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48分钟
播放:
4,158
发布:
2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我们是用眼睛看到世界,在网上体现我们自己的世界。”
“我们不能抛开一个社会的环境去谈任何一个社会现象。个人的及政治 (personal is political),当一个人发声之后,发现有千千万万的人都是一样的处境,这就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是一个政治上的问题了。”
“我们想改变处境,那需要整个社会的变革。”
---
大家好,我是林中漫步的主播林娜Linna。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悄悄改变这个世界,那么今天我遇到的两位16岁女孩——斯巴达和心悦(也叫“土豆”或“小土”),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这两位16岁的高中生,不仅在学业中寻找自我,更在课余策划了两场引人深思的展览:
* 15岁:关于儿童性骚扰的展览,帮助小学部的孩子们识别并勇敢说出遭遇;
* 16岁:在上海举办女性展览「我们主义」,用艺术与互动连接更多女性。
她们策的展,也许稚嫩,但足够真诚。
本期嘉宾:斯巴达 & 心悦(土豆)
本期主题:16岁的她们,如何通过策展唤醒独立意识、打破框架,并在现实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文字总结:公众号🔍 林中漫步
---
我们谈到了:
* 她们眼中的“传统女性”,以及已经清醒的独立意识
* 从脏话中察觉性别差异,从语言中看见权力结构
* “个人的即是政治的 Personal is potitical”
* 策展中那些令人泪目和温暖的瞬间:小女孩的沉默、陌生人的明信片、历史墙前的哭泣……
* “我们是用眼睛看到世界,在网上体现我们自己的世界”
* “虽然非常理想主义,但还是需要理想主义的”
* “希望所有人都能好好地爱自己……你能成为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时间线:
00:00:00 介绍两位16岁的少女策展人,她们策划了一个《我们主义》的展览
00:02:42 她们是何时开始意识到要“摆脱规训”,拥有独立自由意识?
00:05:45 16岁意味着什么?从“小孩”到“热血番主角”的转变
00:06:46 16岁的困惑: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情绪处理,未来选择的现实考量与世界局势
00:10:05 在她们眼里,什么是“传统女性”?
00:10:23 关键词“安分守己”与“恰到好处”的困境
00:12:25 策展初衷:为什么15岁要做一个关于“儿童性骚扰”的展览?
00:14:32 展览中的震撼一刻:那个“选择沉默”的4年级小女孩
00:16:05 展览目的:消除“认知滞后”,让伤害在当时就被看见
00:17:15 为何选择“女性”话题?一个关乎半数人口的宏大议题
00:22:06 探讨“凝视”:“男性凝视”与“女性凝视”的区别
00:23:21 展览为何取名“我们主义”?
00:24:38 为什么需要“团结”?“个人的即是政治的”(Personal is political)
00:27:47 她们眼中的“女性主义”:允许任何形式的存在
00:32:10 展览里的装置“历史墙”:那位被气哭的姐姐
00:32:55 展览里的“书信明信片”: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对话与鼓励
00:35:24 策展的最大收获:女性主义者从“标签”变为“具体的人”
00:41:40 策展后的改变:变得更自信,发现“我们可以产生改变”
写在最后:请允许自己慢慢来
节目结束前,两人给听众留下了一些话。
斯巴达说:“知行合一很难……我们只需要意识到问题,慢慢进步,每天改变一点点就够了。”她解释这个想法来自看到妈妈那代人:“她想改变,但很难身体力行……没必要苛责,目标一致就好。”
心悦的话更简单,也更深刻:“希望所有人都能好好地爱自己。”她说这句话虽然被说烂了,但践行起来很难。“请清晰地看见自己,自然地接受自己,包容自己的不足……你能成为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节目中,斯巴达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非常理想主义,但还是需要理想主义的。”
这两个16岁女孩的故事,或许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不是每个人都要去策展,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生活中做点什么:意识到问题,每天改变一点点,最终成为那个“自然生长”的自己。
期待土豆和斯巴达的下一个展览。也期待每一个听到这期节目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改变世界”的方式。
我们下期见。
谢谢你的到来,充满好奇心的林中漫步者。
---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
深度灵感如火光,温暖人生的森林。
「林中漫步」是一档以深度访谈探讨社会人文话题的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伙伴们碰撞与交流,相互启发,在放松的氛围下渐进深处,以深刻洞察启迪人生。
主理人:林娜 Linna (媒体人,商业向善探索者)
公众号🔍《林中漫步》,欢迎私信留言,或小红书@林娜 Linna,分享对节目的建议,推荐话题和嘉宾。
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我们不能抛开一个社会的环境去谈任何一个社会现象。个人的及政治 (personal is political),当一个人发声之后,发现有千千万万的人都是一样的处境,这就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是一个政治上的问题了。”
“我们想改变处境,那需要整个社会的变革。”
---
大家好,我是林中漫步的主播林娜Linna。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悄悄改变这个世界,那么今天我遇到的两位16岁女孩——斯巴达和心悦(也叫“土豆”或“小土”),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这两位16岁的高中生,不仅在学业中寻找自我,更在课余策划了两场引人深思的展览:
* 15岁:关于儿童性骚扰的展览,帮助小学部的孩子们识别并勇敢说出遭遇;
* 16岁:在上海举办女性展览「我们主义」,用艺术与互动连接更多女性。
她们策的展,也许稚嫩,但足够真诚。
本期嘉宾:斯巴达 & 心悦(土豆)
本期主题:16岁的她们,如何通过策展唤醒独立意识、打破框架,并在现实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文字总结:公众号🔍 林中漫步
---
我们谈到了:
* 她们眼中的“传统女性”,以及已经清醒的独立意识
* 从脏话中察觉性别差异,从语言中看见权力结构
* “个人的即是政治的 Personal is potitical”
* 策展中那些令人泪目和温暖的瞬间:小女孩的沉默、陌生人的明信片、历史墙前的哭泣……
* “我们是用眼睛看到世界,在网上体现我们自己的世界”
* “虽然非常理想主义,但还是需要理想主义的”
* “希望所有人都能好好地爱自己……你能成为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时间线:
00:00:00 介绍两位16岁的少女策展人,她们策划了一个《我们主义》的展览
00:02:42 她们是何时开始意识到要“摆脱规训”,拥有独立自由意识?
00:05:45 16岁意味着什么?从“小孩”到“热血番主角”的转变
00:06:46 16岁的困惑: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情绪处理,未来选择的现实考量与世界局势
00:10:05 在她们眼里,什么是“传统女性”?
00:10:23 关键词“安分守己”与“恰到好处”的困境
00:12:25 策展初衷:为什么15岁要做一个关于“儿童性骚扰”的展览?
00:14:32 展览中的震撼一刻:那个“选择沉默”的4年级小女孩
00:16:05 展览目的:消除“认知滞后”,让伤害在当时就被看见
00:17:15 为何选择“女性”话题?一个关乎半数人口的宏大议题
00:22:06 探讨“凝视”:“男性凝视”与“女性凝视”的区别
00:23:21 展览为何取名“我们主义”?
00:24:38 为什么需要“团结”?“个人的即是政治的”(Personal is political)
00:27:47 她们眼中的“女性主义”:允许任何形式的存在
00:32:10 展览里的装置“历史墙”:那位被气哭的姐姐
00:32:55 展览里的“书信明信片”: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对话与鼓励
00:35:24 策展的最大收获:女性主义者从“标签”变为“具体的人”
00:41:40 策展后的改变:变得更自信,发现“我们可以产生改变”
写在最后:请允许自己慢慢来
节目结束前,两人给听众留下了一些话。
斯巴达说:“知行合一很难……我们只需要意识到问题,慢慢进步,每天改变一点点就够了。”她解释这个想法来自看到妈妈那代人:“她想改变,但很难身体力行……没必要苛责,目标一致就好。”
心悦的话更简单,也更深刻:“希望所有人都能好好地爱自己。”她说这句话虽然被说烂了,但践行起来很难。“请清晰地看见自己,自然地接受自己,包容自己的不足……你能成为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节目中,斯巴达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非常理想主义,但还是需要理想主义的。”
这两个16岁女孩的故事,或许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不是每个人都要去策展,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生活中做点什么:意识到问题,每天改变一点点,最终成为那个“自然生长”的自己。
期待土豆和斯巴达的下一个展览。也期待每一个听到这期节目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改变世界”的方式。
我们下期见。
谢谢你的到来,充满好奇心的林中漫步者。
---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
深度灵感如火光,温暖人生的森林。
「林中漫步」是一档以深度访谈探讨社会人文话题的节目。我们希望通过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伙伴们碰撞与交流,相互启发,在放松的氛围下渐进深处,以深刻洞察启迪人生。
主理人:林娜 Linna (媒体人,商业向善探索者)
公众号🔍《林中漫步》,欢迎私信留言,或小红书@林娜 Linna,分享对节目的建议,推荐话题和嘉宾。
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红豆豆豆sy
2个月前
广东
3
16岁有这样的独立意识已经超过99.99%的人了
林娜Linna
2个月前
上海
2
通过这次的对谈,真的被这两位16岁女孩的清醒和力量深深触动。斯巴达和心悦展现的,远不止是“早熟”,而是一种被开放环境滋养出的珍贵的独立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教育,或许不是灌输答案,而是像这样,保护她们的好奇心,尊重她们的表达,让她们相信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是重要的,是有力量的。所以她们才能在16岁就明白“爱自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清晰地看见自己,自然地接受自己”的勇气。我想,这才是我们希望下一代拥有的“独立意识”。少一些叛逆,多一些清醒;少一些愤怒,多一些包容,并且坚定地,去成为自己,温柔地改变世界。
一枚乐果
2个月前
天津
1
听完节目,对斯巴达和心悦两为女孩真是满满的羡慕和佩服。回想16岁的我,真是差远了。低头看看我的娃,等她16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我要想想自己怎么做才能我的娃也能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也能为改变世界做一份小小的贡献呢?
小三影子
2个月前
浙江
1
16岁就能举办展览真是太厉害了 当其他孩子还在为高考刷题 这两个少女已经思考人类和人性的问题了 眼界和思维都比同龄人要厉害很多 祝愿她们的展览能影响更多的人
懂个六儿
2个月前
广东
1
意外收获,主播竟然是女贝斯手,酷,粉你了!
林娜Linna
2个月前
上海
1
完整文字总结在公众号 🔍 林中漫步
万盛生
2个月前
江西
0
厉害的孩子都是活在网络上的,自己的16岁在干嘛⊙∀⊙?自己的孩子又在干嘛,我今天带娃听了一下
懂个六儿
2个月前
广东
0
两位人间清醒的美少女,做了当初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超酷的!
巧克力派1
2个月前
江西
0
听完这期节目,我在想多读书真的有用么?应该是有想法才行啊,有想法和年龄无关的节奏
秋天的樱子
2个月前
北京
0
这些女孩子真厉害,还没成年的年纪,就很有想法,后生可畏。
夜炜
2个月前
黑龙江
0
16岁就能策展,真的太厉害了!年轻不只是冲动,她们真的在认真改变世界。
海阔天空蓝
2个月前
天津
0
两位女嘉宾虽然年纪小,但很有魄力,很有勇气,办了自己的展览,很优秀。
ws江南可采莲
2个月前
天津
0
听了这期,除了对两个女孩子的佩服以外,嗯,她们做的即使是我们自己也未必能做,我的心里无端的涌起莫名的心酸。
焦糖不灵
2个月前
湖北
0
突然就意识到了让孩子多读点书的意义了,孩子能从文学作品里面能获得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women和我们,这个概念也是真的很棒。
ws猪宝宝
2个月前
天津
0
两个女孩子让我想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她们的能力,她们的成熟,都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栗子壳壳儿
2个月前
广东
0
46:12 16岁,美好而热血的年龄,可以做美好而热血的事,为自己和社会发声,酷!
卿舟z
2个月前
广东
0
两位16岁女孩子,你们如此清醒睿智,有能力保护自己,让家长们彻底放心了
花开半夏WLH
2个月前
新疆
0
看到这两位16岁女孩的故事,真的特别触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是灌输,而是尊重她们的表达。
圆圆说历史
2个月前
四川
0
这期我听了2次。太震撼了,好想去看她们的展哦,同时也感到自形惭愧,在这现实冷漠世界。居然还有两位16岁少女,为女姓,儿童发言呐喊。做着大人都不敢,不想做的事。我想你们的父母一定以你们为荣吧,在这一刻突然觉得学习成绩真的没有哪么重要了。谢谢两位少女,加油吧宝宝!😂
Orenji奈
4周前
安徽
0
妹妹们太棒了,只是我觉得提到脱口秀演员时,在有那么多优秀女性演员的前提下,没必要提个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