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时,我和女儿讨论买墓地,却被家人痛斥‘不吉利’;5岁孩子的衣柜里存放爷爷骨灰盒数十年,竟成了最早的生死启蒙课;古埃及人用金字塔封存肉身,佛教却说‘脱去肉身才是解脱’。这一期播客,我们从广东人的清明禁忌聊起,穿越7场葬礼的记忆,拆解衣柜里的骨灰盒、恐龙时代的眼泪、解读日本终活文化——愿我们都能在生命与死亡的流转里,学会珍惜活着的意义。
📌 时间戳
02:06:被回避的生命课题:为什么我们对死亡总是讳莫如深?那些无法言说的生死困惑与情感压抑
03:12:古人将悼念置于春天,暗藏怎样的生死哲学观?
04:52 重新解读屈原:他竟是古代 “死亡清醒者”?
05:00:佛教说解脱是 “脱掉肉身”,古埃及人坚信肉身不朽 = 生命永恒!
09:28:衣柜装着爷爷的骨灰盒30年,温暖记忆消解死亡恐惧
13:04:三岁踩死小鸭子:一场意外揭开的生命真相,愧疚与震撼如何成为死亡启蒙课?
17:25:喜丧文化观察:96 岁老人葬礼上的游戏仪式,重新定义死亡的悲伤告别
19:13:名利场中的葬礼社交 :姑姑的葬礼,成了权贵们的鸡尾酒会
20:34:至亲自杀后的十年黑洞 :姐姐离开后,我花了3650天学会接纳死亡
25:25:70 岁老人跨越人海送别战友:有些情谊,超越生死!
27:07:儿童视角的生死观:女儿在葬礼上的崩溃追问,反思被忽视的儿童死亡教育
28:12:参加 “模拟葬礼” 哀乐响起的瞬间,我参透了生死的终极答案
30:58:这本书教会我:原来每一次失去,都在重塑我们的人生!
33:48:钱理群夫人崔可忻临终的4件大事:将生死自主权牢牢握在手中
37:18:日本「终活」文化解读:提前规划人生,从容面对衰老与死亡
40:21:遗嘱清单实验:45岁开始写遗嘱的人,究竟在对抗什么?
42:21:北冰洋与尼罗河在云端重逢:从水分子的循环看生命形态的永恒流转
43:03:终极思考:死亡的公平性教会我们珍视当下的每一刻
提到的书籍:
1、《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作者: 黄晓丹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2、《此生》
作者: 蒋勋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3、《西藏生死书》
作者:索甲仁波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4、《最好的告别》
作者:阿图·葛文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5、《西藏度亡经》
作者:莲华生/徐进夫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6、《养老人生》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7、《必要的丧失》
作者:朱迪恩·维奥斯特
译者:韩淑珍/ 吕家铭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本期音乐
《what was I mad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