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1分钟
播放:
898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内容|
理想i8对撞测试风波为何在全网持续发酵?
背后反映出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哪些问题?
非标准化「野生测试」将何去何从?
本期节目是与《驾仕说》与《花会》的共创节目,我们很荣幸与两位Autocarweekly创始人江小花、刘放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不仅仅讨论理想i8对撞测试这件事本身,更深入发散剖析了事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在我们看来,营销不能没有底线,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测试应该建立在高标准化的基础之上。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5:22 非标准化测试的营销价值与局限性
从7月30日开始,关于此次测试的事件开始发酵,该测试由自媒体、企业或像中国汽研这样的专业公司执行。尽管测试频繁发生,但总体看来,这些测试更多被视为营销手段而非标准化测试。中国汽研的声明中仅承认此次测试非标准化,这意味着测试条件未严格遵循法定或标准限定,从而导致结果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理想的车速、撞击点和角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测试结果,暗示这类测试可能由企业委托进行,且在营销层面执行不够谨慎。因此,从测试角度分析,非标准化测试的参考意义有限。
07:42 碰撞测试争议与营销策略探讨
对话深入探讨了为何近期的卡车对撞测试引发了巨大争议,指出此前的测试通常不会引起公众对卡车安全性的质疑,因为卡车被视为‘工具车’。然而,本次双向加速对撞测试中,卡车作为‘避障物’的形象被公众识别,导致了对测试公正性和公关声明有效性的质疑。此外,讨论还涉及此类测试作为营销手段的合理性,批评了测试机构参与企业营销项目的行为,认为应明确标识以维护测试的客观性和公共性。
14:02 车企发布会碰撞测试引争议:安全演示还是误导营销?
在最近的一次发布会上,某汽车品牌通过小车撞击大车的演示来证明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引发了广泛争议。这种演示被认为缺乏严谨性,可能给公众造成误导,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强调大车避让功能的背景下,这种直接碰撞的演示显得尤为不负责任。此外,演示中提及的车辆速度和实际测试条件也存在混淆概念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疑虑。此事件反映出车企在追求营销效果时,应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18:16 汽车行业营销与测试的草台班子现象
对话深入探讨了汽车行业在营销与测试方面存在的草台班子现象,指出新势力车企为追求曝光率而采取的非专业手段,如低成本化的安全测试,以及由此引发的舆论争议。同时,提及专业质疑在舆论场中逐渐失效的趋势,强调了规范行业行为的重要性,以防专业测试机构行为底线失守,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3:08 经济下行期汽车消费观与耐久性的重要性
对话讨论了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汽车购买和使用观念的变化。提出了一种观点,即在存量市场中,消费者更倾向于追求情绪价值而非车辆的耐久性,表现为年轻人和老年人购买汽车时更注重即时满足感。此外,还探讨了汽车耐久性测试在公众认知中的地位,以及在消费市场变化中汽车耐久性是否依然重要。对话建议邀请真正的工程师或车型研发人员加入讨论,以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25:48 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念与残值率问题
对话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念变化以及其残值率问题展开。讨论指出,近年来汽车被视为快速消费品,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早期车型的预期寿命较短,导致二手车残值率显著下降。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燃油车的残值率逐渐稳定,新能源汽车的残值问题开始凸显。此外,对话还提到,即使年轻消费者倾向于快速更换汽车,他们也关注汽车一年后的残值。最后,通过举例早期新能源车主转向购买传统豪华品牌汽车,讨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混乱状态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
29:58 行业壁垒与流量经济下的企业竞争
讨论了行业壁垒对企业竞争的影响,指出小米等企业可能构建壁垒以防止新竞争者进入,同时也分析了在流量经济下,头部主播凭借掌握用户注意力赚取巨额财富的现象,以及传统汽车企业在新需求面前的被动局面。
34:20 汽车品牌设计与市场反应探讨
对话围绕汽车品牌设计、市场接受度及公关策略展开,强调了产品设计需考虑市场反馈的重要性,分析了理想汽车I8对撞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黑公关现象及企业应对策略。讨论中指出,企业需提升产品部门影响力,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41:05 公关策略与产品营销成败探讨
对话围绕公关策略及产品营销展开,讨论了何为黑公关,以及产品营销中的长板与短板。指出在追求流量的时代,黑红并非真正的红,产品营销需找准核心优势。以小米与理想汽车的发布会为例,强调成功的营销应精准展示产品亮点,而非泛泛而谈。
44:26 小米营销策略与理想汽车价值观分析
对话探讨了小米通过实用且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成功吸引市场的做法,以及理想汽车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价值观和用户服务策略挑战。指出理想汽车在面对争议时的回应策略反映出其内部价值观问题,强调企业长远发展需重视创始人价值观的塑造,尤其是在规模化增长阶段。同时,分析了理想汽车从早期活跃到后期沉默的用户沟通策略转变,及其对品牌长远发展的潜在风险。
51:03 汽车安全与耐久性测试:标准与用户认知
讨论了汽车碰撞测试的重要性,强调安全应作为购车的重要考量,而非营销噱头。指出中国汽车行业标准需提升至国际水平,避免重蹈摩托车产业覆辙。呼吁在创新中保留安全与耐久性,确保消费者信任。
56:10 探讨非标测试对行业的意义及行业规范的缺失
对话中讨论了非标测试对行业的潜在风险,指出其追求创意可能导致安全问题,并强调了行业缺乏强有力的行业协会或组织来制定统一规范。此外,提到了立法层面难以具体规定某些行业行为,呼吁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制止不当的非标测试,同时强调厂家应遵守行业共识,避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58:37 自媒体时代企业号监管与竞争烈度探讨
对话讨论了微信初期对企业号和服务号的限制,旨在防止机构滥用舆论影响力。提及当前企业通过内部团队进行大规模内容创作,挑战信息传播伦理。同时,分析了行业规范滞后于发展速度,经济下行与供大于求加剧竞争烈度,导致不规范现象频发。最后,对汽车行业出口量激增现象提出疑问,指出缺乏权威数据解释。
01:03:45 汽车产业风向变化与政策影响分析
对话深入探讨了汽车产业近年来的风向变化,特别是产业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过去几年,国家政策侧重于保护产业链,促使整车企业维持生产规模,即使市场实际需求不足,导致了库存积压等问题。今年,政策转向强调产业链健康,限制价格战,重新评估燃油车的地位,并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界限进行了划分。这些调整反映了国家对产业链稳定和经济规模的重视,要求企业承担更多资金安全责任,以避免行业整体崩溃。同时,对话也提到了新势力企业对于价格战的态度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需求之间的潜在矛盾。
01:08:22 理想i8碰撞事件引发的营销与品牌价值观讨论
讨论围绕理想i8碰撞事件展开,关注点从事件本身转向了行业内的营销策略和品牌价值观。提及了是否会出现呼吁停止拉踩式营销的趋势,以及此类事件对理想品牌及其车主形象的影响。强调了企业在营销时应注重基本价值观的稳固,以及商业逻辑中用户需求的重要性。此外,还提到了舆论场对于此类事件的倾向和判断的变化,以及治理营销乱象的难度。
01:12:25 新造车企业营销风格需随发展阶段调整
对话讨论了新造车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调整营销风格的观点,指出创始人型企业的改变尤为困难,强调理想汽车在产品定义策略上的路径依赖问题,认为这是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
01:15:40 汽车产业碰撞测试、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策略探讨
对话围绕理想i8和卡车的碰撞测试事件展开,探讨了汽车行业的舆论导向、市场对优质产品的认可、企业应如何判断市场变化以及权威机构的运营方式。此外,还讨论了创始人型企业在中国的特殊性,以及企业经营权交接的问题,强调了企业年轻化和缺乏经验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最后,参与者表达了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期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王兵兵_t2tY
3个月前 山西
1
54:23 我不认为以前的车企造车就安全,新出来的车企造车就不安全,因为中保研最早时候测试的时候大部分都通不过,后来都通过了,我认为这是好事,因为第三方的尤其像中保研这种没有利益瓜葛的机构做测试,大家还是信的。也没有必要用有色眼镜去看新造车势力,人家造的车就不安全。我认为一个成熟的工业品,如果不是这个企业三观有问题的话,他造的车的至少是各种方面的东西,至少是一个主流标准。我不认为一个工业产品要弄得和中医一样,越古老祖宗的东西是好的,这个也很反制的。
宇小宙ghk
3个月前 北京
1
主持人对理想营销的批判都很到位,但有一点逻辑不对,他不是不注重安全和耐久。反而是很重视,比传统车企注重的多,只不过展现的方式方法不对。用你们自己的话说,基本标准测试不也都通过了吗,宣传的也是多做的那部分
抱春山
3个月前 湖南
0
本来在L9和M9之间摇摆,现在可好,对理想这个品牌的感觉就像吃了一只苍蝇
SUNSY_td4x
3个月前 江苏
0
17:27 这里要指出问题,发布会上明确说了“相对速度100公里每小时”,没有歧义。
王兵兵_t2tY
3个月前 山西
0
1:19:13 怎么可能呢?乔布斯扎克伯格贝佐斯比尔盖茨山姆奥特曼马斯克等等。有些企业甚至在中国没有什么业务,但他们的的创始人在中国也是鼎鼎有名。几乎所有的企业,尤其是toc端的,tob端的可能有点那个啥,toc端的企业几乎都是创始人企业。只是时代不一样,我相信,比如说最早期的爱迪生福特奔驰,哪怕晚一点的本田,这些企业他们的创始人肯定在他那个时间节点上一定是知名度很高的,但因为媒介的原因,他们的影响力可能没有今天的企业影响力这么大,但一定不会是说默默无闻的,但是由于今天的媒介实在太发达了,今天新兴的公司的创始人几乎都是大名鼎鼎,比如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宇树科技deep se ek chat gbt。但是由于全球只有中美两个市场的创业是最活跃的,所以显得中美两国的创始人好像更出挑一些
小利强
3个月前 江苏
0
i8发布会的被攻击原因是小米发布会的后遗症造成,因为某军在发布会上的很多说法(包括离奇数据和很多愚弄智商的小视频),是在挑战国人的智商,激起众多网民的各种声讨,最近二月短视频中也可以看到有关它的视频下面都是批评(米粉使上洪荒之力上去争论支持也压不住),但它的销量还在,所以现在网民又发现一个类似发言,心里想我们斗不过愚忠的米粉,难道还干不翻理想,结果撞车视频真的撞到枪口上,怒从心中起造成群起而攻之……
momo_tsPD
3个月前 广东
0
安全标准是底线,但是高于标准,追求安全上限也不失为一种豪华
芒刺2024
3个月前 重庆
0
这期理想被喷的太狠了
HD138449v
3个月前 上海
0
理想没有选择做自己,这次真的是被舆论裹挟了。 我猜测是这样的,因为i8的设计是短车头,把空间给到舱内,之后发生了某品牌的KOC们就这个点作为攻击点,就是正面撞击的时候溃缩区太短不安全,于是有了对撞这个事情,其实极狐问界都做过,只不过没人讨论罢了。i8产品本身的攻击点不多。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