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49分钟
播放:
201
发布:
7个月前
简介...
第一期嘉宾,我们邀请到蓝翌——拥有很多标签,但永远无法被定义的女生。
40+/已婚/外企牛马/环游世界/雪山/攀岩/N个硕士/烘焙/瑜伽/绘画/电影……
在有限时间里,她一直用清醒的选择、持续的叠加,活出3倍密度的人生。
正如她所说:“时间不是限制,是过好生活的工具。”
一、时间管理背后的哲学:良性叠加与主动选择
人的能量与多巴胺并非天生固定,而是通过不断行动积累正向反馈,形成螺旋上升的循环:
- 行动即奖励:从小想环游世界,便拆解成每年几小步,而非等待“完美时机”。
- 主动选择环境:无论是攀岩、登山还是学心理学,她主动筛选能滋养自己的环境,“让世界成为成长的养分”。
- 时间弹性:将人生优先级提前规划(如提前半年请假),用“沉浸式打包”专注每一刻,而非被动等待“有空”。
二、从体弱多病到六边形战士:打破限制的底层逻辑
蓝翌坦言自己并非天赋异禀:
- 身体蜕变:小学体弱多病,通过游泳、登山逐步逆袭,坚信“好不受年龄限制”。
- 心理升级:接受“挫败是乐趣”,攀岩时被老师批评胆小、耐力差,便针对性训练,直面“不进则退”的真相。
- 拒绝标签:身高1米5却登雪山、跑越野,用技巧和柔韧性替代对身高的执念,“不复制别人,只找自己的路”。
三、面对挫折:如何把失败变成养分
- 客观分析,减少内耗:攀岩卡线时,她先理性归因(身高、耐力),再找解决方案,而非陷入自我否定。
- 沉浸式体验:在雪山断网的5天,学会“用眼睛听人说话”,回归专注当下,反哺日常浮躁中的定力。
- 允许摆烂:“可爱的人类需要垃圾食品和懒觉”,接纳短暂停滞,但不停留在“耗能模式”。
四、生命的可能性:年龄不是边界,行动才是答案
- 年龄只是数字:40+仍学西班牙语、读三个硕士,每年尝试新运动(如越野跑),用行动对抗“中年苟且”。
- 时间≠枷锁:将旅行日志、学习任务拆解到碎片时间(候机、爬山间隙),让“想做的事”渗透日常,而非等待大块空闲。
- 一致性品质:玩与工作同样认真,心理学课本背到雪山脚下,“人的整体性决定每件事的深度”。
五、成长启发
- 潦草开始,精细迭代:拒绝完美主义,攀岩从“僵持不敢松手”到逐步突破,关键在于“先动起来”。
- 时间不是挤出来的:主导而非被时间支配,把优先级事项“塞”进日程(如夜总会前跑步半小时)。
- 用环境倒逼成长:定期尝试新事物(如每年生日解锁新运动),让可能性刺激生命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春田花花_99cv
6个月前
陕西
0
中年六边形战士的典型,看到更多可能性,限制和突破都源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