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26分钟
播放:
15
发布:
2天前
简介...
“开禧北伐”失败,宋签《嘉定和议》; 蒙古灭花剌子模国和西夏的历史;成吉思汗之死和他的遗嘱;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的交情。
部分文稿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前面我们说南宋宰相韩侂胄组织“开禧北伐”,结果反倒是被金国打了一个稀里哗啦,接着更不幸的是,韩大人在上班的路上被人蒙上麻袋,一顿闷棍,给打死了。按照正史记载,这事儿是一个叫做史弥远的礼部侍郎,和宋宁宗的杨皇后一起谋划的,然后交由殿前司夏震,也就是负责皇宫安全保卫的保安头目,由后者下的黑手。
你若是问,这事儿宋宁宗事先是不是知道,答案是肯定的,这货百分百知道,并且支持。这样说的证据有两个,第一就是《宋史》里明确写了,保安队长夏震最初接到来自史弥远的命令时,是不愿意做的,你一个礼部侍郎,给我保安大队下命令干死当朝宰相,这就是造反啊, 可是随后,史弥远就掏出了宋宁宗的亲笔信,史书上的原话是,夏震“初闻欲诛韩,有难色,及视御批,则曰:‘君命也,震当效死’”,原来是大老板的意思,那我夏震肯定服从;第二,史弥远干死韩侂胄之后,为了和金国议和,把韩侂胄的脑袋砍下来,送到了北面的金国,这种事,如果不是皇帝支持,他咋能干得成?宋宁宗糊涂是不假,但是他也不傻,史弥远杀大臣,砍脑袋,去议和这些事情宋宁宗要是不知道,那他就是一个瞎子了,况且事后史弥远还步步高升,变成了宰相,这一切,都说明杀韩侂胄,宋宁宗就是幕后最大的那只黑手。
我们说韩侂胄的北伐之所以失败,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说对金国估计不足,用人不当等等,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准备不足,在乐观主义的情绪之下仓促上阵,而有了一点儿小挫折之后,又惊慌失措,应对不当。可以这样说,“开禧北伐”的失败,不是韩侂胄一个人的失败,是当时整个宋朝错误估计形势,又轻举妄动的一个必然结局,最后失败了,这笔帐却算在韩侂胄一个人身上,甚至搞暗杀铲除了这家伙,这已经不是十分公平了。更加过分的是,死了还不算完,还要踏上一万只脚,在朝廷的刻意宣扬之下,韩侂胄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差,元朝人写的《宋史》里把这哥儿们当作南宋四大奸臣之一来描绘,说他和秦桧,接替他的史弥远,还有后来的贾似道一样,都不是好东西。
那么,韩侂胄本来不是那么坏,为啥后来的宋朝人,乃至元朝人一定要说他是大奸臣?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朱熹和他的理学。
我们知道,韩侂胄就是在批判朱熹理学的“庆元党禁”里走上最高权力的,可是朱熹死了之后显灵,把自己的那个理学弄得帝王们人人喜欢,谁见了都爱不释手,觉得这玩意统治老百姓真好使。理学登上了神坛,那韩侂胄肯定要被打入奸臣的行列,否则如何能显得俺们这些皇帝更尊重朱熹和理学呢?人家朱大圣人可在天上看着呢。
到现在为止,南宋在宋高宗之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一次比一次惨,这一次,甚至连主帅的脑袋都要用盒子装上,送给金国,让人家消消气。这事儿在当时就引起宋朝人的强烈不满,大臣王介就说:“侂胄头不足惜,但国体足惜!”是的,那送的可不仅仅是一颗人头,是整个大宋朝廷的脸。
不过那又有什么办法,你自己弱就别怪人家不给你脸,何况很多时候,还是宋朝主动地不要脸,上门去惹事,结果都是惹了事儿还不能平事儿。要我说,宋朝这帮家伙其实就适合每天喝点小酒,写点儿小诗词,把经济搞上去,过点儿“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日子,这在历史上叫做“两宋风流”,对比“大汉雄风”和“隋唐盛世”的说法,你自然可以知道不同点在哪里。
除了把韩大人的脑袋送过去,为了表现议和的诚意,宋宁宗和史弥远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给秦桧平反,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的谥号。金国人很满意,公元1208年9月,两国再次和谈成功,签订了《嘉定和议》,我们说40年前,宋孝宗签订的那个《隆兴和议》规定了宋朝皇帝要管金国皇帝叫叔叔,这次金国人说不行了,看来你们对叔叔不太尊重啊,要改口,叫大爷,也就是从叔侄之国改成伯侄之国,当然,金国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南宋人对大爷也不太尊重,这是后话。
除了要叫大爷之外,每年进贡从20万增为30万,另外还要一次性支付“犒军银”300万两,如此屈辱的一个协议,史弥远连讨价还价都没有,马上就拿笔签字,这一下弄得金国人也很后悔,早知如此,应该多要点儿。
从宋宁宗的角度看,却觉得礼部侍郎史弥远办事得力,你看看,金国人不是很快就撤退了吗?于是,加升史弥远为右丞相,也就是宰相,相当于从一个副部级官员直接提拔到正国级的国家领导人,从此之后,史大人在南宋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专权历程,这个我们暂时不说,先回过头来,看看金国这边。
金章宗对《嘉定和议》那自然是更满意,就准备回去钓鱼台,专心致志地钓几天鱼,可是老天爷这时候提醒他,您归位的时间到了。公元1208年12月,也就是《嘉定和议》签署之后的3个月,金章宗完颜璟驾崩,由于他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叔叔完颜永济即位。
和完颜亮一样,这个完颜永济,也是一个没有皇帝谥号的家伙,为啥?这事儿说来话长。
我们前面说过,现在蒙古大草原上各部落统一成了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就是新的大boss,可是这时候名义上,蒙古还是金国的附属国,完颜永济当上了皇帝,很自然地,要派人去蒙古草原上宣布一下,告诉这些游牧民族,你们的老大现在已经换了。
金国的钦差大臣到了草原上之后,在各部落酋长集会的时候,就命令成吉思汗像过去那样,跪下来接圣旨。成吉思汗这时候就问了,新的皇帝是哪一位?钦差大臣说是完颜永济。很不巧的是,成吉思汗是见过完颜永济这个人的,对他的昏庸很了解,当时就吐了一口口水在地上,说“我以为南方皇帝都是天上人,原来是这个蠢货”,说罢,转身上马,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扬长而去。
这个举动在当时看来,绝对是帅呆了,酷毙了,用东北话说,这是一个爷们,纯的。当然,如果在大金国强盛时期,这也绝对是一个作死的举动。
可惜,大金国早就不是当年的女真人了。平心而论,金国的这个新皇帝完颜永济优柔寡断,没有治国才能是真的,但这个人并不坏,而且相对来说还很简朴,成吉思汗这一口吐沫,实际上吐的不是完颜永济,而是整个金国,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蒙古汉子,已经不满足于在草原上骑马射雕了,他想干掉蒙古人曾经的主子大金。
公元1211年,也就是成吉思汗随地吐痰的第二年,他宣布,他爷爷的父亲的一个堂兄,据说叫做俺巴孩的蒙古酋长,很久很久之前被金国给整死了,他现在要报仇,一句话,蒙古对金国宣战。于是,铺天盖地的蒙古骑兵向金帝国扑去,金国的西京,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落在了蒙古人手里。
很快,蒙古军团就攻破了今天北京昌平的居庸关,一直打到北京,当时叫做金中都的地方。因为这个中都城又高又厚,打不下来,蒙古军就在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州县肆意扫荡了一番,然后扬长而去。
这就是成吉思汗第一次对金国的出手,可以说是雷霆一击,势不可挡,但这只是一次试探,两年之后,蒙古兵团卷土重来,攻破居庸关,金国当时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被歼,一百五十公里的道路上遍布金兵的尸体,中都再被包围。
这时候金国的总司令叫胡沙虎,完颜永济就派人去问他,为啥俺们打得这么惨?你是不是光吃饭不干活儿啊?胡沙虎胡司令一听,皇帝陛下这是要甩锅啊,伴随着这口大黑锅的,一定是寒光闪闪的大砍刀,于是,这哥们把心一横,索性带兵叛乱,宰了完颜永济,另立完颜允济的侄儿完颜珣当皇帝,这就是金宣宗。
最令人惊奇和感叹的是,这位胡司令成功地杀了完颜永济,居然一转身,就和完颜皇帝前两天问他一样,问自己手下的一名将领,说为啥打得这么惨?你是不是吃饭不干活啊?然后逼着人家出城去死拼,原话是“今日出兵果无功,当以军法从事矣”,再打不赢蒙古人,砍了你的脑袋。他的那个叫做高琪的下属也没废话,直接效仿胡司令,带人包围了胡司令的家,几刀砍死了他,我们说如果评选人类历史上最快的,也最相似的因果报应,这位胡司令估计可以排进前几名。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就是为啥完颜永济没有皇帝的谥号,因为他和完颜亮一样,都是被手下干死的,俗话所说的横死,自然也没有谥号。
新上台的金宣宗这时候虽然没啥内部威胁了,但是城外的蒙古大军却是实实在在的,除了投降讲和,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后金宣宗完颜珣在献出了闺女岐国公主和童男童女各五百名之外,又额外给了蒙古三千匹战马和大批来自宋帝国进贡的金银绸缎,蒙古人才高高兴兴地撤退,回到了草原。
可是蒙古军团刚刚离开,金宣宗这家伙就觉得中都这地方不安全,离蒙古人实在是太近了,立马急三火四地搬了家,搬到了原来北宋的都城,河南开封。
成吉思汗听说之后,马上装作怒火中烧的样子,对手下的大将们说,看看,刚刚签署了协议,两国友好,可是金国这群王八蛋就往南边跑,啥意思?那肯定是没安好心,想联合宋朝一起打我们。
蒙古大将们说大汗您说得太对了,这帮女真人肯定就是这个意思,于是乎,蒙古军团第三次南下,公元1215年,金国中都,也就是北京,彻底沦陷,被蒙古人占领了,然后改名为燕京。
本来呢,这时候蒙古已经摆出了彻底吞掉金国的架势,如果没有意外,金宣宗一定活不过这年的春节,但恰恰就在此时,远在西边三千五百公里之外的花剌子模国,伸出援手,挽救了大金国。
事情是这样的,前面我们讲唐王朝的时候,介绍过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他们和大唐在西域的几次交锋。仗打完了,士兵死的死,回家的回家,但是宗教却留了下来。就在今天伊朗和土库曼斯坦的那块地方,公元1077年左右,崛起了一个以伊斯兰教逊尼派为主的王朝,就是花剌子模国。
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之后,开始根本就没有去西边放马的想法,他一心一意想对付的,就是金国,可是蒙古有很多商队,他们总是四处溜达,难免就到了这个花剌子模的地盘,又是很难避免的,一些商队就被当地人洗劫一空,人也砍成了七八段,这种事当时在各国都很平常,但是成吉思汗听说了,啥?还有人敢杀俺蒙古人?这事儿必须要问问,就派了一个使团,去花剌子模,要求对方道歉并保证蒙古商队的安全。
花剌子模国王的反应却是,你们是谁派来的?蒙古?没听说过,来人啊,把他们一半人砍了脑袋,一半人烧掉胡子赶回去,这件事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有详细的描写,当时郭靖郭大侠也在场。到了这个地步,为了新兴帝国的尊严,也为了蒙古商队的利益,成吉思汗决定先不打金国了,要去西边,找这个花剌子模国王算算账。
我们说当时那个叫做摩诃末的花剌子模国王绝对想不到他给中亚,乃至整个欧洲带去了一场什么样的灾难。
……
我们说丘处机不去见金国和宋朝皇帝,却以70几岁的高龄,不远3万多里去见成吉思汗,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天机,我们是不知道的,两人有什么密谈,我们也是不知道的,但是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死后,并没有停止征伐的脚步,反而是更加迅猛地向四周扩张,最终形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地球上邻接版图最辽阔的国家,却是事实。
这些我们下集再聊。
部分文稿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前面我们说南宋宰相韩侂胄组织“开禧北伐”,结果反倒是被金国打了一个稀里哗啦,接着更不幸的是,韩大人在上班的路上被人蒙上麻袋,一顿闷棍,给打死了。按照正史记载,这事儿是一个叫做史弥远的礼部侍郎,和宋宁宗的杨皇后一起谋划的,然后交由殿前司夏震,也就是负责皇宫安全保卫的保安头目,由后者下的黑手。
你若是问,这事儿宋宁宗事先是不是知道,答案是肯定的,这货百分百知道,并且支持。这样说的证据有两个,第一就是《宋史》里明确写了,保安队长夏震最初接到来自史弥远的命令时,是不愿意做的,你一个礼部侍郎,给我保安大队下命令干死当朝宰相,这就是造反啊, 可是随后,史弥远就掏出了宋宁宗的亲笔信,史书上的原话是,夏震“初闻欲诛韩,有难色,及视御批,则曰:‘君命也,震当效死’”,原来是大老板的意思,那我夏震肯定服从;第二,史弥远干死韩侂胄之后,为了和金国议和,把韩侂胄的脑袋砍下来,送到了北面的金国,这种事,如果不是皇帝支持,他咋能干得成?宋宁宗糊涂是不假,但是他也不傻,史弥远杀大臣,砍脑袋,去议和这些事情宋宁宗要是不知道,那他就是一个瞎子了,况且事后史弥远还步步高升,变成了宰相,这一切,都说明杀韩侂胄,宋宁宗就是幕后最大的那只黑手。
我们说韩侂胄的北伐之所以失败,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说对金国估计不足,用人不当等等,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准备不足,在乐观主义的情绪之下仓促上阵,而有了一点儿小挫折之后,又惊慌失措,应对不当。可以这样说,“开禧北伐”的失败,不是韩侂胄一个人的失败,是当时整个宋朝错误估计形势,又轻举妄动的一个必然结局,最后失败了,这笔帐却算在韩侂胄一个人身上,甚至搞暗杀铲除了这家伙,这已经不是十分公平了。更加过分的是,死了还不算完,还要踏上一万只脚,在朝廷的刻意宣扬之下,韩侂胄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差,元朝人写的《宋史》里把这哥儿们当作南宋四大奸臣之一来描绘,说他和秦桧,接替他的史弥远,还有后来的贾似道一样,都不是好东西。
那么,韩侂胄本来不是那么坏,为啥后来的宋朝人,乃至元朝人一定要说他是大奸臣?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朱熹和他的理学。
我们知道,韩侂胄就是在批判朱熹理学的“庆元党禁”里走上最高权力的,可是朱熹死了之后显灵,把自己的那个理学弄得帝王们人人喜欢,谁见了都爱不释手,觉得这玩意统治老百姓真好使。理学登上了神坛,那韩侂胄肯定要被打入奸臣的行列,否则如何能显得俺们这些皇帝更尊重朱熹和理学呢?人家朱大圣人可在天上看着呢。
到现在为止,南宋在宋高宗之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一次比一次惨,这一次,甚至连主帅的脑袋都要用盒子装上,送给金国,让人家消消气。这事儿在当时就引起宋朝人的强烈不满,大臣王介就说:“侂胄头不足惜,但国体足惜!”是的,那送的可不仅仅是一颗人头,是整个大宋朝廷的脸。
不过那又有什么办法,你自己弱就别怪人家不给你脸,何况很多时候,还是宋朝主动地不要脸,上门去惹事,结果都是惹了事儿还不能平事儿。要我说,宋朝这帮家伙其实就适合每天喝点小酒,写点儿小诗词,把经济搞上去,过点儿“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日子,这在历史上叫做“两宋风流”,对比“大汉雄风”和“隋唐盛世”的说法,你自然可以知道不同点在哪里。
除了把韩大人的脑袋送过去,为了表现议和的诚意,宋宁宗和史弥远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给秦桧平反,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的谥号。金国人很满意,公元1208年9月,两国再次和谈成功,签订了《嘉定和议》,我们说40年前,宋孝宗签订的那个《隆兴和议》规定了宋朝皇帝要管金国皇帝叫叔叔,这次金国人说不行了,看来你们对叔叔不太尊重啊,要改口,叫大爷,也就是从叔侄之国改成伯侄之国,当然,金国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南宋人对大爷也不太尊重,这是后话。
除了要叫大爷之外,每年进贡从20万增为30万,另外还要一次性支付“犒军银”300万两,如此屈辱的一个协议,史弥远连讨价还价都没有,马上就拿笔签字,这一下弄得金国人也很后悔,早知如此,应该多要点儿。
从宋宁宗的角度看,却觉得礼部侍郎史弥远办事得力,你看看,金国人不是很快就撤退了吗?于是,加升史弥远为右丞相,也就是宰相,相当于从一个副部级官员直接提拔到正国级的国家领导人,从此之后,史大人在南宋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专权历程,这个我们暂时不说,先回过头来,看看金国这边。
金章宗对《嘉定和议》那自然是更满意,就准备回去钓鱼台,专心致志地钓几天鱼,可是老天爷这时候提醒他,您归位的时间到了。公元1208年12月,也就是《嘉定和议》签署之后的3个月,金章宗完颜璟驾崩,由于他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叔叔完颜永济即位。
和完颜亮一样,这个完颜永济,也是一个没有皇帝谥号的家伙,为啥?这事儿说来话长。
我们前面说过,现在蒙古大草原上各部落统一成了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就是新的大boss,可是这时候名义上,蒙古还是金国的附属国,完颜永济当上了皇帝,很自然地,要派人去蒙古草原上宣布一下,告诉这些游牧民族,你们的老大现在已经换了。
金国的钦差大臣到了草原上之后,在各部落酋长集会的时候,就命令成吉思汗像过去那样,跪下来接圣旨。成吉思汗这时候就问了,新的皇帝是哪一位?钦差大臣说是完颜永济。很不巧的是,成吉思汗是见过完颜永济这个人的,对他的昏庸很了解,当时就吐了一口口水在地上,说“我以为南方皇帝都是天上人,原来是这个蠢货”,说罢,转身上马,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扬长而去。
这个举动在当时看来,绝对是帅呆了,酷毙了,用东北话说,这是一个爷们,纯的。当然,如果在大金国强盛时期,这也绝对是一个作死的举动。
可惜,大金国早就不是当年的女真人了。平心而论,金国的这个新皇帝完颜永济优柔寡断,没有治国才能是真的,但这个人并不坏,而且相对来说还很简朴,成吉思汗这一口吐沫,实际上吐的不是完颜永济,而是整个金国,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蒙古汉子,已经不满足于在草原上骑马射雕了,他想干掉蒙古人曾经的主子大金。
公元1211年,也就是成吉思汗随地吐痰的第二年,他宣布,他爷爷的父亲的一个堂兄,据说叫做俺巴孩的蒙古酋长,很久很久之前被金国给整死了,他现在要报仇,一句话,蒙古对金国宣战。于是,铺天盖地的蒙古骑兵向金帝国扑去,金国的西京,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落在了蒙古人手里。
很快,蒙古军团就攻破了今天北京昌平的居庸关,一直打到北京,当时叫做金中都的地方。因为这个中都城又高又厚,打不下来,蒙古军就在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州县肆意扫荡了一番,然后扬长而去。
这就是成吉思汗第一次对金国的出手,可以说是雷霆一击,势不可挡,但这只是一次试探,两年之后,蒙古兵团卷土重来,攻破居庸关,金国当时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被歼,一百五十公里的道路上遍布金兵的尸体,中都再被包围。
这时候金国的总司令叫胡沙虎,完颜永济就派人去问他,为啥俺们打得这么惨?你是不是光吃饭不干活儿啊?胡沙虎胡司令一听,皇帝陛下这是要甩锅啊,伴随着这口大黑锅的,一定是寒光闪闪的大砍刀,于是,这哥们把心一横,索性带兵叛乱,宰了完颜永济,另立完颜允济的侄儿完颜珣当皇帝,这就是金宣宗。
最令人惊奇和感叹的是,这位胡司令成功地杀了完颜永济,居然一转身,就和完颜皇帝前两天问他一样,问自己手下的一名将领,说为啥打得这么惨?你是不是吃饭不干活啊?然后逼着人家出城去死拼,原话是“今日出兵果无功,当以军法从事矣”,再打不赢蒙古人,砍了你的脑袋。他的那个叫做高琪的下属也没废话,直接效仿胡司令,带人包围了胡司令的家,几刀砍死了他,我们说如果评选人类历史上最快的,也最相似的因果报应,这位胡司令估计可以排进前几名。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就是为啥完颜永济没有皇帝的谥号,因为他和完颜亮一样,都是被手下干死的,俗话所说的横死,自然也没有谥号。
新上台的金宣宗这时候虽然没啥内部威胁了,但是城外的蒙古大军却是实实在在的,除了投降讲和,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后金宣宗完颜珣在献出了闺女岐国公主和童男童女各五百名之外,又额外给了蒙古三千匹战马和大批来自宋帝国进贡的金银绸缎,蒙古人才高高兴兴地撤退,回到了草原。
可是蒙古军团刚刚离开,金宣宗这家伙就觉得中都这地方不安全,离蒙古人实在是太近了,立马急三火四地搬了家,搬到了原来北宋的都城,河南开封。
成吉思汗听说之后,马上装作怒火中烧的样子,对手下的大将们说,看看,刚刚签署了协议,两国友好,可是金国这群王八蛋就往南边跑,啥意思?那肯定是没安好心,想联合宋朝一起打我们。
蒙古大将们说大汗您说得太对了,这帮女真人肯定就是这个意思,于是乎,蒙古军团第三次南下,公元1215年,金国中都,也就是北京,彻底沦陷,被蒙古人占领了,然后改名为燕京。
本来呢,这时候蒙古已经摆出了彻底吞掉金国的架势,如果没有意外,金宣宗一定活不过这年的春节,但恰恰就在此时,远在西边三千五百公里之外的花剌子模国,伸出援手,挽救了大金国。
事情是这样的,前面我们讲唐王朝的时候,介绍过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他们和大唐在西域的几次交锋。仗打完了,士兵死的死,回家的回家,但是宗教却留了下来。就在今天伊朗和土库曼斯坦的那块地方,公元1077年左右,崛起了一个以伊斯兰教逊尼派为主的王朝,就是花剌子模国。
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之后,开始根本就没有去西边放马的想法,他一心一意想对付的,就是金国,可是蒙古有很多商队,他们总是四处溜达,难免就到了这个花剌子模的地盘,又是很难避免的,一些商队就被当地人洗劫一空,人也砍成了七八段,这种事当时在各国都很平常,但是成吉思汗听说了,啥?还有人敢杀俺蒙古人?这事儿必须要问问,就派了一个使团,去花剌子模,要求对方道歉并保证蒙古商队的安全。
花剌子模国王的反应却是,你们是谁派来的?蒙古?没听说过,来人啊,把他们一半人砍了脑袋,一半人烧掉胡子赶回去,这件事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有详细的描写,当时郭靖郭大侠也在场。到了这个地步,为了新兴帝国的尊严,也为了蒙古商队的利益,成吉思汗决定先不打金国了,要去西边,找这个花剌子模国王算算账。
我们说当时那个叫做摩诃末的花剌子模国王绝对想不到他给中亚,乃至整个欧洲带去了一场什么样的灾难。
……
我们说丘处机不去见金国和宋朝皇帝,却以70几岁的高龄,不远3万多里去见成吉思汗,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天机,我们是不知道的,两人有什么密谈,我们也是不知道的,但是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死后,并没有停止征伐的脚步,反而是更加迅猛地向四周扩张,最终形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地球上邻接版图最辽阔的国家,却是事实。
这些我们下集再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