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7分钟
播放:
100
发布:
5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Vol.22 祝全世界的大小朋友茁壮成长!这一期邀请到在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系研究儿童传记方向的Yueyue!


儿童节,原本起源于纪念战乱中牺牲的儿童群体,同时倡议保障儿童权利,无论我们如何在中产语境中谈论“教育之卷”,或是在区域差异中感受儿童生活境遇之参差,这个节日都在提醒我们意识到作为儿童其话语权与掌控力的绝对弱势。就像对于这本《安妮日记》,“战争背景”和“儿童作者”的标签化传播,好像让我在过去一些年中始终带有某种心理防备而没有打开细读,没能平视这位“无论年龄和背景,也需要承认其优秀”的小作者。


本期从Yueyue的毕业论文主题“关于《安妮日记》的视觉改编”为切口,首先从安妮的视角走近她笔下二战中的平日生活,再从几十年来全世界的人们对这部儿童作品的转述和视觉表达,来看身为成年人我们该如何“放下监护人和教育者的姿态,学会向儿童学习”,在不同文化语境和时代的流转中,与这位近百年来始终鲜活的小作者持续对话。


*本期讨论的核心观点来自嘉宾尚未正式发表的原创研究,新鲜出炉,在此首发。我们共同尊重原创,切勿未经许可引用或挪用。


S1 安妮是谁?她的日记何以动人


01:27《安妮日记》的背景


03:12 研究缘起:传记 - 儿童传记 - 视觉改编


03:43 安妮与我:共同生活在荷兰,在秋招的跌宕中与安妮的逃亡生活共起伏


S2 儿童如何书写失序?安妮视角的特质


07:18 她不是在写大屠杀,她在写恼人的邻居、夏天的炎热、后屋生存指南


11:30 战争的进展,是日记中的几点注脚与闲笔


17:56 身处其中逐渐沉郁,安妮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见证者身份“


23:20 日记随着安妮的心智成长更加立体流动


S3 视觉改编:我们如何转述安妮视角与战争背景


25:41 主要改编题材:绘本、动画电影等


28:55 改编策略:儿童友好、幽默趣味、儿童思维


43:52 拓展新的符号系统,大人也需要儿童文学


49:25 跨文化的改编特征:本地化的安妮与环境


S4 我们如何面对儿童的自我表达,如何更好讲述这个世界?


56:08 正视并尊重儿童的自我表达


58:24 儿童文学也有资格表达“沉重”


1:03:24 重新审视成人与儿童的权力关系


最后,借用Yueyue的一段分享来作为儿童节特辑的结尾,“重新审视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其实儿童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本身就是儿童被看见的过程,如今儿童文学更加起到赋权儿童的作用,或许创作者也应该从儿童的教育者和监护人的身份中走出来,真正看见儿童,允许儿童做自己的老师。就像华兹华斯所说的,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


节目主播:Naomi/一只海格


本期嘉宾:Yueyue


剪辑及设计:果郡王女士


商务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


“海浪涌起”取自《海浪将我拥起》


🌊分享时代情绪之下的私人体验


🐚 迭代浪潮之中的个体探索


浪花🌊与贝壳🐚系列将于每周末交替更新。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原小磊
4个月前 安徽
1
在黄山北站前的广场上等人时听完了这期博客,很有启发! 印象中儿童文学就是单纯写给孩子看的,更多强调寓教于乐的引导意义,现在才发现通过书写儿童,让儿童被看见、被倾听、被平等对待是更为重要但也更容易被忽视的意义。给yueyue和海绵姐点赞👍 回想起来小时候看过的儿童文学就是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雷欧幻像的《查理九世》系列,但总体而言接触的并不多,绘本更是少之又少,在校时早早就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读经典名著之类的,现在想来好像也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黄山脚下、雨后傍晚,晚霞与彩虹同现,耳机里传来yueyue和海绵姐姐的声音,那一瞬间,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现在是北京时间九点
4个月前 江苏
0
片头的音乐是什么!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