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是如何通过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来判断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的核心目标的?
本期节目的核心主旨是【我们抓住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接受自己的任何一种生活。】我们要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线性思维误区,尝试直接显化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要显化路径。
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里,我们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因为我们对外界的判断会影响我们对目标的追寻。倘若我们看待世界不够全面,就会被外界的声音误导。如果我们对外界的判断有误,我们就会产生错误的简化路径。信息茧房的存在可能会让我们因为错误的判断显化了错误的结果。
所以显化很容易,也很难。
这一期关于自身的讲述比较多吧,由于没写稿子,节奏把控相对不那么好。所以大家可以当磨耳朵听。主要就是通过讲宁波和上海的城市建设差异来形容我自己为什么不能适应上海,然后后更适应宁波。讲述我之前在上海第一份工作的时候的生活节奏,和我在这份工作里面被“原子化”的感受;进而在讲述过程中我了解到自己理想生活的几个核心。
我心中的理想居住地:街道不要太挤,能看得到太阳。去公园很方便,生态性和功能性都很好。人需要被看见,需要被关心,需要构建自己的附近100m。
其次讲述地域如何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讲述上海的生活是如何锻炼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第二期播客内容梗概与时间线标记
00:27 浙江和上海生活的区别。我在浙江的美好社区生活,上海给我的感觉是建筑太多,空间很压抑。讲述我在上海找工作的时候找的不同小区的房子的区别。我在上海的生活节奏和在宁波生活节奏的区别。
9:05 用我在上海用美团买菜和菜市场买菜的区别讲述两种市场资源分配的区别。上海的物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消除差异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公平。
13:17 上海物化一切能物化的人和人的需求,把人跟人之间的关系都用【合约关系】来简化。我在上海本地的同学跟人相处的时候边界感强其实就是对这种社会氛围适应的结果。
16:50 上海很多人是活给别人看的。要想想自己关心什么。在这里待久了人会被环境影响,因为别人会评判你,你也想要寻找认同感。这会浪费你的时间。讲我在上海碰到的地域歧视。
22:15 我想要生活在一个生态性良好的地方,想要和周边500m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讲述我童年的生活模式,在温州的生活提供了一个理想生活的原型,即功能性和生态性达到平衡的模式—在大部分生活需要被满足的同时,然后自己还能被别人关心和看见。推荐项飙老师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和项飙老师的访谈,我们需要的是具体而直接的爱。
项飙*三联生活周刊《项飙:从虚拟世界到真实社交,我们如何重建附近?》(平台:B站)
项飙*人物杂志《项飙:具体而直接的爱》(平台:B站)
26:48 扣一下第一期主题,通过讲述我在两地生活经历的体验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最能忍受和最不能忍受的部分。【突破边界,才知道边界在哪里】
28:19 理想生活的面貌可能会随着自己的认知变化,所以追求理想生活的路径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变化的。所以不要把自己人生的道路当成一条直线走。上海用金钱和社会地位衡量你的价值的方式,会让你迷失自己,不要被社会上这种思想所误导。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我们的命运。
以下就是本期播客的第二部分,从个体经历抽象到群体。
以公园为例,讲解综合的生活服务功能体在两地的分布区别。探讨两个城市不同的建设思维给两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差异,这种差异又是怎么影响上海和宁波两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乃至性格的。为什么有人说宁波的生活更宜居?
上海的资源是服务全国的,在这里只要遵循规则大家人人平等。但是这种模式也提高了你获取资源的成本,在上海的医院看病要排队很久。在上海做凤尾不如在宁波做鸡头。
35:19 以我在上海拔牙为例讲述上海这套公平的体系是怎么运转的。
39:47 上海提供了一个范本,讨论上海实际上是在讨论上海这个地方和它的社会文化代表的一种模式,相当于一个社会原型。上海的生活带给我的启发—【好好查阅信息资料,你碰到的问题都能解决;因为这里的法律规章制度足够完善】。
你的生活经验塑造了你的生活态度和做事方式。上海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流程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降低我们对人际的依赖性。
41:36 上海功能性过剩的背后一面是上海要服务相当多的人,所以会把规则、要求、流程都在统一的公开网站——随申办上面公开化透明化。在这里待久了,这些社会思维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考虑问题的方式,有助于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第一步,明确问题。第二步,明确责任主体。第三步,找对应的责任主体,这个问题是谁负责的?在那个环节里面解决问题。
职场里面的法则就是关注问题,你找他们的时候跟他们描述需要他们怎么帮你而不是跟他们宣泄情绪。碰到问题的时候快速抽离情绪,抓住问题核心要义。
在某种程度上,上海对我这种思维的锻炼帮助了我的社会化。上海的这套体系需要的是高效,要抹杀差异化和独特性,大家要维护这个体系的稳定,个人的痛苦都可以不关心。
46:31 在上海想得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可以忍受很多。【人无法想象自己没见过的生活】。在这里容易感官过载,你在这里看到前沿性的、创新性的东西,能够给你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会在一瞬间给你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对你本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如果无法在外界的迷惑和冲击下保持良好的主体性,容易被焦虑覆盖。
48:51 这样的生活你忍下来,可以赚到钱。但是会抹杀你的创造性,让你很疲惫。失去创造性的时候,容易失去主体性被人操控。讲我和我同事上班的难受经历。
湿气重身体差下班选择报复性熬夜,每天只睡5小时。感觉一部分白领在这里赚的钱都变成了自己的精神损失费和医疗费。说一句拿命赚钱不夸张。
51:49 但这里也是包容的,多元的,对没有资源和背景的年轻人有利。在这里的体验和你的性格有关,不要随波逐流。
53:54 总结主题,将两个城市的生活经历发现了我自己理想生活最核心的地方。追求爱,追求生态性和功能性的平衡。
地域对潜意识的影响是两面性的。警惕在上海被新奇的东西冲击之后首先被焦虑覆盖。
56:53 显化和潜意识有关。追寻理想生活的核心,要直接显化结果,不要显化路径。因为我们会用自己的认知来构建我们到达理想生活的路径,但是这个时代的信息太多,我们的思维也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可能会对外界产生错误的判断而显化错误的路径,最后带来错误的结果。
这就是第一期说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思维误区。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就是显化路径出了问题。
您好,这里是孟婷新天地,是我的单人口播。欢迎你的关注。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