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为了什么,奔赴过一座城?是追寻心中的那份热爱,还是为了见证某个瞬间的美好?城市文旅,这个曾经稍显陌生的词汇,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连接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
自8月末《黑神话:悟空》上线以来,游戏内外,玩家们忙得不亦乐乎。游戏中,他们是挥舞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忙着打怪升级;游戏外,他们则化身为“天命人”,忙着打卡那些令人神往的山西古建。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这些《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瞬间成为“天命人”心中的圣地。山西文旅也借此东风,火速发布“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路线,推出精美文创产品,邀请网友们开启“线下副本”,共同探索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神秘与魅力。

美团数据显示,8月20日《黑神话:悟空》游戏上线当天,山西景区的旅游热度环比增长高达156%。这股热潮不仅持续至中秋节,更在携程发布的2024年中秋假期旅游总结中得到了印证:山西因《黑神话·悟空》游戏带来的古建游览热潮令人瞩目,大同、忻州、朔州等地的旅游订单较端午假期增长近四成,入境游订单对比端午增长33%。山西文旅,无疑成为了今年最大的赢家之一。
从“哈尔滨热”到“山西热”,现象级文旅IP的接连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城市文旅营销的无限可能。无论是老牌旅游城市还是新晋网红城市,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出圈之路。然而,走红只是起点,长红才是终点。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城市,所依赖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流量和热度。
回顾近年来的城市文旅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城市营销的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各地文旅部门纷纷“花式”整活,希望通过各种创新方式成为下一个出圈的“幸运儿”。然而,游客的蜂拥而至与快速离去,往往只留下互联网上短暂的喧嚣与回忆。如何在短暂的流量红利中寻找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摆在城市文旅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阿勒泰为例,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城,因一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而迅速走红。剧中壮丽的自然风光、质朴的民俗风情,让阿勒泰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旅游胜地。端午节期间,阿勒泰全地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42.5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8.46%。暑假期间,阿勒泰旅游持续升温,多家航空公司新开航线以满足游客需求。然而,这种因影视剧而走红的现象,充满了偶然性。如何将这种偶然性转化为持续性,是阿勒泰等城市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微短剧+文旅”的营销模式正逐渐受到热捧。通过将剧情与城市文旅相结合,城市宣传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规中矩形式,而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我等海风拥抱你》展现了福建泉州惠安新渔村的旅游风情;《别打扰我种田》则走进了安徽省宁国市霞西镇,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剧情中领略到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或许能为城市文旅的影视化宣传开辟一条新的出路。
除了影视剧和微短剧外,演唱会等音乐活动也成为了城市文旅的重要推手。太原因连续举办多场演唱会而声名鹊起,成为了歌迷心中的“圣地”。从五月天到任贤齐、薛之谦等歌手的演唱会,太原通过打造“歌迷之城”的名片,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石家庄则通过打造“摇滚之城”的名片,邀请众多摇滚乐队登台演出,成功解锁了“音乐+文旅”的新模式。这些城市通过举办音乐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演出,还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
在贵州,“村超”“村BA”等乡村文体活动也成为了新的文旅名片。这些赛事不仅展现了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与体育精神,还极大地刺激了贵州文旅产业的发展。去榕江看一场“村超”比赛,已成为很多人的出游首选。而榕江县的旅游综合收入在端午期间更是达到了4.44亿元。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打造一张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对于城市文旅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除了主动打造城市名片外,一些城市还因势利导,抓住了偶然走红的机遇。淄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23年3月,一段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淄博政府迅速反应,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举办烧烤节、发放烧烤券等,为淄博烧烤的出圈拾柴添火。最终,“进淄赶烤”成为热议话题,淄博文旅也借此机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样地,天水麻辣烫也意外走红并成为了天水的城市名片。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小城市,只要抓住机遇并因势利导,也能实现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