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8分钟
播放:
1.15万
发布:
4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投资ABC》是一档由有知有行出品的播客节目,每逢周一早上 8 点更新。
每一期,我们会用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常驻嘉宾陈鹏博士一起,为你讲清楚投资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帮助你快速掌握投资中那些绕不开的知识,打好基础。
本期是问答特辑系列的第二期,我们从之前发布的问卷中筛选了 3 个与有知有行 APP 上的长钱账户、稳钱账户和海外长钱相关的问题。它们同时也有一定的普适性,譬如人要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下场做投资?明明知道普通投资者基本做不好有效择时,但还是想择时怎么办?以及,挑选基金时,我们要如何看基金的跟踪误差与规模。
本期我们就来听陈博士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欢迎你继续点击文末的问卷链接,向我们提问。
🌲官网地址
欢迎点击这里(youzhiyouxing.cn),查看我们在有知有行准备的全文逐字稿、图表以及重点总结。
🎙️常驻嘉宾
陈鹏博士:陈鹏博士在 90 年代初期赴美求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 25 年时间里,他担任过晨星(Morningstar)全球资产管理部的总裁,管理过上千亿美元的资产;他也曾是 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DFA) 的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 时间戳
01:14 问题一:我要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下场做投资?
08:03 问题二:明明道理已经看了很多,真到了实操中,我还是很想试试择时
13:00 问题三:挑选基金时,什么样的跟踪误差、基金规模比较好?
🌊 长、稳、海!
「长稳海」是我们有知有行全员持有的基金投顾产品,分别对应了国内权益投资、稳健理财、海外投资三大主流需求。如果你有投资理财的需求,欢迎你在有知有行 App 进一步了解!
📃 问题收集
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节目中,筹备一个听众互动的番外特辑,用一两期(或更多)节目,来集中回答大家在跟着《投资ABC》学了这么久后,在投资学习之路上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有类似的疑问希望得到我们在节目中的回应与解答,欢迎你点击下方蓝字,填写表单。我们也将为被选中问题的伙伴赠予薄礼一份。 👉 听众 Q&A 问题征集
✏️ 互动环节
对于这样一个强知识性的节目,我们编辑部和陈博士都投入了大量时间打磨,确保这些知识足够好懂,但是,要想让这些知识为你所用,一定离不开你的投入。
如果你觉得光是听一耳朵未必能掌握,那么非常欢迎你听完之后,在小红书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和我们分享你的笔记,聊聊听完的感受。
我们每个月会选出 3 位幸运听友送出限量周边,并在节目中分享大家的优质想法。
当然,如果收听过程中有任何困惑,欢迎随时在节目的评论区和我们交流。听了觉得好,也别忘记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及订阅我们的节目哦。
💰有知有行成立于 2020 年,目前在陪伴投资者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投资,下场实操。凭借在投资领域的良好口碑,有知有行在初创阶段已与一大批忠实用户同行。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不仅帮助投资者学习投资,也能让大家在有知有行安心交易,踏实赚钱。 欢迎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有知有行」下载我们的 App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主持人及嘉宾对投资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提醒您对相关内容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评估,依据或使用相关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感谢您对本播客原创内容的青睐。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播客所述内容,请注明出处。转载前请与有知有行联系并取得同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Ass嘟嘟
1年前 河北
6
「✅投资人」 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投资人,同时考虑自己有能力成为什么样的投资人。 1)完全DIY 涉猎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然后具体执行。 2)有帮助的DIY 有一定的知识,能分辨出什么是合适自己的理念或投资方法,但自己的时间、精力、能力不合适,可选择外包。 3)能力、时间更有限,不想了解太多,就想找个信任的人交给他搭理。 先决定当前你是什么样的投资人,你的能力、时间、喜好、精力。然后再做投资决定。 尽早开始实践、接触投资,做时间的朋友。 把钱分清楚:各个资产的占比,真正可用来投资的钱到底是多少。 「✅投资实践」 投资上的理性和感性相辅相成。 投资是个实践课,学了很多,但实践当中能不能执行下去? 海外长钱:7年以上的投资;定投,减少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买入、卖出对长期收益的影响。 看这一天/周/月的表现,实际对整个7年投资的整体收益影响比较小。不建议放太多的精力在“我是不是买到高点”,“我是不是马拉松刚一开始这100米跑的比别人都快”。 注重自己在操作时的感受。先开始,去感受、去操作,哪里自己承受不了,多尝试,慢慢找到自己合适的方法。 投资:有个大概的理念,通过实践打磨它,最后变成自己的。 「✅挑选基金」 有一定规模以上,在一定的跟踪误差范围内选择费率低的。 规模:太小,底层股票少影响分散,运行费率高、流动性低。 沪深300:跟踪误差1%以下、规模至少3~5亿以上中费率最低的。 在挑选时,主要是用这些指标跟基金想要管理的目标和想要获取的收益对标上。在这个区间里选最好的。 跟踪误差、规模、费率,也要定期跟踪,可能有变化。
向猪而生
1年前 辽宁
6
太短了 从第一集再听一遍
captainmiaoo
1年前 上海
5
11:01 陈博士的学院派教育是美股背景吧,所以会有不择时的思想钢印
胡子哥
1年前 未知
4
我是一个拼盘,dry和委托别人五五开
逃跑跑k
1年前 北京
1
坐好听课
艾恩踢姐
1年前 湖南
0
03:00 在市场里面历练一下 就知道了
躺赢君
1年前 海南
0
11:14 陈博士也太治愈了吧
媚_dL1D
1年前 广东
0
13:35 前面已经听过一次了,现在又来重听一次,是因为最近出现牛市,但是面对开户,还是很犹豫,感觉自己现在是择时,不符合价值投资,同时自己的理财知识又比较少。 一方面是市场情绪感染到自己,对投资市场比较乐观,可以入场,另一方面是理性,这是择时,小白进去是会被割韭菜的,不清楚现在是不是又在高点了。 第一次,本来已经下定决心买入了,好家伙,显示估值是国庆之后,有收益也是9号了,这一周感觉能变化好多。就…又按下暂停键,问自己是不是投资,还是投机,如果是投机,那迟早交学费,自己要不要再学习一下再进场。 第二次,再下定决心买入的时候,已经在支付宝买了,在看了某沪深300,费率0.12%(新人优惠,首次买中高风险基金)和跟踪误差在0.9%,回撤修复13%,感觉都差不多,但是这个36天就修复回来了,反正以不够全面的只是选了一个,结果买了之后发现,这个股换手频率远超81%的其他基金。按照之前听的abc,换手频率高的好,就撤销了。 总有念头阻挡我现在投资😌。 里面刚好也有解释跟踪误差和费率的,想请问一下回撤修复是多少比较理想的,以及对比同类,换手率是多少比较好?
冬阳Sunshine
1年前 北京
0
这个标题直击人心
SilverCrow
1年前 北京
0
不择时这件事我是有困惑的,假设在 2000 年泡沫顶峰买入标普 500,那么实际收益率为正时都过去了十几年了,那么这个时候不择时就是一件特别难受的事情了。
Phoebe-T
3个月前 广东
0
#播客笔记分享# 欢迎小伙伴们交流和更正,如需往期播客笔记可以看我的公众号:不止播客 Q1. 我要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下场做投资?(对投资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分别对有知有行 APP 上的这三个投资组合,长钱帐户、稳钱帐户、海外长钱进行投资。虽然看了投资第一课、一直跟着听投资 ABC,但目前我对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是很有信心。) A: 先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投资者, 再选择投资方式: DIY, 半DIY, 雇专业人士打理资产 ① 完全的 DIY: 去涉猎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听《投资 ABC》,读各种各样的书,最后形成我自己的投资理念,再具体运用于实践。(eg: 巴菲特) ② 有帮助的 DIY: 我有一定的知识,大概能够分辨出来哪个对我是合适的理念或者合适的投资方式,但是我可能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我也不想成为这种专家。那有些地方我就可以外包出去找一些有能力的专家帮我执行。 ③ 请信任的专业人士打理资产: 能力可能更有限,时间更有限,我也不想了解太多,我就想找一个很信任的人,我对他的人品、专业各方面都很信任,我就把钱交给他打理就好了。 Q2. 明明道理已经看了很多,知道不要择时, 但真到了实操中,我还是很想试试择时? (我在投资的时候,虽然知道要做资产配置,也看了海外长钱白皮书,知道买美股无需择时,但是真正做决定还是很难。想问一下,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说服我这种「明明懂得很多道理,却还是很难下决心」的人?) A: 如果我把长钱 7 年的投资看成是一场马拉松,那我在马拉松前 100 米跑得多快,对我整个马拉松的成绩其实是不重要的。在 7 年的投资时长里,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的表现,实际上对我整个 7 年投资的整体收益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放太多精力在我是不是买到高点,我是不是马拉松刚一开始这 100 米跑得比别人都快,这其实都不重要。(如果自己是长期价值投资人而不是短期投机者, 就可以不择时, 把时间放到提高自己人力资本的事情上不要浪费在择时上) Q3. 挑选基金时,什么样的跟踪误差、基金规模比较好?(海外长钱的 QDII 基金选择针对标普和纳指,如果不考虑成立年限和规模,那在跟踪误差和费率之间如何排优先级?) A: ① 在一定的跟踪误差范围内选择费率低的。因为指数基金或者ETF本来它的目标就是跟踪这个指数, 如果误差过大, 就证明它没有办法很好跟踪这个指数。 ② 年限可以不考虑, 但要考虑规模, 指数规模太小的话买的底层的这个股票就会少,会影响分散。另外太小的规模运行费率也高,相对的流动性也不会太好。所以说还是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买. (举例: 挑选某只跟踪沪深 300 的ETF, 选跟踪误差小于2% 甚至1% 以下, 至少要 3 ~ 5 亿以上管理规模的基金, 然后选费率相对低的)
Phoebe-T
3个月前 广东
0
#播客笔记分享# 欢迎小伙伴们交流和更正,如需往期播客笔记可以看我的公众号:不止播客 1.「投资自己: 每个人都有两部分财富 : 金融资产+人力资产」 金融资产: 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乃至房地产,黄金等具有金融属性的可变现资产 特点:随年龄持续积累(20岁起步→退休达峰) 人力资产: 个人能力变现 : 教育水平+ 所在的行业 (作为一个能够进行经济生产的人,工作能带来收入,等于是我用我的人力转化成收入,这个收入就相当于是对我个人人力资产的折现,就可以衡量一下我的人力资产有多少。 ) 特点: 年龄曲线:25-40岁快速增值→40岁达峰→50岁后衰减 核心变量:教育水平、行业选择、地域选择 第一个就是你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普遍规律来说,你的收入会越高,你的人力资本能转化成的金融资产就越多。第二个是如果你要提升你自己的教育,最好还是要早一点。在40岁之前,或者是在30岁之前会更好。 图片 生命周期,Life Cycle。在你年轻的时候,你的金融资本很少,你有很多的人力资本,因为你有很长时间去赚钱。但当你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你的人力资本在枯竭,赚钱的能力在降低,又是接近退休的阶段。那这个时候如果你有很好的、很有纪律的存钱投资,那你的金融资产应该就是会增加,相对来讲你整体的资产还是保持相对好的一个平衡。当你退休的时候,你就可以去运用你的金融资产来支持你的退休生活。 2.「从财富角度: 如何选择行业以便最大限度提升人力资本」 如果要是家里还有一些能力,比如说在金融资产上有一定的支持,那可能在择业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风险更大一点,波动率更大一点。比如说可以选择一些新兴产业、创业公司。未来收益也会多一些,它中间的道路波动性可能也会大一点, 但因为我的金融资产比较扎实(家里托低), 可以支持我去做这件事情。 投资自己,它永远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大家千万不要吝啬在自己身上做投资。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在 30 岁之前如果有机会能够系统地、很好地把这笔钱投资在自己身上,获益会非常大。受益不止是财富方面 3.「冲突与平衡: 短期牺牲vs长期收益」 案例额:同龄人入职"四大"高消费 vs 自己啃书本住宿舍 数据结论:40岁收入峰值时,高学历者普遍反超 非学历投资同等重要: 考相关职业证书、技能深化课程 人力资本是年轻人最大的杠杆,教育投入的财务回报率远超多数金融产品——但这笔投资最珍贵的收益,是赋予你应对变化的底气。 本期重点 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两方面财富。 是否接受教育,这是人力资本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人力资本的曲线相配合,考虑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投资更容易成功。 同时,考虑金融资本的前提下,进行人力资本的选择也更容易成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