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14分钟
播放:
1.01万
发布:
2天前
主播...
简介...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听懂涨声》,我是天楠。
最近我一直在和朋友探索一个问题,普通家庭的投资目标是什么?
是不亏钱吗?直觉上是,但实际上不是——长期来看,持有现金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
假如一个中国人过去20年只存款不买房,看上去没亏钱,其实是错失了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大趋势带来的机会。
而如果一个家庭在过去十年,工作和投资都和科技浪潮不沾边,可能也是一种掉队。
对于家庭来说,配置科技方向的指数和资产,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普通人怎么慢慢走出投资舒适圈?
本期节目,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掌舵百亿资金,精于资产配置的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刘伟琳;另一位是播客「基会来了」的主播白若冰。
我们会重点解析港股科技的长期投资价值,并深入剖析创新药、锂电池等热门赛道的投资机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本期对话
刘伟琳|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
杨天楠|播客「听懂涨声」主理人
白若冰|天天基金播客「基会来了」主播
时间轴
00:52 在我国,家庭资产之舟多由谁来掌舵?
04:03 事业上掌舵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怎样看待家庭的资产配置议题?
12:43 用索洛模型拆解“资产荒”的原因。
19:23 我们或许该走出“投资舒适圈”,将全球资产配置提上日程。
24:43 如何迈出投资海外资产的第一步?
29:54 港股科技广受关注,其长期配置价值几何?
38:36 指数编制方案的调整历程,揭示了科技产业的变迁趋势
40:15 科技类资产往往波动较高,如何避免“踩坑”?
45:37 如何解锁港股科技的“正确”投资姿势?
51:59 创新药产业链科普干货。
58:18 创新药蛰伏两年后逆势反转,底层逻辑是什么?
67:23 创新药专业壁垒较高,普通投资者怎样优雅地参与?
75:37 创新药弹性较高的原因。
83:01 港股创新药指数为何“提纯”?
91:30 储能爆发式增长,锂电迎来新机遇?
97:31 家庭怎么配置高弹性资产,可以和机构“抄作业”吗?
109:43 划重点:帮助家庭资产把握全球技术浪潮的Tips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节目中的观点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分析,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若提及策略、企业、个股、产品等,仅作案例说明,不构成具体投资指引。
最近我一直在和朋友探索一个问题,普通家庭的投资目标是什么?
是不亏钱吗?直觉上是,但实际上不是——长期来看,持有现金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
假如一个中国人过去20年只存款不买房,看上去没亏钱,其实是错失了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大趋势带来的机会。
而如果一个家庭在过去十年,工作和投资都和科技浪潮不沾边,可能也是一种掉队。
对于家庭来说,配置科技方向的指数和资产,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普通人怎么慢慢走出投资舒适圈?
本期节目,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掌舵百亿资金,精于资产配置的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刘伟琳;另一位是播客「基会来了」的主播白若冰。
我们会重点解析港股科技的长期投资价值,并深入剖析创新药、锂电池等热门赛道的投资机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本期对话
刘伟琳|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
杨天楠|播客「听懂涨声」主理人
白若冰|天天基金播客「基会来了」主播
时间轴
00:52 在我国,家庭资产之舟多由谁来掌舵?
04:03 事业上掌舵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怎样看待家庭的资产配置议题?
12:43 用索洛模型拆解“资产荒”的原因。
19:23 我们或许该走出“投资舒适圈”,将全球资产配置提上日程。
24:43 如何迈出投资海外资产的第一步?
29:54 港股科技广受关注,其长期配置价值几何?
38:36 指数编制方案的调整历程,揭示了科技产业的变迁趋势
40:15 科技类资产往往波动较高,如何避免“踩坑”?
45:37 如何解锁港股科技的“正确”投资姿势?
51:59 创新药产业链科普干货。
58:18 创新药蛰伏两年后逆势反转,底层逻辑是什么?
67:23 创新药专业壁垒较高,普通投资者怎样优雅地参与?
75:37 创新药弹性较高的原因。
83:01 港股创新药指数为何“提纯”?
91:30 储能爆发式增长,锂电迎来新机遇?
97:31 家庭怎么配置高弹性资产,可以和机构“抄作业”吗?
109:43 划重点:帮助家庭资产把握全球技术浪潮的Tips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节目中的观点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分析,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若提及策略、企业、个股、产品等,仅作案例说明,不构成具体投资指引。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