至没有拥有自己的名字,而是用一个男人来表现和“证明”她的成就,没有点开看,但非常愤怒
Alala昵称不符合规定
4个月前 美国
100
01:21 新闻媒体标题:韦东奕连听3天讲座,这位女教授该有多厉害? 🙄🙄🙄
Bagatur
4个月前 安徽
83
顺便补充一个我朋友特别精准的评价 韦东奕的形象完美符合了“苏系社会的圣愚精神” “圣愚”这个评价真的很准确。
JeanMu
4个月前 北京
43
shiyu的单口真的太精彩了,好多能引发我思考的点。btw,希望大众能慢慢忘掉韦东奕,给他一份纯粹的校园环境。希望大家能多看到杰出的女性数学家,好希望她能拿奖啊!!点亮更多的女性和平凡努力的普通人。
乌拉呀哈氏乌萨奇
4个月前 山东
38
我觉得是自卑,韦东奕身上有一种可及性,容貌可以整容,智商是真的没办法,认知越低的人越认为自己可以生出一个变异的像韦东奕一样的聪明宝宝(事实上韦东奕父母都是教授,母亲也是奥赛金牌得主,母亲的兄弟姐妹们也是教授);因为韦东奕的缺陷,自己可以嫁给他,配得上他(抖音评论区),完美的天才,比如量化投资之父西蒙斯,30岁就是数学系主任,成就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建模用到的几何技术),后来转去做金融,创立大奖章基金,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是遥不可及的,做梦都做不到他头上。
芒小菓
4个月前 山东
23
02:09 最近才听说王虹,一个女的数学能有多好?还是男生后劲儿大呀!即便她的学术成就更高,但她看起来太正常了,还是个女的,她怎么能满足一些人猎奇的心态和方便代入自己的视角呢?连新闻标题出现她名字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封神了 ╮( ̄▽ ̄)╭
Vergissmein
4个月前 湖南
20
49:40 非常认可学术某一些方面非常类似宗教。 在读工科博士,有人在学术种挖掘新的教义,有人在学术中享受阶级的权力与金钱。 我认为要让科学变得科学而不是它膨胀的蜃楼,最起码的一点是把科研平视为一份工作。让更多人认识这份工作能得到的和要付出的,科研人确实会有很多角度的思考方式,这可能是在这份工作中对自身的提升;而很多科研人性格的乖张或孤僻可能是这份工作的代价,只是他们有些人意识到了但无能为力,有些人并不在乎。
英儿
4个月前 北京
18
35:01 对努力的“污名化”,这个总结很精辟,就像大家经常说“真正的”学霸不仅要成绩好,还要看起来很轻松。那些被看到废寝忘食的学霸,即使成绩也很好,但在人们心理好像就是会次一等。
惠多多多多多多
4个月前 广东
15
48:10 是的!我是学中医的,大一一开学我们老师就在帮我转变思维,每当提起中医就有很多人说都是不科学的,似乎科学至今已经变成了唯一的标准,但为什么只有科学才值得被学习被推崇呢,为什么要用这个标准全盘否定五千年人民的智慧结晶呢
六角玲龙
4个月前 澳大利亚
14
对于天才的三种社会想象要素: 1. 缺乏社会化和自我生活照顾,人际交往不足 2.以某种残缺或苦难为代价 3.过苦行僧式的生活或孤独孤僻不会享受 符合“苏系的圣愚精神”和“中式苦难教育”的延续这些道德上的造神审美要求 把我们自己和天才划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以安慰自己的平凡和把自己从自卑解放出来
Tssing
4个月前 广东
13
其实全球人都爱男nerd、、
拔牙易抓腚
4个月前 上海
12
19:54 关于称呼问题,作为曾经也在数学系学习过的人做一点解释。 韦神之所以叫韦神,只是因为成名更早,初高中就已经被这么叫了,这种x神的外号很典型的是学生之间爱起的外号。 王虹出现在公众视野则是今年,大学教授之间就不会用x神来称呼。而且王虹其实也被营销号冠以了“美女数学家”“天才数学家”等称号,这种营销性质的称呼其实也带了很强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 作为学习过数学的人来说,深知数学不易,牛人也辈出,其实“天才”“美女”“x神”都是一种很刻板、很以偏概全的称呼,学数学的凡人眼里,能在国内外顶级高校当老师已经是望尘莫及,无论是IMO金牌还是破解三维挂谷猜想,数学成就方面都是高不可攀的,不用非要关公战秦琼式地做比较。 再补充一点,韦神这种扫地僧般的形象更迎合大众对数学天才的认知,才获得了如此高的关注,虽然数学系里怪人多,但这种极端的案例也是少数,是否做出成就也跟吃不吃馒头就凉水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大众的一厢情愿罢了。
电波有毒
4个月前 北京
10
说的真好!很少能听进去一个人讲话的播客!
耶律阿保哥
4个月前 北京
9
35:56 金句 对自己平凡的免责
般若金刚四季豆
4个月前 广东
8
48:09 神化即不接受瑕疵,甚至会对自己有瑕疵感到痛苦。我想说醒醒吧,没有人不会有瑕疵,我有瑕疵,我知道我有瑕疵,我知道我喜欢的人有瑕疵,甚至我觉得Shiyu可能也会有自己比较在意的缺点,但那又怎样,我们都是人耶!
深--山
4个月前 江西
8
正常地、平常地、平等地、以不贬低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欣赏别人
晞仔
4个月前 上海
7
37:24 如此脚踏实地的一篇,说白了就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慰藉,社会在造神的时候,算是对自我探索和挖掘的一次放弃
辞柯落叶最知秋
4个月前 天津
7
感觉韦东奕能火,是因为很多人把自己带入了韦东奕,然后在自嬷,在造神。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