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5分钟
播放:
1,999
发布:
1天前
主播...
简介...
【内容简介】不管是多么乐观的理想主义者,都会需要面对无力感的时刻。本期是我和Sisi(灯塔计划的秘书长)及小高(即将继续带队下乡的老义工)的对谈。我们把无法在培训中展开的关于义工如何面对无力感,以及如何看见自己的能力边界的问题,做成了一期播客节目。希望给每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些共鸣或支持。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摘要】
00:01:4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界限
00:07:21 回到内心失落的自己,接受人并不拥有无限的能量
00:11:48 家庭教育、名额有限、上课落差,我们的无力感如此具体
00:18:51 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间和自己“死磕”
00:27:36 在讨论没有体感的东西时,更多的可能是概念运作而非真实连接
00:37:17 义工“长长的”一个月,只是孩子们生命里小小的一段时间
00:40:29 面对正义困境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再行动
00:47:42 穿破执念看见孩子的全部,教育是一个把自己的ego放低的过程
00:56:38 孩子/义工的回缩都是对环境的自我防御
01:02:05 为孩子和为义工自己不是非此即彼的
01:11:31 在事情不如期待时,我们如何面对它?
01:14:47 理解我们都是不一样的人,创造互相看见的团队
01:23:11 让无力感成为机会
【开场、过场、结尾音乐】
POISON~言いたい事も言えないこんな世の中は~ | 反町隆史 | 《high life》
【嘉宾】
Sisi|广州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小高|大学生,“灯塔计划”老义工,多次下乡义教&协助幕后工作
【主播】
凉意 | 非暴力沟通教育工作者|亲密关系教育工作者 | 心理咨询师
微信公众号:“有点凉意”、“启盒练爱”
【剪辑】青傈;凉意
非常期待你的留言和反馈!
——————————————————————
【超智游戏ComplexGame听友群】
想加入听友群的听众朋友请搜,微信号:13355214008 注明听众
【摘要】
00:01:4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界限
00:07:21 回到内心失落的自己,接受人并不拥有无限的能量
00:11:48 家庭教育、名额有限、上课落差,我们的无力感如此具体
00:18:51 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间和自己“死磕”
00:27:36 在讨论没有体感的东西时,更多的可能是概念运作而非真实连接
00:37:17 义工“长长的”一个月,只是孩子们生命里小小的一段时间
00:40:29 面对正义困境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再行动
00:47:42 穿破执念看见孩子的全部,教育是一个把自己的ego放低的过程
00:56:38 孩子/义工的回缩都是对环境的自我防御
01:02:05 为孩子和为义工自己不是非此即彼的
01:11:31 在事情不如期待时,我们如何面对它?
01:14:47 理解我们都是不一样的人,创造互相看见的团队
01:23:11 让无力感成为机会
【开场、过场、结尾音乐】
POISON~言いたい事も言えないこんな世の中は~ | 反町隆史 | 《high life》
【嘉宾】
Sisi|广州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小高|大学生,“灯塔计划”老义工,多次下乡义教&协助幕后工作
【主播】
凉意 | 非暴力沟通教育工作者|亲密关系教育工作者 | 心理咨询师
微信公众号:“有点凉意”、“启盒练爱”
【剪辑】青傈;凉意
非常期待你的留言和反馈!
——————————————————————
【超智游戏ComplexGame听友群】
想加入听友群的听众朋友请搜,微信号:13355214008 注明听众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939256z
4个月前
福建
3
最近刚好在经历一些无力感的时刻,在你们分享的故事中也看到自己也有相似的沮丧时刻。很感谢能听到这期节目。
dongliang
4个月前
上海
2
非常棒的一集分享,虽然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但毕竟当过大学生,很能体会节目里大学生报名参加类似活动的百千种心态目的以及由青春所带来的各种执著用力过猛不现实的期待把自己看得太高等等现象。节目非常坦诚的讨论,不回避这些问题,确实给我以一种力量。一种耐心的力量,一种不执著的力量,一种长期主义的力量,一种利他但不求回报的力量。
点灯的羽毛
4个月前
中国香港
1
20:35 所以我总会想着多准备几手备用方案防止孩子觉得无聊🤣
点灯的羽毛
4个月前
广东
1
35:47 完蛋,我也想过放电影🤣🤣🤣🤣
HD827408m
4个月前
北京
1
33:50 我中学也有过老师生病八字没一撇就纠结进去干啥第一句说啥 小学对课的印象是思想品德老师带我们看《降世神通》
玖玖8612
4个月前
广西
1
听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自己当义工到福利院陪伴孩子的那段时光。作为一个义工,每周到福利院陪伴孩子们做沙盘游戏,陪伴了半年的那个小孩因为白血病去世了之后我就没再去了。那个时候就是无力。在福利院看到的有凄凉,有美好,终归也有遗憾。我感觉我的能量支撑不了了,所以后来没再去了。或许有一天我能量高点了,还会继续。
落叶像雪的季节
1个月前
广东
0
分享一个这次博客让我产生浅浅的思考的一个地方
【理想主义者怎样看待现实主义者】
其实听到小高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把自己代入了那个【理想主义者】,然后想起了生活中遇到的【现实主义者】。
我承认那一刻我的确是有点点排斥的,即便我理性上明白,现实主义者的行为模式背后也有他们的逻辑和认知。
但是我又进一步思考。我排斥的是【现实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的某些特质,比如无意识的工具化,一些时候的没有原则?
显然是后者。
但是,这些特质是和所谓现实主义者必然绑定的吗?显然不是。但是潜意识里,我似乎就是将这些特质绑定在现实主义者的身上的。
然后我听到了凉意说的一句话。大概是,如果我们是十分的理想主义者,对方的理想主义只有八分,那我们可能就觉得对方不是理想主义者了。
是的。所谓的【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更像是,我们眼中的【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这其实是极为主观的。
于是我发现,我在主观地给别人贴上所谓理想主义或者现实主义的标签。而这会使得这个人变得模糊。我不再能看到这个人具体是什么地方让我产生排斥,也不再能够辨别这个人完整是怎样的。显然这种模糊化实际上只能激化矛盾而不能解决问题。
不过我发现自己的确是无意识会给别人贴上一定的标签,然后在这个标签框架下去认识对方。可能这是我后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