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5分钟
播放:
8,549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作为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拒绝每一个既定标签。他深谙后殖民理论,却从不迎合西方对殖民叙事的刻板期待;他书写故乡,却不断质疑着迁徙年代我们对家园的想象;出乎所有人意料获得诺奖,却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笔耕不缀,丝毫不受“诅咒”的影响,甚至刚刚写完了一本书。


2024年3月,古尔纳受邀来到中国。本期节目,跳岛将呈现古尔纳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与著名中国作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的对谈。


在古尔纳获得诺奖之前,鲜有中国读者听过他的名字,而被问及对中国文学有何印象时,他则坦言“在英国书店庞杂的翻译门类里找到来自中国的文本并不容易”。某种程度上,这次对谈也是两个生生不息的写作传统在“世界文学”版图边缘的一次相遇和对视。


时至今日,当背井离乡成为无数人共享的命运,文学对离散者和异乡人的书写更应该回归他们的复杂世界。一片跨越海洋的碎瓷曾将两个如此不同的文明牵系一处,阅读和写作也会让我们涉足地球另一端、被历史放逐的人生。


📌特别说明:本场对谈以中英双语进行,针对古尔纳的音轨我们为岛民们准备了中文配音版英文原声版两个版本,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点击下方对应时间轴收听。





【时间轴】


(中文配音版)


04:41 今天再回望写作的起点,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

09:04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从不想象读者”

11:32 “后殖民”标签之外,如何概括古尔纳的创作特色?

17:59 从非洲到英国,古尔纳怎样书写“故乡”?

20:56 莎士比亚&一千零一夜:哪些叙事传统影响了大作家们的写作?

27:15 文学奖是诅咒吗?会让作家“写不出来”吗?

32:50 答读者问:没有“一个”作家能代表复杂的非洲文学和文化


(英语原声版)


41:00 Beginning of the writing career

45:32 "I never imagine the reader."

48:34 Reading Gurnah's complexity

54:41 The theme of homeland in Gurnah's writing

57:37 The narrative traditions that have influenced great writers

63:57 Is the Literature Prize a curse?

69:02 Q&A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 人名


维·苏·奈保尔(1932-2018):英国印度裔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代表作有《米格尔街》《河湾》和“印度三部曲”。



  • 书籍


《呼吸》《千里江山图》孙甘露

《赞美沉默》《多蒂》《天堂》《海边》[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阁楼客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现场翻译】董梅

【后期剪辑】KIMIU

【配音】刘照坤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公众号:跳岛FM Talking Literature

跳到更多:
即刻|微博|豆瓣|小红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