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29分钟
播放:
1.03万
发布:
5天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写在前头】
字节跳动专题系列是我搁置了很长时间的事情,从2018年有人开始叫我“头学家”开始,就不断有朋友建议我写一本关于头条的书,后来也有多家出版社找过,也跟不同面向的同学都做过沟通,持续有不同的人建议我完成这个选题。
但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写完对我来说好像没有那么强的动力。
首先是投入产出比问题。写书尤其是商业书这件事在中国成功率极低,比如你可以跟我推荐过去5-10年里面有哪部作品是你跟身边朋友都觉得好的。哪怕是我们这行里非常专业资深的作者来写,行业内多数人仍认为质量不佳。我作为首次写书的人,自然不敢存在这种妄念。
其次很多人写书是想解决代表作问题,但我不缺代表作。。我已经有了《腾讯没有梦想》了,再想超过那篇可能更是妄念。当然也有人说文章跟书不一样,但又回到第一个问题。。那些书都没人看过啊。这种心态使得我在写作时没有急于求成的压力,也导致写作进度特别特别慢。
但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这个选题我还是应该做,其实主要是觉得应该给自己过去的经历一个交代,且关注和回顾移动互联网可能很长时间内都是我的母题。另外也想尝试一下不同的创作形式,我写公众号、做直播、搞播客、折腾视频播客,作为一个创作者应该积极尝试不同媒介。但是一口气憋个大的把书写完实在是搞不定,所以我想先用播客形式一点一点来做内容,每期内容关注几个关键问题,如果更新超过20期,再把他变成书。因为每期大概都在两三万字,通过回答二三十个大问题应该就能完成框架构建了。
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听友的反馈和帮助,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提供补充或指正,特别是早年头条抖音的员工或竞争对手公司的人,我们来共同完成这个行业作品。
——互联网说书人 潘乱
🎙本期主播:潘乱、衣鹏
📄内容支持:施言
⏰【时间线】
-2016 年短视频市场格局
- 主要竞品情况
* 08:35 - 快手:2016 年底日活约4000 万,增速较快,已进入下沉用户市场,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日活最高的短视频产品。其产品特点是加上推荐算法,去中心化流量分配,无编辑运营团队干预流量。
* 09:07 - 美拍:曾是增长最快的产品,增速超过微信,做到 1亿用户,但缺少推荐算法,在500 万日活卡了很久。其背后是美图秀秀,产品以两三分钟视频为主。
* 09:19 - 秒拍:约等于微博的视频功能,大家关注度不高。2015年其推出的小咖秀在中国特别火,明星纷纷使用。
* 09:43 - musical.ly:上海团队开发的产品,2015年登顶美国App Store,在美国青少年中流行,日活过千万。
* 10:09 - 微视:2013年腾讯推出的模仿被Twitter收购的Vine产品,主打6秒短视频,2017 年底处于半死不活状态,老微视于 2017 年底关服。
11:04 - 抖音早期状况:2016 年底抖音日活不到 1 万,一直到2017年初都未推广,未验证自身产品定义和留存。
17:18 张一鸣曾考虑与快手合并,后因版权战耽搁
18:40 宿华与张一鸣特点对比及个人印象分享
* 18:47 宿华
* 21:10 张一鸣
- 快手与头条的发展及特点
- 快手的发展历程
23:41 - 从 GIF 到短视频:快手创始人程一笑从校内网工程师转型,最初想在GIF 上加声音,从而演变成短视频产品。后投资人张斐撮合宿华与程一笑结合,加入推荐算法和去中心化流量分配,使产品飞速增长。
【图】▲快手创始人程一笑
25:58 - 主播入驻与增长:2015 - 2016 年,YY 主播集体入驻快手,吃到流量红利,带动快手极速增长。2017年底,快手喊麦主播MC 天佑登上浙江卫视跨年晚会,压轴出场。
- 头条的发展困境与探索
30:24 - 增速放缓与竞争压力:2016 年今日头条增速下降,虽年底达 7000 万日活,但面临 BAT 围攻,如腾讯天天快报、百度手机百度、阿里巴巴UC 头条等竞争,同时还受到门户新闻客户端的竞争。
32:14 - 业务探索与 UGC 尝试:头条四处出击,进行多项业务探索,如做短视频(YouTube方向)、话题(贴吧方向)、微头条(微博)、悟空问答(知乎)等,但面临诸多挑战。
- 字节跳动的 UGC 尝试与团队
-UGC 战略方向
40:59 - 明确目标与挑战:字节跳动明确要做UGC和视频化,但不确定最终产品形态。今日头条从OGC到PGC再到UGC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包括头条号、西瓜视频、微头条、悟空问答等。
43:01 - 多业务布局:除了头条主端的UGC尝试,还在不同体裁领域进行测试,如时光相册、火山直播、懂车帝等,并成立IES 团队负责内涵段子、抖音、火山等产品的尝试。
- IES 团队与张楠
44:40 - 团队职责与产品:IES 团队主要负责内涵段子及后续的抖音、火山等产品的UGC 尝试,成立于2016 年底。
45:59 - 张楠:张楠(女,Kelly)曾是创业者,其产品图吧被字节跳动收购。最初负责内涵段子等产品,后在抖音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图】▲左图是2018年在混沌大学演讲时的张楠,右图是抖音官网照片
- 抖音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 产品诞生背景
52:14 - 内部创业尝试:抖音是字节跳动内部的边缘项目,由20出头刚毕业或实习的年轻人组成的10来人小团队开发。
54:03 - 受 musical.ly 启发:产品形态受 musical.ly 启发,但在挑战运营、模板化等方面有自身特色。
- 早期目标与挑战
58:26 - 种子用户挖掘:团队初期主要目标是从美拍、微博等社交媒体挖掘种子用户,通过私信邀请、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式寻找创作者。
61:29 - 运营与内容把控:团队早期强运营,主要精力放在找人、想挑战和开发产品上。同时注重内容画风控制,与其他买量产品不同。
- 早期产品特点与用户反馈
67:24 - 沉浸式界面震撼用户:抖音的全屏上下滑沉浸式界面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与其他产品的封面点击模式不同,在中国规模教育了用户。
68:30 - 用户适应过程:产品刚推出时,很多用户不适应全屏上下滑的操作,出现不知如何退出等情况,但也有用户被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吸引。
- 抖音早期增长与用户群体
- 用户群体的变化
78:51 儿童才艺赛事合作促进内容产品循环发展
79:41 - 小学生成为早期突破口:早期抖音通过举办青少年才艺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小学生用户,这些用户投稿积极,成本较低,成为早期推广的成功方向。
82:55 - 向年轻人拓展:在小学生用户之后,抖音迅速向真正的年轻人群体拓展,借助中国有嘻哈等热点吸引了更多年轻用户。
- 产品功能与体验优化
85:08 - 时长限制与特色:抖音将视频时长限制在 15 秒左右,与美拍等产品的较长时长形成对比,在短时间内突出人体夸张表达和才艺高光瞬间。
86:14 - 滤镜与特效创新:抖音在滤镜和特效方面投入较大,如延时、第一帧和最后一帧处理等,开创了行业先河,提升了用户拍摄体验。
- 抖音的增长与突破
- 早期增长与数据提升
87:21 - 日活从低到高:通过买量、社媒传播等方式,在两三个月内从 1万多日活增长到百万日活。
89:06 - 留存与时长提升:随着用户增长,抖音的留存率和时长不断提升,次留、长留等数据表现良好,为产品的大规模买量奠定了基础。
- 张一鸣的关注与目标设定
91:29 - 关注与投入增加:张一鸣在看到抖音留存和时长提升后,开始关注该产品,并增加预算,为其设定更高目标。
93:58 - 激进目标与挑战:字节跳动为抖音设定了激进的目标,团队面临着快速增长和内容泛化的挑战。
- 抖音的内容泛化与算法优化
- 内容泛化的需求与挑战
96:27 - 突破用户群体限制:抖音在达到 500 万日活后,面临内容无法泛化、用户增长停滞的问题,需要突破年轻潮流用户群体的限制,吸引更广泛的用户。
97:46 - 传统运营方式的局限:早期的运营主导方式难以满足内容泛化的需求,需要引入推荐算法进行调整。
- 算法优化与指标调整
104:14 - 引入头条算法框架:推荐算法团队(朱文佳团队)进场,引入头条基础的视频推荐框架,构建多目标、多兴趣模型,提升VV(视频播放量)和完成度模型。
104:40 - 召回体系与内容优化:优化召回和算法,让用户看到更多喜欢的内容,减少不喜欢的内容。
- 推荐算法的重要性与抖音的优势
- 推荐算法解决的问题
105:09 - 用户留存与拓圈:推荐算法能够解决内容社区产品承载新用户能力有限的问题,避免新用户涌入导致老用户流失,帮助抖音进行拓圈。
109:27 - 行业趋势与应用:当时行业意识到推荐算法的重要性,微博、推特等平台也纷纷引入推荐算法,抖音幸运地在早期引入朱文佳团队进行算法改造。
- 抖音的算法优势与设计特点
117:11 - 最佳算法实验场:抖音的短视频形态和单列形式是算法的最佳实验场,用户行为能够为算法提供良好的信号,如快速下滑表示不喜欢,完播率高表示喜欢等。
118:14 - 界面设计与用户互动:抖音的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互动,喜欢按钮位置适合单手握持手机时操作,提高了用户反馈的便利性。
- 抖音的其他发展策略与设计
- 水印与社交关注设计
121:03 - 水印传播与品牌推广:抖音采用不易擦掉的跳动水印,通过视频传播扩大品牌影响力,该设计最初在内涵段子中验证有效。
122:00 - 社交关注模型构建:抖音利用一些手段构建社交关注模型。
- 增长策略
122:59 - 目标管理与增长驱动:字节跳动对目标管理要求严格,会详细计算目标达成的因素,不断调整目标以驱动产品增长。同时注重审核效率,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审核速度,为产品增长提供保障。
126:44 “他加入头条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我当然也不是,多没意思。”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结尾音乐:American Authors - Go Big or Go Home
ℹ【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图】▲字节跳动5周年大会上的张一鸣
【关于主播】
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潘乱
5天前 北京
11
这期讨论围绕早年对抖音最重要的四个人,张一鸣、张楠、任利锋和朱文佳,他们在当年的头条各自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具体做了什么。比如从张一鸣字节跳动 CEO 视角,张楠 IES 负责人视角,以及抖音产品经理的视角,争取拉回到当年的行业和公司内部,以及当年行业竞争里头条所处的位置,加上我们自身的一些经历,来聊聊这一期抖音早年的故事。挂一漏万,非常需要各位的反馈、补充与指正,方便在后续成文时完善。 另外,下一期打算录抖音在 2018 年,大概涉及议题包括怎么替代火山超过快手、内涵段子拔网线与监管风暴、与快手和腾讯的竞争、抖音开始商业化尝试,可能还有为什么短视频里一直都在回忆 2018 年的抖音。希望有相关同学都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者线索。
sin114514
5天前 上海
10
长篇好,希望未来能有📕的长篇🙏
庄明浩
5天前 上海
7
我们真的老了 😭
小木Max
3天前 云南
4
44:53 亲历过那个时刻,2016年底的ceo面对面,张一鸣就很笃定的说,未来5年一定是ugc视频的时代,回想一下真的震撼,当时火山西瓜都还很小,抖音还没有
HD578529z
4天前 北京
3
13:16 社!社!社!社会摇 !!!(画面感很强)
独库车神
4天前 北京
3
作为快手老员工,亲身经历了抖音的早期快手内部的不看好,到超过快手的过程,唏嘘不已。
面朝大海涮火锅
3天前 山西
3
作为15年入职内涵段子,16年初被调到火山做运营,完全经历了从冷启动到成熟的过程,19初离职,经历了17 18段子关停,火山由盛转衰,也经历过抖音最开始还叫Ame的阶段那时候就卷卷一个人,等等回忆在心头,唏嘘不已
潘乱
5天前 北京
2
47:18 是18年4月在混沌分享,不是17年底,记混了。
大盒子bb
5天前 北京
1
内容挺好,口音太重了😂。
金叶宸
5天前 上海
1
太长了,哈哈哈哈,我听了三次都没听完一半,但很精彩。
DrHorse
5天前 上海
1
衣鹏是之前华尔街见闻那个吗?
潘乱
4天前 北京
1
24:17 记混了,不是点点,点点是轻博客,图片加声音是啪啪,都是许朝军做的。
判官老司机
4天前 北京
1
啊哈哈哈 show notes 里我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配图
三工三皮
2天前 北京
1
去考古一下吧,第一个报道今日头条的媒体是创业邦杂志,文章标题是酷讯系的新产品,我是文章的作者,是第一个采访张一鸣的记者,36氪有点意思
HD124169q
3天前 江苏
0
不看点击,看完播率,居然是朱文佳去了抖音才改?这不应该是常识吗?
草台台柱
4天前 北京
0
31:59 OMG 自废武功这里,想到一个事,当时天天快报改名叫"快豹",还做个什么弹幕🤔批阅啥的,也是挺抽象的
不学
4天前 北京
0
51:24 糗百怎么死的
Scarlett111
3天前 北京
0
49:36 这里实在太恶臭了。。。。。。
Evoluna蝶蕊
2天前 广东
0
潘乱
3天前 广东
0
今日头条披露过到2016年底的数据:每天有超过7800万人使用今日头条,每个月超过1.75亿人使用今日头条,每天平均打开9次,每天平均观看时长是76 分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