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9分钟
播放:
1.43万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我们和人类学学者黄剑波一起,试图对“中产”这个概念追根溯源


【本期介绍】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刮起了一阵阵以“中产”为命题对象的造词运动。从生活方式上的“Citywalk”、“老钱风”,到直戳阶层焦虑的“中产防坠落指南”、“中产消亡史”等等,中产的喜怒哀乐似乎覆盖了我们的许多议程,但究竟什么是中产,又很难说清。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在中国,25-40岁之间、身处三线及以上城市、线上消费能力1,000元及以上、线上消费意愿为中、高的新中产人群规模已经达到2.45亿。


然而,人们对于中产的定义无法像数据这般明确。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看上去像“中产”的朋友,总会先否认自己是中产。这个词所蕴含的模糊性与流动性,恰恰映射了中间状态的转瞬即逝: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所维持。


什么是中产?不同国情下的中产又有何分别?中国人对于“中产”概念的日常使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意涵又有哪些变化?以中产为根基的橄榄型社会想象,是美好的愿景,还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泡影?


带着这些问题,本期「问题青年」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黄剑波教授,以最新出版的《我们从未中产过》为契机,一起对“中产”追根溯源。


【本期问题青年】


黄剑波,人类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郝汉,文化记者,节目策划人


阳少,青年志编辑


【收听指北】


03:30 “中产”这个概念是怎样产生的?


10:11  “中产”其实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快速财富积累阶段的特殊阶层,这种特殊性在今天反而被遮蔽了,人们觉得有一种普遍性,仿佛人人皆可中产。


14:08 为何现代人的物质生活越丰裕,精神却愈发疲惫与焦虑?


18:31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中国中产更多是在挣“养老钱”和“救命钱”


22:32 越是在强调“个人奋斗”和“升级打怪”的社会,个体越容易感到焦虑与孤独,因此也更需要社群和彼此的关照。


32:45 “明天会更好”是一种未经审视的线性时间观。在发展受阻的时候,个体需要寻找多元的时间观。


40:55 如何平衡意义感和安全感?


51:58  跑步、健身与中产的自我管理。


【本期音乐】


French Movie Waltz-Relivka


我说我只有你了 你说那样好可怜-雾江月


【后期制作】竹官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