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4分钟
播放:
175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节目介绍:


如何共建当代艺术生态一直是“南方地图志”小组关注的问题。


南方地图志的音频节目「Tell Me More」,将不定期邀请艺术圈内外的嘉宾,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艺术与当下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每一期个体的经验分享,包括工作或生活、过去或现在等,呈现、分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各个方面。



“有时月话”特别栏目:


“有时月话”栏目将从本次开始每月不定期更新一期,本栏目由策展人姜俊与李振华两位老师组成,同时我们也将邀请一位或多位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嘉宾一同参与。“有时月话”栏目希望通过一种较为随机的日常对话方式,聊聊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以及围绕艺术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话题。



特邀主持:



姜俊


姜俊博士是艺术史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凤凰艺术专栏作家,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杭州。自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其他美术学院,如上海美术学院、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从2019年6月到2021年7月他作为讲师和研究员职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他是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会员。2019年被邀请作为Hyundai Blue Prize 2019的初评评委。2020年上海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和科学艺术委员会创始委员。2020年广东美术馆7号空间提名委员兼策展人。2020四川美术学院“1+X——造型艺术学院学术提名展”评委。2021明天雕塑奖初审评委,2021中央美术学院未来艺术家奖初审评委。2021年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公共艺术部分策展人。2022 广州艺术三年展委员会成员。




李振华


1975 出生于北京,现工作于苏黎世、柏林和香港 。1996 以来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实践主要围绕策展、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


现任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光映现场策展人(自2014)、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瑞士 Prix Pictet 摄影节推荐 ,曾担任英国巴比肯国际展览“数字革命” (2014)国际顾问,曾于2015年担任澳大利亚 SymbioticA 机构国际顾问、香港录影太奇顾问。


李振华曾主持编撰艺术家个人出版物《颜磊:我喜欢做的》,《冯梦波:西游记》,《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和《杨福东:离信之雾》。2013年艺术评论以《Text》为书名出版。2015年获得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年度策展人奖,2016年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5)获得俄罗斯创新奖地区当代艺术计划奖。曾于众多国内外机构担任总评委,其中包括: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2010),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现为M+美术馆希克奖2012),瑞士 Fantoche 动画节(2012),现代汽车 Blue Prize(2018)等。



特邀嘉宾:



汪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ePublicArt(电子版公共艺术杂志)主编,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致力于公共艺术法、艺术与法律和城市文化政策研究。先后工作于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曾策划多个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和文化研究项目,包括虚实莫测——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联合策划 KADIST基金会Marie Martraire),OCAT上海(2018);上海艺术设计双年展-公共艺术版块,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3);海世盛楼-上海地铁当代艺术展览,上海南站地铁站(2010)等。并于2016 年获得吴作人青年策展人基金与卡蒂斯特(KADIST)基金会合作“青年策展人研修”奖学金; 2020 年度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发表于《装饰》杂志 2020 年第 3 期《公共艺术中公共利益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之基于美国三个公共艺术司法案例》被评为“华政学术 2020 年标志性中文论文”。



主播:



祁霄莉




许佳琛



本期时间轴:


00:01:05



展览:小宇宙:科技主导下的情感


00:02:36


“Computational propaganda”带来的思考


00:03:42





张增增,《呼吸》,特定空间装置,委托创作,500平米


00:04:20


李振华:在今天,我们不论是反抗还是顺从这个时代,似乎都没有什么意义。


00:05:25


李振华:“小宇宙”是关于人的,“小宇宙”述说的是人的不可限量。


00:05:52


李振华:借助科技,我们也许能更深度地探索情感是什么。


00:06:25


李振华:展览的动线来自于技术史的逻辑。


00:06:27





刘嘉颖,《红与蓝》加密艺术,LED显示屏,5X5米


00:06:45





张晓,《403个苹果和168个核桃》《海岸线》《无双》《大姐》等






大卫·克睿彭朵夫,《梦游》,单屏幕录像,13X8米


00:07:10





姚清妹,《光谱-夜之皇室芭蕾I》,正投影 单频录像(彩⾊,有声),5X9m


00:07:25





刘广云,《11071.9600114143公里》,装置


00:07:52





⾼世强,《⼭⽔:唐诗辞典》,单屏幕影像装置,4X6米




棉棉,《情书》,线上项目,委托创作


00:11:30


虚拟化展厅链接:www.artexb.com


00:12:30


虚拟化展览可能是未来书写艺术史的一种方式。


00:13:55


什么是“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00:18:20


不同于大群展的观展体验。


00:25:15



周斌


1988年开始从事油画创作,1997年开始行为艺术创作与研究至今。


2004年后,广泛参国际间的艺术创作、驻留研究、学术讲座和主持工作坊。


为推动行为艺术的发展,周斌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和教学工作。2008年共同发起UP-ON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2021年出版专著《行为艺术课》。2022年创办UP-ON向上行为艺术档案馆。


00:26:50


延伸阅读1:


“李振华:策展应该是缓缓释出,并不断累加。”


(超链接地址:mp.weixin.qq.com


00:27:32


延伸阅读2:


“周姜杉:庆祝屏幕时代的创造力。”


(超链接地址:mp.weixin.qq.com


00:34:55


姜俊:怎么样的展览尺度对于艺术家和观众来说是良性的。


00:44:00


汪单:展览空间变成了一个再创造的场所。


00:45:10


李振华:艺术应该保有其模糊性,但不可失去它的公众性。


00:50:10


寻找平静与安宁。


01:01:03


姜俊:新的科技推动了艺术批评的升级。


01:02:15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在疫情和不稳定的现世,我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者,找到内在的平静。对未来的希望,对自然的热爱,对科技的好奇,对诗歌和文字的共情,对自我可能性的探寻,一切变化,也可能恒常永驻。——李振华



本期编辑:


许佳琛



音乐:


A2surd



封面插画:


关大文



欢迎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FM搜索「Tell Me More」订阅、收听节目



特别鸣谢:ePublicArt、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