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对的是一个极其陌生的世界,有着复杂而悠久的文化和传统。历史上,中亚曾被不同文明和族群征服和塑造,它们都在这里留下独特的印迹。苏联解体后,中亚像一颗失落的卫星,迷失了方向。它在全球化的边缘与大国的夹缝中校正着自己的轨道。我迷恋这种挣扎、寻觅的失重状态,而这种迷恋最终又转化为理解历史潮流的渴望——不管愿意与否,我们一直被这种潮流裹挟着前进。”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中亚五国何其陌生。即便其中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还跟中国邻界,甚至他们还曾经是张骞出使、玄奘游历、蒙元骑兵征战的地方,他们依然被我们大多数人遗忘。从某种意义上讲,《失落的卫星》就如同揭开了一个巨大艳丽的俄罗斯套娃,每一层底下都藏匿着失落的真相:消费主义色彩的观光业底下是被粉饰的历史,宏伟的国家意志底下是被强暴的自然,伟大的卫星时代底下则是成千上万如野狗般徘徊的人。 作为一本游历日记,作者以辛辣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中亚五国的历史、地理、人文以及摆脱苏联统治后的艰辛与无奈,而更多描绘的则是普通民众在失去苏联庇护后的日常生活状态。正如他在书中写道的那样:“苏联已经离去,成为了历史的弃儿......苏联留下的遗产正在无可奈何地磨损、折旧,甚至渐汽车沦为废墟,成为怀旧的对象”。
——引用自微信读书书评stacey
作家、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6)。曾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出版作品《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曾获“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奖”。另译有《惊异之城》《流动的盛宴》《漫长的告别》等。
2018年 ,中亚作品入 选单向街“水手计划”项目;2019年,中亚系列作品被译成英文,获评“全球真实故事奖”(True Story Award)特别关注作品。
在这片处于全球化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旅。沿着国境线飞驰,绕过散落的飞抵,驰骋于帕米尔无人区,在苏联的核爆试验场抛锚,以探险者的精神见证隔绝之地;踏上撒马尔罕的金色之路,徜徉于血腥战场和帝国宫殿,凝视最古老的圣书,附魔玄奘笔下的佛塔,一路上他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徘徊在希冀与失意,自由与迷失之间。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