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20分钟
播放:
205
发布:
7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节目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宠物经济的新发展和机器人马拉松的情况。
宠物经济
1.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 • 政策实施:2025年4月8日,京沪高铁10趟列车开通宠物托运服务,网友称为“毛孩子专列”。
• 政策详情:通过12306APP预约,宠物体重不超15公斤,有隔离车厢、专人照看,运输箱配备多种设备,还有宠物保险。
• 市场影响:试点第一周订单超5000单,带动周边产业新增2000多个就业岗位,宠物航空箱销量暴涨300%,相关产品搜索量上升,价格优势明显。
2. 宠物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宠物经济整体规模达7013亿,预计2028年突破1.15万亿,宠物出行市场有320亿且每年增长10%。
• 消费群体:消费主力是90后、00后,占比近70%,宠物消费较高,食品种类多样且价格不菲。
• 相关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显著,宠物医疗市场规模达841亿元且增长,智能硬件领域市场规模102亿,文旅方面宠物友好型场所增多,携宠旅游订单量和人均消费上升。
• 社会影响:2024年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孩子,反映出社会结构变化,宠物成为家庭情感寄托和消费市场重要力量。 3. 宠物经济面临的风险
• 价格战与同质化:2024年宠物食品企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靠品牌溢价维持利润,中小厂商陷入价格内卷,导致行业毛利率下滑。
• 人才短缺与过度医疗:执业兽医缺口达30万人,人才流失严重,部分医院存在无证上岗和过度医疗问题。
• 消费需求波动:70%的消费主力是“Z世代”,其养宠偏好受潮流影响,部分产业可能出现周期性产能过剩。
机器人马拉松
1. 比赛概况
• 比赛时间与地点: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
• 参赛情况:吸引20家机器人团队参赛,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比赛全程21公里,地形多样,有平地和坡道,坡道最高达9°,赛道有户外充电区。
2. 比赛规则
• 起跑规则:机器人依次起跑,间隔1分钟,可自主、跟随或遥控奔跑,按“Z”形排成2列,间距3米,须在专用赛道内,间距1米以上。
• 补给站规则:赛道左侧为保障道路,每支队伍最多3名选手可进入赛道,赛道内有补给站可更换电池、机器人和选手,有裁判监督操作。
• 计时规则:裁判长指派随行裁判,机器人通过起点和终点计时,成绩为计时与罚时总和,更换机器人或电池需罚时。
3. 机器人表现
• 问题频出:很多机器人出现摔倒、步伐不稳等问题,如“她”机器人摔倒,小巨人队机器人像“街溜子”,宇树G1起跑就“躺平”后步伐不稳,还有机器人碎了一地。
• 较好表现:天工Ultra夺冠,平均每小时7 - 8km/h配速达人类业余跑者水平,小顽童团队获亚军,其机器人有特制跑鞋,旋风小子第三但因罚时让位给卓益得“行者二号”,其速度虽不快但稳定,续航能力强。
4. 比赛意义
• 对机器人行业的检验:是对人形机器人的基础“体测”,主要涉及“小脑”能力,暴露了关节精度、热管理等问题,虽完赛率低,但提供了宝贵数据。
• 对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展望:人形机器人产业“马拉松”还很长,本次比赛为其进入高负载场景提供潜力,但商业化落地取决于“大脑”能力能否跟上。
宠物经济
1.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 • 政策实施:2025年4月8日,京沪高铁10趟列车开通宠物托运服务,网友称为“毛孩子专列”。
• 政策详情:通过12306APP预约,宠物体重不超15公斤,有隔离车厢、专人照看,运输箱配备多种设备,还有宠物保险。
• 市场影响:试点第一周订单超5000单,带动周边产业新增2000多个就业岗位,宠物航空箱销量暴涨300%,相关产品搜索量上升,价格优势明显。
2. 宠物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宠物经济整体规模达7013亿,预计2028年突破1.15万亿,宠物出行市场有320亿且每年增长10%。
• 消费群体:消费主力是90后、00后,占比近70%,宠物消费较高,食品种类多样且价格不菲。
• 相关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显著,宠物医疗市场规模达841亿元且增长,智能硬件领域市场规模102亿,文旅方面宠物友好型场所增多,携宠旅游订单量和人均消费上升。
• 社会影响:2024年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孩子,反映出社会结构变化,宠物成为家庭情感寄托和消费市场重要力量。 3. 宠物经济面临的风险
• 价格战与同质化:2024年宠物食品企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靠品牌溢价维持利润,中小厂商陷入价格内卷,导致行业毛利率下滑。
• 人才短缺与过度医疗:执业兽医缺口达30万人,人才流失严重,部分医院存在无证上岗和过度医疗问题。
• 消费需求波动:70%的消费主力是“Z世代”,其养宠偏好受潮流影响,部分产业可能出现周期性产能过剩。
机器人马拉松
1. 比赛概况
• 比赛时间与地点: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
• 参赛情况:吸引20家机器人团队参赛,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比赛全程21公里,地形多样,有平地和坡道,坡道最高达9°,赛道有户外充电区。
2. 比赛规则
• 起跑规则:机器人依次起跑,间隔1分钟,可自主、跟随或遥控奔跑,按“Z”形排成2列,间距3米,须在专用赛道内,间距1米以上。
• 补给站规则:赛道左侧为保障道路,每支队伍最多3名选手可进入赛道,赛道内有补给站可更换电池、机器人和选手,有裁判监督操作。
• 计时规则:裁判长指派随行裁判,机器人通过起点和终点计时,成绩为计时与罚时总和,更换机器人或电池需罚时。
3. 机器人表现
• 问题频出:很多机器人出现摔倒、步伐不稳等问题,如“她”机器人摔倒,小巨人队机器人像“街溜子”,宇树G1起跑就“躺平”后步伐不稳,还有机器人碎了一地。
• 较好表现:天工Ultra夺冠,平均每小时7 - 8km/h配速达人类业余跑者水平,小顽童团队获亚军,其机器人有特制跑鞋,旋风小子第三但因罚时让位给卓益得“行者二号”,其速度虽不快但稳定,续航能力强。
4. 比赛意义
• 对机器人行业的检验:是对人形机器人的基础“体测”,主要涉及“小脑”能力,暴露了关节精度、热管理等问题,虽完赛率低,但提供了宝贵数据。
• 对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展望:人形机器人产业“马拉松”还很长,本次比赛为其进入高负载场景提供潜力,但商业化落地取决于“大脑”能力能否跟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