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场白
决策就是想清楚不要什么!
可,不应该是“想清楚你要什么”吗?
现实困境:
• 选项 A 怕累,选项 B 怕穷,选项 C 怕后悔;
• 想全都要,结果熬夜到秃头也选不出。
本期我们不灌鸡汤,只借一个“反向思路”——先想清楚“不要什么”。
听完你会发现:决策不是加法,是减法,是敢于“删除“的勇气。
⏰ 时间轴
00:13-02:30 【序章:选修课上的灵魂一问】
老师甩出 PPT:“决策=想清楚不要什么。”
02:31-05:50 【Chapter 1:我们根本没在“做”决策】
• 报志愿、选工作、双十一凑单——看似自选,其实是别人筛过的填空题。
• 真相:多数时候不是“选择太多”,是“了解太少”。
05:51-08:00 【Chapter 2:多选题=焦虑制造机】
• 单选题 25% 胜率,多选题全对才得分——大脑:我选“逃跑”。
• 不做=把精力从“备选池”收回,留给真正重要的题。
08:01-11:00 【Chapter 3:行李箱理论】
大脑=硬壳行李箱,塞满“可能有用”就会爆炸。
删掉“万一穿到的鞋”“万一用到的技能”,留空位给“一定要去做的那一件”。
11:01-13:30 【Chapter 4:失败倒推法】
• 不知道怎么健康?先列出“如何一定不健康”——熬夜、暴饮暴食……反向避开=保底健康。
• 外卖案例:先拉黑评分 3.2、距离 5km、朋友吐血避雷的那几家,剩下的再差也能果腹。
13:31-16:00 【Chapter 5:防坠网决策】
• 不做清单=给人生装安全气囊:最差结果也被兜底。
• 生活不是突然崩盘的,是“先瞎选吧”的惯性一点点拖垮的。
16:01-19:00 【实操篇①:删除干扰源】
• 抖音 15 秒一条快感?一键卸载,试试物理断联。
• 手机飞行模式=现代版“闭关”,重要的事会“打电话”找你。
19:01-21:00 【实操篇②:小承诺原则、简单复盘】
• 本周“不做”清单只写 2 条:不刷朋友圈、不点夜宵。
• 完成→奖励自己半小时游戏/剧,大脑尝到甜头才会续约。
• 写下“没做啥反而更轻松”,比“做了啥”更诚实。
• 坚持不下来的事=背后有没被看见的需求,先别骂自己懒,先找甜头/痛点。
✨ 金句速览
1. “决策不是加法,是减法“
2. “多选题=焦虑制造机,单选题才是人类的友好界面。”
3. “大脑是硬壳行李箱,塞满‘万一有用’就会爆炸。”
4. “先列出如何一定失败,反向避开=人生保底。”
5. “完成小‘不做’→奖励自己,大脑才会续约下一期。”
📝 总结
决策不是“选哪个更好”,而是“删哪个最不心疼”。
• 正向推不动→反向删:先拉黑绝对不要的,最差选项自动上浮。
• 精力=行李箱,删掉“可能有用”才能装下“必须带走”。
• 小步试错:每周只做 2 个“不做”,奖励到位,大脑才陪你玩。
所以——
下次纠结到秃头时,别问“我到底要什么”,
先写一张“我不要啥”清单,
然后——删!
你会发现:
人生可以不是选出来的,而可以是删出来的。
评论区留给大朋友们:
#本周我最想删掉的 1~2件小事#
写完就打勾,我们一起给大脑“瘦身”。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