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6分钟
播放:
272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收听小建议:



  • 推荐听友选择1.2~1.5倍速收听,同时带上耳机,享受最佳的音频体验!适当加快音频,节奏感或许会更适合你~口播音频全都经由AI算法深度增强,细节饱满,背景音清澈干净。


🎧 一句话介绍:



  • 一本看似“新闻”的书,实则像小说一样好看 —— 我们聊一聊《被仰望与被遗忘》。聊一聊书中所描绘的上个世纪末的“纽约众生相”,以及文学新闻背后那些动人又真实的故事。


🧠 我们聊什么?



  • 非虚构写作的魅力:从“新闻”到“文学”的跨界,《被仰望与被遗忘》如何用小说笔法重现真实世界。

  • 盖伊·特立斯是谁:他的记者生涯、穿搭美学、隐形人式采访法,一次全面人设剖析。

  • 文学新闻学的诞生:新闻不再只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还告诉你人们“如何感受”那些发生。

  • “慢新闻”的浪漫:他花半年跟踪采访一个人,却只写了7000字。为的是写出真正有深度、有温度的故事。

  • 非虚构 ≠ 枯燥:有细节、有心理、有节奏 —— 这种“像小说一样的新闻”我们统称为“文学新闻”。


🎯 适合谁听?



  • 想读非虚构却不知道从哪开始的人:这本书就是你的入门捷径!

  • 喜欢故事感强的播客听众:如果你看得下《人物》专栏,也会爱上盖伊·特立斯。

  • 在学习或从事写作的人:无论是记者、写作者还是内容创作者,都能从中学到“如何讲好一个真实的故事”的诀窍~

  • 文艺青年 & Old School爱好者:优雅、克制、老派的节奏,对你来说刚刚好。

  • 对纽约文化和人文细节有兴趣的人:听一座城市的底色,感受真实人的温度。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20|从一本书出发,聊聊非虚构怎么把城市写活了!


这期播客我们聊了一本超经典的非虚构作品 —— 盖伊·特立斯的《被仰望与被遗忘》。这本书厉害在哪?它用文学的方式写新闻,把原本干巴巴的报道写成像小说一样精彩。我们也顺带推荐了一些类似的作品和纪录片,比如日本NHK电视台的纪录片、国内的人文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和美国的《时代周报》,都在非虚构写作上有不少可挖的宝藏。总的来说,非虚构不只是“写发生了什么”,而是“写我们怎么感受到它”。



  • 00:09:32|作者观察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写作风格!


盖伊·特立斯的写作不只是有文学性,更有人格。他不是那种冷冰冰的采访型记者,更像是跟你边喝咖啡边聊故事的朋友。他关注的是城市里那些你平常不会注意到的人,把他们写得既真实又动人。他的笔触总能让人产生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



  • 00:12:51|从讣告写到纽约头牌记者,这路他走了十年!


特立斯是意大利移民家庭的孩子,1932年出生在纽约新泽西。他一开始在《纽约时报》干的是讣告栏,但靠着扎实的功底和“穷追不舍”的采访劲儿,一步步写进了全美媒体核心。高中写体育稿被拒无数次他都不放弃,后来成了时代周刊专栏明星。典型的“慢慢来,但绝不放弃”型人物。



  • 00:19:25|用“小说笔法”写新闻:他不是记者,是写故事的人!


盖伊·特立斯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之一就是那篇著名的《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他没正面采访到人,却通过身边人、小细节把整个人写活了。他不赶稿、不凑热度,而是慢慢等,等你露出真实的一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内容做得很有耐心”。



  • 00:27:48|6个月换7000字 —— 慢工出细活的非虚构职人!


你没听错,他跟了采访对象半年,最后就写了7000字,但每个字都很扎实。他的代表作《邻人之妻》探讨的是美国性解放时期的文化变迁,不靠猎奇,而是靠深度。他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写得慢,但写得有分量。



  • 00:33:56|什么是文学新闻学?它是新闻,也是一种共鸣!


简单来说,文学新闻就是用小说的手法写真实的事儿。它不是靠速度,而是靠“共情”和“还原”。特立斯这种写法特别注重细节和心理刻画,不按“倒金字塔”来,而是像电影一样铺陈人物和事件。读他的作品更像是看一部微型纪录片 + 小说混合体。



  • 00:42:23|新闻可以炫技,也可以很深情!


1960年代开始,像汤姆·沃尔夫、特立斯、卡波特这些人,就开始用更有创意、更沉浸式的方式写新闻。他们不只写发生了什么,更写“这个事件对人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被快餐信息轰炸得很焦虑,文学新闻可能就是那个“慢下来深呼吸”的出口。



  • 00:49:39|纽约这座城,就是“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缩影!


《被仰望与被遗忘》这个标题本身就很妙。背后其实藏着一整个城市的心理状态。它写的不只是名人,还有名人背后的孤独、光环下的裂缝。也展现了社会边缘群体的形形色色。纽约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制造英雄,也同时忘记着那些曾经被看见的人。翻译也很有意思,《Fame and Obscurity》变成《被仰望与被遗忘》,挺诗意的,押韵而且工整。



  • 00:56:15|有些人看起来消失了,其实只是换了活法!


这本书采访了很多“曾经风光、后来沉寂”的人。他们的故事不光是关于失落,更是关于一种内在的韧性。有些人被时代遗忘,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生活。读完之后你会对“失败”这件事有新的理解 —— 它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方式。



  • 00:59:01|纽约精神,是文艺作品里最复杂也最鲜活的主角!


我们也介绍了几部描绘纽约的经典作品,比如伍迪·艾伦的《曼哈顿》、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等等。它们都不只是展现城市,更是在表达一种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接下来的节目我们也会继续深入专题《走呀!不打卡》,从大同聊到伦敦,洛杉矶聊到东京~再聊聊我们听友们心中的Dream Cities!



  • 01:02:03|特立斯写的不只是人,是一个城市的呼吸!


在最后一段,我们预告了《邻人之妻》这本书,也提到了特立斯怎么用一支笔,把城市里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故事”的人写出了重量。无论是修桥工、擦鞋匠,还是退役明星,他都用一样的耐心和尊重去写。这本书的主旨其实是 —— 每个人都值得被看见。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Summer Adventures|Milk Shake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