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分钟
播放:
100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Story Protocol: www.storyprotocol.xyz


这个项目着眼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加密时代让内容创作者一方面能够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让大众基于已有的内容进行新的创新。


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把内容(也即是IP Assets,IP资产)定义为“Nouns”(名词),把处理内容的方式定义为”Modules”(模块)或者看作是操作名词的“动词”。


内容在链上可以用NFT来表示,处理内容的方式可以用各种方法(智能合约)来定义。


在这个框架下,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保障内容创作者的利益等等一系列问题就可以在Nouns和Modules的定义中由开发者自由发挥了。


这个协议实际上是围绕数据和数据处理作文章,重新定义了数据并设计了一套数据处理方式的框架。在我看来它更像是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大数据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和AI的关系没有那么的密切。


当然更多人还是会说数据也是AI的一部分,这个项目当然算AI。


另外,未来在Modules中加入AI的处理方式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也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从这些角度出发说这个项目是AI+区块链也不为过。


这种从架构方式上进行创新的项目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


但这类项目不确定的地方是它创造了架构,但这个架构具体如何使用、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去检验和探索,恐怕短期内看不到真正的成效。


我把这个项目归为用区块链解决AI数据创作者的激励问题。


- Space and Time:www.spaceandtime.io


这个项目提出的远景非常伟大,它要做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仓库(decentralized data warehouse)


它举了一个具体的使用场景:把链上数据和链下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发给智能合约。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数据在整合或者处理的过程中可能被篡改。所以这个项目一方面索引(所有)区块链的链上数据,另一方面叠加链下数据,然后将这些结果用零知识证明的方式保证其不被篡改,再发送给智能合约。


因为它力图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所以也把自己定义为“可验证的计算层”(verifiable compute layer)。


从项目的介绍看,我觉得它做的更多的是防数据篡改,和我想象中的“去中心化数据仓库”倒不太像。


另外,从逻辑上看“防数据篡改”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这个项目在具体的解决方式上存在一个疑问:


在这个过程中,用零知识证明处理数据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是否去中心化就是我关注的重点:


它到底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层,还是一个由这个项目垄断的中心化操作?


如果是由这个项目垄断的中心化操作,那它就是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点。


这个项目在我看来实际上也是用区块链(加密技术)处理大数据中存在的问题,更具体地说是用区块链技术解决AI数据中防篡改的问题。


参考链接:


《11大主流加密AI项目速览》: www.jinse.c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