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rain
本期嘉宾:格子
格子是我的老同事和老朋友,在换了两份工作之后,她有了很多新的体验和感受。
每到年底,我们都会重新思考工作这个话题,是不是适合?是不是投入?是不是快乐?是不是有意义感……
本期是“工作系列”的第一期,之后我们也将继续和更多朋友讨论这个重要的话题。
延伸内容:
在现代社会,成年人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超过人类在其他任何活动上花费的时间。但根据盖洛普在世界38个工业化国家(包括中国)的统计调查结果,居然有高达70%的人不是特别喜欢自己的工作。有一期《新闻周刊》(Newsweek)的封面上甚至直接写着“工作就是地狱”,指出如今的职场人士必须面对各种要求和不确定性的持续打击。
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稳定的薪水、长期雇用、社会保障和养老金带来的安全感已经弱化,职场弥漫着焦虑、紧张。另一方面,人们常主动或被动地矮化、窄化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工作并不总是称心如意的,但它绝不是“快乐”的反义词。劳动让人快乐,安全感源自我们自身,而非职场环境。正如心灵导师和作家迈克尔·卡罗尔(Michael Carroll)所言:“也许在工作中滋生的问题并不是干扰或侵犯,而是一种让你得到真正智慧的邀请。”
197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发表了他历经15年取得的研究成果。
从1960年开始,米哈里追踪观察了一些特别成功的人,包括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艺术家、运动员、钢琴师、国际象棋大师等。结果发现,这些人经常谈到一种共同的体验: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忘我状态时常让他们忘记了当前时间的流逝和周遭环境的变化。
原来这些成功人士做事情完全出于兴趣,乐趣来自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的诱因(如报酬、奖励、被他人欣赏等)。这种由全神贯注而产生的极乐的心理体验,被米哈里称为“flow”(心流),他认为这是一种最佳体验
摘自:《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 彭凯平 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