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作职介所的第五期节目,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男!嘉!!宾!!!我激动地在介绍嘉宾出场的时候都语无伦次了。
他的中文大名是付佳杰,不过大家都习惯叫他扎总(这名字取自于他的英文名Justin的某种可能性口音)。和扎总相识在米兰,那时的他在毕马威(KPMG)的米兰办公室工作。虽然当时他在意大利才没待多久,但意大利文水平已经足够生活自理了,让我这种学了四年意大利语也不过如此的人很是佩服,所以除了工作之外也问了问他如何快速掌握外语的窍门。
自称很宅的扎总还是个豆瓣的深度用户,他的豆瓣简介由七种文字构成,我只看懂了其中的意大利文和中文。不多的中文里有一段“语言:藏缅语-彝语支-彝语-北部方言-南部次方言-所地话”,总之,不明觉厉。目前,他的豆瓣账号“少学汉重回沪上”有2496个关注者,经常发表一些很学术的关于少数民族问题和冷门语言学习的文章。不但在豆瓣上粉丝不少,扎总还会不时给澎湃新闻撰写些相关报道,也在知乎上热心地回答问题,搜他全名就能找到结果。
作为一个来自凉山的彝族人,扎总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家乡发声,令人感动。本来我也想让他聊聊真实的家乡,不过有别的广播节目已经约好了,那就等别家节目上线了再做分享啦。这里先转一篇2011年的《翱翔于“四大”之一的雄鹰——上海彝族同胞联合体之上海彝族精英付佳杰访谈》www.yizucn.com,其中一段其实不只适用于在内地生活的少数族群,也挺适合在国外打拼的中华儿女。
“不要‘自我歧视’。在内地工作,我的感受是大多数情况下,别人不会关心你是汉人还是彝人。我从来也不强调我是彝人,也没有要求过特别照顾,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感到过他人的歧视,我想原因就是我能理解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相反,当我有做得好的事情的时候,有人自然会想了解我的背景,知道了我是彝人,知道了我对彝族文化的热爱。有一回有朋友说,有内地人不知道彝族,他很生气。我说,我不生气,那是因为我们个人还做得不够好,如果我做到世界闻名,一定会有多数人知道我们。”
毕竟是多年参加毕业生招聘的毕马威老司机,扎总聊起自己的工作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想进毕马威或四大的朋友们,本期音频满满都是过来人的经验分享,绝对让你受益匪浅哦。
--------------------------
Q&A: 乐作职介所 / 付佳杰
-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工作?
我叫付佳杰,四川凉山人。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税收专业英美文学专业双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2004年开始就职于中国毕马威,先后在毕马威北京、成都、上海、米兰等办公室工作。我的业务领域是中国税法、外汇法规、商法等相关咨询业务,以及跨境并购的协调统合。客户中外企业都有,外企稍多一些。我个人业余时间比较喜欢烹饪和旅游,也喜欢地理、历史、文化一类的书籍。
-你在四大多少年了?做过些什么工作?
2004年开始就职于中国毕马威到现在已经有12年了,一直在税务部工作。我参加过的项目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申报类的工作,主要是协助企业或个人完成法定中国税的计算和申报;第二类是咨询类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业务要求提出中国税或者外汇、商法方面的影响和实务操作,这一类工作是我工作中的主要部分,工作成果是篇幅不一的各类税务咨询报告;第三类是综合咨询类的工作,一般是协助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与律师团队一同为企业保驾护航。我在国外工作期间,主要为中资企业提供这类服务。
-你本科和研究生什么专业?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能用到吗?
因为我算是专业对口的工作吧,学过的东西经常能用到。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那时候的书本知识都很陈旧了,并且课堂上以理论为主,实务中以实践为主,还是有脱节的。所以课堂上最有用的部分还是行业内的基础常识和经济界的通识。而有的同事原来是学理工科的,他们的学识在遇到相关行业的客户时,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四大是不是不问专业,名校毕业的就行?
知乎上有个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说:就我所知应该是不问专业的。招来不少质疑。我可以解释一下:1. 中国的四大是不问专业的,只要求已完成或即将完成本科教育;2. 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业务活动的需要,非财经类专业招收比例会有波动,但总的来说一般不低于1/5。这两条是我多年一直参加毕马威毕业生招聘活动的直接经验。在入职考试时没有对专业的区分或者筛选。
-你觉得四大的工作有何特点?
四大工作的特点就是快速学习运用。大部分招入的毕业生新同事对我们的工作既不懂理论也不懂实践,都是在短期内迅速在工作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经常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这种快速学习的进程。还有一方面的特色就是四大工作不论什么业务线,一般都会接触到企业的整体运营或某个业务板块的全流程,这比在企业中的财务岗位只管一小片业务要学到更多的知识。
-你觉得在四大工作需要怎样的特质?你会给想要去四大工作的人一些什么建议?
对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抗压能力特别重要吧,基本上每个项目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工作上就需要多线程、时刻清醒、反应快等等。但是这些都是统一在抗压能力之下的,不然就是手忙脚乱,总是出错。当然,在这些能力之外最重要的物理基础就是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这非常非常重要。
-你会很多种语言,有什么学习语言的心得可以分享?
其实也没有,都是半罐水。我觉得对待语言和外语,我没有特别的胆怯或者怕丢脸的态度。会一句我就说一句,听懂一句就学一句。说错了也不要紧,随时张口。这样一来,说着说着就会了。基本上我学日语和意大利语都是这个路子,没有特别去上过课或者找本书做作业。我也见过中国的外语教学课堂,老师一提问,大家就埋头。语言嘛,毕竟是靠说的,不张嘴不行。要知道,美国的很多大学教授英语有口音,语法有错误,依然上课很受欢迎。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