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次来日本旅行总能经历不少或微妙或强烈的冲击。对于一个习惯了点外卖、扫码支付和城市里有充足垃圾桶的人来说,街上遍寻不着的垃圾桶、精准的垃圾分类、Cash Only的习惯、看不懂的季节限定菜单,以及永远安静有序、排队不急不躁的人群 …. 细品这些文化差异,我们可以立刻体会它带来的困惑与尴尬,也能逐渐感受到它背后隐含的价值观与秩序感。
每一次体验和观察,都会让我对不同文化的公共意识、社会规则和生活美学产生新的思考。这一期,我邀请了嘉宾「晴小姐」返场,我们将一起聊聊彼此在东京旅行时所经历的Culture Shock,聊聊这种震撼背后有趣而耐人寻味的细节,也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一些有用的建议,帮助你可以“Travel Like A Local”。
虽然多次出发,但每次总还是会发现新的细节,带来新的文化碰撞。这一期,我们就想通过分享这些生动的小故事,让你在下次去日本旅行之前做好心理准备,也一同体会不同文化带来的有趣冲击。
毕竟,旅行从来不是无聊的重复,而是不断与新的文化、场景与思考相遇。
「关于嘉宾」
晴小姐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者,多年来造访东京的频率几乎如同回家探亲(并没有东京的亲戚),所以每每说起旅行经历总是如数家珍。经历过东京白天与夜晚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感受过餐厅里结账时给错钱却又不可言说的微妙尴尬,住Airbnb也被严苛的垃圾分类规则搞得焦头烂额。她还曾在东京经历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护照丢失事件(是的,这次终于完整讲述了全过程)。
*本期收录于「周休三日|旅行杂谈」系列内容*
「本期内容」
00:05 开场闲聊:日本旅行中遭遇的Culture Shock
01:14 深入当地生活才能真正理解Culture Shock的含义
02:25 日本民族性格的表里矛盾
03:12 东京街头白天的秩序感与夜晚的放纵反差
06:58 “牛郎”赚取收入,却又花钱寻找情感寄托
10:09 日本文化中的礼貌客气,也是一种边界感
14:24 结账给错钱的小故事:婉转的表达有时也带来不便
17:27 京都过度观光化,本地人如何委婉地保护生活空间
21:39 举例其他地区的过度观光化现象及影响
23:11 日本人对现金支付的执念,旅行时一定要备足现金
29:00 扫码点餐(QR决济)在日本并不普遍
31:58 餐厅手写黑板上的季节限定菜单才是真正魅力所在
34:13 看不懂菜单怎么办?盲点也能带来惊喜
36:08 在日本扫码借充电宝的高昂费用
39:57 街头难以找到垃圾桶的困扰及应对方式
44:06 日本明确划分的公共吸烟区与禁烟管理
48:13 Airbnb入住体验中的垃圾分类严格要求
54:15 日本公共区域的秩序感:从餐厅排队到公共交通
01:00:10 新干线是少数可以轻松吃喝的交通工具
01:02:59 公共厕所排队的奇妙观察
01:07:08 中日文化在“变通”和“秩序”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01:15:35 日本传统泡汤文化中的公共意识与规矩
01:21:10 晴小姐东京丢护照惨痛经历与失而复得的惊险过程,提醒出行千万保护好护照!
「本期音乐」
本期播客的配乐来自日本传奇乐队 Happy End,这支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乐队,至今被广泛视为日本流行音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那个年代的摇滚乐深深收到了Beatles的影响,从音乐风格到发型、衣着,甚至拍照的方式。

Happy End开创性地用日语演唱摇滚乐(1970 年代之前,日本乐队多用英文演唱),在当时被认为极具突破性,Happy End用 100 %日语展现Beatles-式和声与美国西海岸 Folk-Rock,证明“摇滚也能说日文”。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1971年发行的专辑《風街ろまん》(Kazemachi Roman)。专辑名意为“风街浪漫”,专辑名字灵感据说来源于乐队成员松本隆在涩谷区南平台住宅区写词,每傍晚被“涌进小巷的风”触动:把这带风的街叫 風街。

创作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当时东京迅速变化的城市风貌与旧时风情交织的情景,以温暖怀旧又充满都市感的旋律,勾勒出一幅细腻而浪漫的城市图景。封面插画呈现灰橄榄色街景 + 手绘广告牌,营造出市区黄昏风情,这样的画面也是许多City Pop爱好者印象画面。Happy End乐队也是City Pop文化发展的重要先驱之一,可以说是City Pop 的祖父级原点。
专辑中我尤其喜欢的一首歌是《風をあつめて》(收集风),这首歌我最早是在电影《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里听到,由细野晴臣谱曲、松本隆作词,歌词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纯净的都市风景:在日渐忙碌和现代化的都市生活里,“我想收集起风来,扬帆出海去”,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纯粹自由的渴望。
Happy End - 風をあつめて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