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4分钟
播放:
543
发布:
1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你最好不要抗拒衰老,不然你就死定了。”如果脱口秀要吐槽一下衰老,恐怕得来上这么一句。衰老不可避免,如何老去才是一个问题。有的人先白了头,有的人先长了斑,有的人先变了心。
而在诸多抗衰老的策略中,饮食常被提及。北京时间10月24日晚11点,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研究,通过追踪小鼠“一生饮食日记”以及人类饮食调研,揭开了蛋白质摄入与衰老潜在的秘密——限制蛋白质摄入可能具有延缓衰老的潜力,并根据相关的小鼠实验推测,中年或是最佳窗口期。
新观点的背后,是郭天南团队长期从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蛋白质组学提供了研究复杂生命活动的新视角。
本期嘉宾 郭天南 西湖大学医学院蛋白质组复杂科学实验室 教授、特聘研究员
本期主持 沈是
时间轴
02:0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比基因更具动态性。
蛋白质组学通过质谱仪测量蛋白质片段的质量,结合算法推测其结构和种类。
比喻:蛋白质识别就像通过体重识别人,精度需达到小数点后30位。
08:00
质谱仪将蛋白质打碎成多肽,测量其质量,通过算法还原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组学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涉及生物、化学、计算等。
12:00
实验设计:小鼠分为高蛋白、中蛋白、低蛋白饮食组,观察41个器官的蛋白质变化。
发现:中年雄性小鼠在低蛋白饮食下,延缓衰老效果最显著。
提示:中年人(尤其男性)可能需要减少蛋白质摄入。
17:00
低蛋白饮食的小鼠体重下降,棕色脂肪活性增强,肾脏组织更年轻。
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1)在低蛋白饮食中显著增加,可能与癌症相关。磷酸化修饰在肿瘤和衰老中起关键作用,低蛋白饮食影响其水平。
25:00
血液样本分析显示,小鼠的蛋白质变化与人类高度相关。
提示:小鼠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人类参考价值。
27:00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是临床难题。
蛋白质组学结合AI算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已有试剂盒和临床研究在进行中。
35:00
蛋白质组学数据量大,需AI识别复杂模式。通过AI模型整合多组学数据(基因、蛋白质、影像等)提升诊断和预测能力。强调数据质量和多维度融合的重要性。
45:00
目标:构建AI驱动的“虚拟细胞”模型,用于预测生命活动、药物反应等。
类比ChatGPT,但专注于生命科学问题。实验室已开展细胞级蛋白质组采样,向单细胞、亚细胞级别发展。
50:00
生命系统复杂,可能无法完全解释机制,但AI仍可提供有效预测。
引用《大数据时代》观点: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可容忍噪音并涌现规律性。科学目标分为两类:解决实际问题 vs 探索机制原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