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怎样才能在一门课程上取得好成绩,我想许多人都会给出一个类似的答案:多背书、多刷题,多学、多练。
可是,1万小时定律真的有用吗?勤学苦练真的就能换来理想的成绩吗?
如果勤学苦练就能超凡脱俗,那么多从小就被送进体校在教练指导下日夜苦练的孩子们,为什么最终能跑出来的也就那么点人呢?
如果不断的重复练习真的那么有用,我们从小到大重重复复写了多少字,为啥也成不了书法家呢?别说书法家,我们大部分人,甚至连给自己写一个好看一点的签名都做不到。
如果勤学苦练真的就能换来理想的成绩,那么多天天埋头苦学的莘莘学子,为什么能获得理想成绩的总是只有其中的少数呢?
可见,勤学苦练也并非总是那么有用。问题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勤奋练习就能提高技艺、取得佳绩,有的人勤勤恳恳不断练习却似乎总在白费力气呢?
事实上,在学习中,练习的确是有用的,而且作用重大。只不过,想要确保练习有效,仅仅靠不断重复还不够,还需要做得更多。
我们的大脑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你只要给它足够的练习,它就能“长大”,这个“长大”反映到我们的行为中,就是“学有所成”。练习能对学习效果产生作用的原因和原理就止于此。但也跟练肌肉一样,练习不能瞎练,瞎练的后果很可能是不该“长大”的长大了,想要“长大”的长不大,最终得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所以,持续练习很重要,但练习的方式和技巧也很重要。不是所有的练习都是有意义的,想要让我们的练习有意义,必须做好四点:定好目标、专注投入、及时反馈、合理纠正。
这四点就是《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成为大师》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提出的。他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包括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后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原则,他把它们命名为“刻意练习”。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所谓的刻意练习究竟是个啥。
| 相关资料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成为大师》. 【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 关于我们
三成空间是一个关注青少年自我成长的线上教育平台。我们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动力,提供相应的课程及内容服务。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三成空间。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