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2分钟
播放:
393
发布:
15小时前
简介...
【本期音乐】
Setting Sail, by Gary Clark, John Carney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散步记
01:00 这是又一部中年回忆录。作者Vivian Gornick 通过母女之间的十几次散步,巧妙地串联起了母女当下的经历与共同的回忆。
03:40 “散步”这一贯穿全书的“设定”,将原本可能在家庭内部显得有些压抑的母女关系,放置在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的空间里。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利优势,终于能够在更加平等的氛围中交流与碰撞。这样的“设定”为“母女关系”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和思考空间。
06:36 书中的叙述风格带有小说的质感,一条线在过去追忆,一条线在当下展开,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使得母亲的形象逐渐变得立体而丰满
07:48 书中包含的内容比“母女关系”更加广阔。
08:30 书名“你为什么不离开我的生活”是书末尾母亲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作为书名,以问句的形式,跨越年龄、境遇和经验的差异,敲打着我们的内心,会激发起更多人的好奇与思考。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12万5千字,不分章节。
16:56 第80页,两种拥抱:
“到了客厅,我蹲在母亲身边的地板上,她立刻将我的脑袋按在她的心口。她有力的双臂箍着我,她的呜咽摇撼着我。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内蒂叫人昏昏欲睡的魅惑就烟消云散。我心中战栗,仿佛刚刚死里逃生。我的焦虑似乎冷酷而卑鄙。我任由妈妈把我碾在她滚烫的胸膛。我没有反抗。妈妈才是我的归宿。跟妈妈在一起,事态明朗:我难以呼吸,但我是安全的。”
这段文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拥抱。内蒂虽然有着阿姨的年纪,却一直以她的魅力吸引着“我”,让“我”感受到一种特殊的诱惑。然而,在父亲去世这样的重大变故面前,内蒂也像孩子一样无助。相比之下,母亲的拥抱就像“台风眼”,无论外界的风浪有多大,都能为“我”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
26:58 第88页,负罪感:
“……我无比渴望远离她,却没法走出她身处的房间。我害怕她下班回家,但她归来的那刻我却从未缺席。她在我眼前时,我的肺部塞满了焦虑(我心口憋闷,有时还觉得脑袋上箍着铁环),但我把自己关在浴室,为她泪如雨下。每到礼拜五,我就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的两天里会充满哭泣、叹息和无来由的责备,抑郁像引航灯熄灭时逸出的煤气,不断渗入空气。我怀着负罪感醒来,又携同负罪感入睡,到了周末,负罪感已经积聚成轻度感染。”
父亲心脏病去世后,“我”在母亲身边所感受到的负罪感并非来自某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长期的情绪积累。母亲的存在,让“我”感到焦虑和压抑。但同时,“我”又无法摆脱对母亲的关心与牵挂。这是矛盾的。在巨大的悲伤中,母女之间这种渗透式的互相关怀和保护,正体现了母女关系中最为微妙、复杂和矛盾的一部分。
36:16 第130页,理想的生活:
“母亲说,我需要通过爱情来体验高级的生活,但事实上,她所抵达的最高级的生活就是悼念失去的爱情。我们都在放纵自己。内蒂渴望勾引,妈妈渴望受苦,而我渴望读书。我们都不知道需要怎样约束自己,才能过上理想而正常的女性生活。事实上,我们终其一生,谁也没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三位女性都渴望着理想的生活,然而她们追求理想的路径各不相同。在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上,一定会遭遇挫折与不快。即便如此,她们都会始终心怀希望,哪怕是能继续将这份希望传递下去——去期待,甚至要求下一代能够继续追寻这样的理想。
49:47 第193页,语言表达的局限:
“我们的交谈其实算不上聊天。它由一系列发展迅速的对抗组成,语速很快,声音也大。我们了解的交谈方式其实就是主张、否认、辩护。碰撞越急切——也就是说,越不稳定,越容易爆发;我们就越兴奋,越安心,我想我俩都是如此。我们这种把事情争论到底的欲望是一把尺子,它能测出我们都拥有的那个武器——表达能力——是多么必不可少。如果我们能说服对方像自己一样看待某件事,这个世界就会蓦地转动起来,所有阻挠我们的事物都会一扫而空,去了再也伤害不了我们的地方。”
“我”与乔之间充满了对抗和激烈争论的沟通方式看似合拍,但与“我”早已习惯的、和母亲之间的激烈言语表达有着相似之处。这样的“合拍”仿佛一种代偿,是“我”受困于自身经验局限,表达局限,语言局限的结果。
1:01:19 第220页,那个矩形:
“那个矩形,我最终解释道,它是我自身国度里的一个逃亡者,一个颠覆分子,一个非法移民。它不具公民权利。它总是在逃跑。”
全书中一共有三次描写成形的矩形。矩形或许是思想的容器,需要用“我”一边等待,一边慢慢填满,并最终呈现。矩形或许是是亲密关系里、社会关系里,我们受到的限制。这样一个限制,会让我们无处可去的珍贵的自我会不小心溜走。矩形或许是我们心里最痛苦的存在,最坚固的才华…..
1:13:04 第236页,爱是一切:
“爱是我曾拥有的一切。我拥有过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我那时还会拥有什么?我又能拥有什么?你所说的关于你生活的一切,都是真的,我知道它千真万确,但你一直有你的工作,至今依然如此。你还会出门远行。我的天,你四处游历,走遍了半个地球。只要能让我远行,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可我只有你父亲的爱。这是我生活中唯一的甜蜜。所以我爱上了他的爱。我还能怎样呢?”
母亲仿佛被悬挂在了半空中,她的一切似乎都在这一刻被瓦解。以至于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最大的脆弱之处,就是深深地爱上了丈夫的爱。这种对爱的过度依赖,如同无形的枷锁,将她一生都困在了深深的泥沼之中。通过这种极致的情感体验,母亲让“我”看到了夫妻关系中的复杂与微妙,也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母女关系中的那种浓稠与纠结。或许,许多情感皆是如此。
Setting Sail, by Gary Clark, John Carney
【本期主播】
Eve & Iris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散步记
01:00 这是又一部中年回忆录。作者Vivian Gornick 通过母女之间的十几次散步,巧妙地串联起了母女当下的经历与共同的回忆。
03:40 “散步”这一贯穿全书的“设定”,将原本可能在家庭内部显得有些压抑的母女关系,放置在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的空间里。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利优势,终于能够在更加平等的氛围中交流与碰撞。这样的“设定”为“母女关系”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和思考空间。
06:36 书中的叙述风格带有小说的质感,一条线在过去追忆,一条线在当下展开,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使得母亲的形象逐渐变得立体而丰满
07:48 书中包含的内容比“母女关系”更加广阔。
08:30 书名“你为什么不离开我的生活”是书末尾母亲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作为书名,以问句的形式,跨越年龄、境遇和经验的差异,敲打着我们的内心,会激发起更多人的好奇与思考。
第二部分:进入书中,分享我们俩各自喜欢的三个片段
全书12万5千字,不分章节。
16:56 第80页,两种拥抱:
“到了客厅,我蹲在母亲身边的地板上,她立刻将我的脑袋按在她的心口。她有力的双臂箍着我,她的呜咽摇撼着我。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内蒂叫人昏昏欲睡的魅惑就烟消云散。我心中战栗,仿佛刚刚死里逃生。我的焦虑似乎冷酷而卑鄙。我任由妈妈把我碾在她滚烫的胸膛。我没有反抗。妈妈才是我的归宿。跟妈妈在一起,事态明朗:我难以呼吸,但我是安全的。”
这段文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拥抱。内蒂虽然有着阿姨的年纪,却一直以她的魅力吸引着“我”,让“我”感受到一种特殊的诱惑。然而,在父亲去世这样的重大变故面前,内蒂也像孩子一样无助。相比之下,母亲的拥抱就像“台风眼”,无论外界的风浪有多大,都能为“我”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
26:58 第88页,负罪感:
“……我无比渴望远离她,却没法走出她身处的房间。我害怕她下班回家,但她归来的那刻我却从未缺席。她在我眼前时,我的肺部塞满了焦虑(我心口憋闷,有时还觉得脑袋上箍着铁环),但我把自己关在浴室,为她泪如雨下。每到礼拜五,我就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的两天里会充满哭泣、叹息和无来由的责备,抑郁像引航灯熄灭时逸出的煤气,不断渗入空气。我怀着负罪感醒来,又携同负罪感入睡,到了周末,负罪感已经积聚成轻度感染。”
父亲心脏病去世后,“我”在母亲身边所感受到的负罪感并非来自某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长期的情绪积累。母亲的存在,让“我”感到焦虑和压抑。但同时,“我”又无法摆脱对母亲的关心与牵挂。这是矛盾的。在巨大的悲伤中,母女之间这种渗透式的互相关怀和保护,正体现了母女关系中最为微妙、复杂和矛盾的一部分。
36:16 第130页,理想的生活:
“母亲说,我需要通过爱情来体验高级的生活,但事实上,她所抵达的最高级的生活就是悼念失去的爱情。我们都在放纵自己。内蒂渴望勾引,妈妈渴望受苦,而我渴望读书。我们都不知道需要怎样约束自己,才能过上理想而正常的女性生活。事实上,我们终其一生,谁也没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三位女性都渴望着理想的生活,然而她们追求理想的路径各不相同。在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上,一定会遭遇挫折与不快。即便如此,她们都会始终心怀希望,哪怕是能继续将这份希望传递下去——去期待,甚至要求下一代能够继续追寻这样的理想。
49:47 第193页,语言表达的局限:
“我们的交谈其实算不上聊天。它由一系列发展迅速的对抗组成,语速很快,声音也大。我们了解的交谈方式其实就是主张、否认、辩护。碰撞越急切——也就是说,越不稳定,越容易爆发;我们就越兴奋,越安心,我想我俩都是如此。我们这种把事情争论到底的欲望是一把尺子,它能测出我们都拥有的那个武器——表达能力——是多么必不可少。如果我们能说服对方像自己一样看待某件事,这个世界就会蓦地转动起来,所有阻挠我们的事物都会一扫而空,去了再也伤害不了我们的地方。”
“我”与乔之间充满了对抗和激烈争论的沟通方式看似合拍,但与“我”早已习惯的、和母亲之间的激烈言语表达有着相似之处。这样的“合拍”仿佛一种代偿,是“我”受困于自身经验局限,表达局限,语言局限的结果。
1:01:19 第220页,那个矩形:
“那个矩形,我最终解释道,它是我自身国度里的一个逃亡者,一个颠覆分子,一个非法移民。它不具公民权利。它总是在逃跑。”
全书中一共有三次描写成形的矩形。矩形或许是思想的容器,需要用“我”一边等待,一边慢慢填满,并最终呈现。矩形或许是是亲密关系里、社会关系里,我们受到的限制。这样一个限制,会让我们无处可去的珍贵的自我会不小心溜走。矩形或许是我们心里最痛苦的存在,最坚固的才华…..
1:13:04 第236页,爱是一切:
“爱是我曾拥有的一切。我拥有过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我那时还会拥有什么?我又能拥有什么?你所说的关于你生活的一切,都是真的,我知道它千真万确,但你一直有你的工作,至今依然如此。你还会出门远行。我的天,你四处游历,走遍了半个地球。只要能让我远行,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可我只有你父亲的爱。这是我生活中唯一的甜蜜。所以我爱上了他的爱。我还能怎样呢?”
母亲仿佛被悬挂在了半空中,她的一切似乎都在这一刻被瓦解。以至于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最大的脆弱之处,就是深深地爱上了丈夫的爱。这种对爱的过度依赖,如同无形的枷锁,将她一生都困在了深深的泥沼之中。通过这种极致的情感体验,母亲让“我”看到了夫妻关系中的复杂与微妙,也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母女关系中的那种浓稠与纠结。或许,许多情感皆是如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