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4分钟
播放:
56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晚上好,欢迎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今天是2025年6月18日,明天,即6月19日,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163年前,公元1862年6月19日。那一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白宫,一项影响深远并载入史册的法案被正式签署为法律。这就是《1862年国会关于联邦领地禁止奴隶制法案》。这项法律的签署,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任期间为彻底埋葬奴隶制所迈出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是南北战争时期一项重大的内政举措,更深刻触动了当时美国的根基和社会结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述发生在1862年6月19日的这个重要时刻,以及围绕它展开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要理解这一天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回到19世纪中叶的美国。那时的美国,虽然建国尚不足百年,却已经深陷一场几乎让其粉身碎骨的巨大危机——南北战争。这场战争的核心冲突,归根结底,便是围绕奴隶制制度存废的尖锐对立。美国北方以工商业为主,经济结构并不依赖奴隶制;而南方各州则是棉花、烟草等种植园经济的天下,数百万黑人奴隶被视作财产,是维持这种经济命脉的基础劳动力。围绕着西部新开拓的领土是否允许实行奴隶制,南北双方的政治、经济、道德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1860年底走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正是在1860年底那次至关重要的总统大选中,反对奴隶制向西部扩张的共和党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他的当选,对南方蓄奴州而言,如同一个明确的危险信号。他们认为林肯政府最终会威胁乃至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奴隶制体系。为了捍卫自己认为的“州权”和“财产权”,南卡罗来纳州率先于1860年12月宣布退出联邦,此后南方共有11个州陆续退出,并于1861年2月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成立了所谓的“美利坚联盟国”,推举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至此,美国联邦分裂。1861年4月12日,随着南军炮击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联邦军据点萨姆特要塞,内战——即我们熟知的美国南北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林肯政府的目标相对集中于维护联邦的统一,避免国家分裂,即他所强调的“拯救联邦”。尽管林肯本人内心深处极其憎恶奴隶制度,认为它是违背人人生而平等这一美国立国精神的罪恶制度,但出于维护脆弱的联邦团结以及策略上的考虑(如担心边境蓄奴州如马里兰州、肯塔基州、密苏里州、特拉华州会因此倒向南方),他的公开立场并未立即要求废除奴隶制。他试图通过限制奴隶制扩张的方式来逐步削弱它。


然而,战争的残酷进程很快推动了局势的发展。战争规模不断升级,伤亡惨重。更关键的是,奴隶制本身成为战争资源和南军战争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的种植园为军队提供粮食和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试图与欧洲交易换取支持);同时,南军将大量奴隶用于修筑工事、运输补给等军事后勤工作,间接地增强了其战争能力。而在联邦军队进入南方领土作战时,成千上万的黑奴逃离种植园,投奔联邦军队驻地。这些寻求自由的逃亡奴隶被称为“逃离者”或“战争违禁品”。如何处理这些人?他们的法律地位是什么?他们仅仅是“财产”,还是自由的人?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林肯总统和联邦国会面前。


实际上,在林肯签署《1862年禁止领地奴隶制法》之前,针对奴隶制的立法行动早已在国会山内激烈地酝酿着。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中,反对奴隶制的力量是主流。他们利用战争赋予的特殊时机,积极推动旨在限制乃至最终废除奴隶制的立法。早在1862年4月,联邦国会就通过了《哥伦比亚特区赔偿性解放法案》,该法案在华盛顿特区以联邦资金补偿奴隶主的方式废除了奴隶制。这是联邦政府首次在其直接管辖区域废除奴隶制。紧接着,更为关键的是1862年5月20日,林肯总统签署了《宅地法》,该法案规定任何符合资格的美国公民或申请入籍者,只需缴纳少量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未开垦的公共土地上获得160英亩的土地。在耕种满5年后,该土地即归其所有。这项法律旨在鼓励西进运动,同时隐含了支持自由劳动制度、反对以奴隶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向西部扩张的意图。


而《1862年国会关于联邦领地禁止奴隶制法案》则是这场立法浪潮中针对奴隶制根源地带的又一记重拳。这项法案的核心内容是:在美国联邦政府拥有主权或控制权的一切准州领地及未来获得的领土上,永远禁止奴隶制或强制劳役的存在。这实际上是以法律形式彻底推翻了1854年极具争议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所确立的“人民主权”原则(即由新成立州的居民自行投票决定是否允许奴隶制)。这项新法案由伊利诺伊州的共和党众议员欧文·拉夫乔伊在1861年12月提出提案。经过激烈的辩论和修改,最终于1862年6月13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随后在6月17日参议院也表决通过。1862年6月19日,也就是整整163年前的明天,林肯总统在白宫正式签署了这份法案,使其成为美国法律。



现在,让我们聚焦到1862年6月19日那个时刻本身。那天在白宫,没有盛大的仪式,也缺乏我们后世想象中重大转折点常有的戏剧性场面。林肯总统面色凝重而坚定地坐在办公桌前,手中握着那份国会刚刚送呈的法案文本,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个签名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宣言和道义表态。它向美国乃至全世界宣告: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的全部土地上,将永远禁止人类的奴役行为。它废除了1819年至1854年所谓的“密苏里妥协线”以北区域早已实施但实际上被《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破坏的奴隶制禁令,并且将其覆盖范围扩展到所有现有和未来的联邦领地,从而完全堵死了奴隶制向美国西部扩张的任何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法律上终结了奴隶作为“财产”可以在这些广阔土地上被合法拥有的状态,为未来更多逃亡奴隶奔向自由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护。对于长期争取废除奴隶制的北方道德力量来说,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胜利信号。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这项法律的历史局限性。1862年6月19日签署的这部法律,其效力范围主要限于尚未正式成为州的美国联邦领地和未来新获得的领土。它并未立即解放那些仍在南方同盟控制下蓄奴州中的数百万奴隶,也未能立即触动边境州(如马里兰、肯塔基、密苏里、特拉华)在法律上依然存在的奴隶制度。林肯签署这部法律时,战争仍在激烈进行,南方的“联盟国”并不承认联邦国会的法律,因此该法对南方的实际控制区并无直接效力。它最主要的直接作用是封堵了奴隶制西扩之路,解放了那些在联邦领地内的少数奴隶(尽管人数不多),并且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了联邦政府对奴隶制的否定立场,极大地鼓舞了北方的废奴主义力量和黑人士兵的招募。它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重要步骤。


这场更大的风暴,就是186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解放黑奴宣言》。可以说,1862年6月19日签署的反领地奴隶制法,为《解放黑奴宣言》的发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做了舆论和法律上的铺垫。林肯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政治家。在1862年的春夏之交,战争前景依然不明朗,联邦军队在南线战场陷入胶着。林肯敏锐地意识到,必须采取更直接、更彻底的措施来打击南方的战争基础,那就是解放奴隶本身。这不仅关系到战争的正义性转化、争取国内外道义支持(尤其是防止欧洲国家承认南方),也关系到利用南方奴隶作为北方战争资源(如参军)的根本策略。


1862年夏天,林肯已经在内阁中秘密起草了解放黑奴的初步构想。同年7月22日,他召开内阁会议,宣读了《解放黑奴宣言》的初稿。虽然内阁成员意见不尽相同,但林肯认为时机虽不完全成熟,但已迫在眉睫。他需要一个明确的战场胜利作为发布宣言的契机,以避免宣言被视为北军在困境中的绝望之举。9月17日的安提塔姆战役中,虽然双方均损失惨重且未能决出胜负,但南军李将军最终撤退回南方,这被林肯视为一个足以宣布宣言的“胜利”。5天后的9月22日,林肯正式发布了《解放黑奴宣言》的初步版本,宣告:所有在1863年1月1日仍在叛乱的州份(即南方同盟各州)中的奴隶,将获得永久自由(排除了边境州和部分被联邦控制的部分南方地区)。这是一个有针对性、但目标宏大的解放令。


最终,在1863年1月1日,林肯签署了正式的《解放黑奴宣言》,赋予了宣言中所列叛乱地区所有奴隶法理上的自由人身份。它彻底改变了内战的性质,将其从一个维护联邦统一的战争,明确无误地升级为一场以消灭万恶奴隶制度为目标的解放战争。宣言极大地鼓舞了北方的士气,挫败了南方寻求国际支持的努力,并直接推动了大量获得自由的黑人加入联邦军队,为联邦最终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追溯其源流,1862年6月19日签署的领地反奴隶制法案,正是林肯政府系统性地运用法律武器瓦解奴隶制、步步为营地推进解放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这两项标志性法案,1862年国会还通过了另一项与《宅地法》齐名的重大立法——1862年7月1日林肯签署的《莫里尔土地拨赠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拨出公地给各州和领地,用于建立以教授农业和机械技术为主的“赠地大学”。这不仅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实用化进程,也在教育层面为培养新一代的美国公民,建设一个基于自由劳动而非奴隶制的国家奠定了重要的教育基础。这些1862年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法案,共同构成了林肯政府在战时重塑美国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关键支柱。



因此,当我们回望1862年6月19日白宫那张签署法案的桌子,它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一部法律的生效。它是林肯总统个人信念与政治智慧的体现,即抓住战争带来的、和平年代无法想象的变革窗口,去撼动甚至铲除那个国家建立时就存在的根本罪恶。它是美国国会在国家存亡之际,顺应历史潮流,运用宪法赋予的立法权,向奴隶制发出的明确宣战。它在具体的区域彻底封堵了奴隶制扩张的路径,在道义上给予了奴隶制度沉重一击,极大地振奋了废奴力量的信心,并为仅仅半年后那石破天惊的《解放黑奴宣言》铺平了道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解放事业最终通过1865年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的批准而得到全面完成,彻底从美国宪法中抹去了奴隶制的合法性。1862年6月19日的签字,是这条漫长、血腥但最终走向光明解放道路上的一个关键路标。这一天提醒我们,改变有时需要通过激烈的冲突和深刻的社会阵痛才能实现。而立法者的远见、政治领袖的决断力,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1862年夏天通过的系列法案不仅旨在赢得一场战争,更旨在赢得一个更加公平和自由的美国的未来,尽管这个理想的实现至今仍在路上。历史或许不会记录下每一个签字的回响,但163年后的我们,仍然在感受着那支笔留下的深刻印记。


感谢收听今天的《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岁月沉淀波澜,历史启迪未来。我们下次节目再会。晚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