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波音可以说是处于多事之秋。2018年和2019年,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两架波音737 MAX客机发生了空难;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地的波音飞机又接连发生了轮胎脱落、应急门脱落等事故。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三位知识背景、工作经历不同的嘉宾,分别从行业实践和学术研究角度出发,一起探讨曾经的航空制造业霸主,为何会走入今天这样一个境地。其中,杨春生老师是资深业内专家,曾在中航工业集团从事航空制造的国际合作30年,长期跟波音、空客打交道,他为我们具体解析了波音今天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几十年来波音的发展轨迹与战略调整。封凯栋老师和严鹏老师是长期研究工业问题的学者,他们在更大的历史和社会视野下看待波音如今的困境,指出它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表征,由此探讨了80年代以来美国日趋金融化、制造能力和工业文化逐渐衰落的历史。
本次讨论的内容相当丰富精彩,视角很多元,因此时长相应也比较长,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发布。上期的讨论主要涉及波音当前遭遇的困境及其原因、波音的发展轨迹和战略调整历史,以及美国制造业能力与工业文化衰落的历史;下期主要讨论了波音的最大竞争对手空客和未来的潜在竞争对手中国商飞近年来的发展轨迹。
本期嘉宾:
杨春生,中国航空学会高级会员,此前长期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从事航空制造的国际合作
封凯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长期从事工业和创新研究
严 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工业史、经济史研究
主持人:
郑 涛,《文化纵横》编辑
02:35 波音在中国:从飞机贸易到航空制造合作
04:38 业内视角看波音飞机安全事故:有制造、设计方面的问题,但涉及的事例没那么多;很多问题跟运营、维修有关
07:28 最大的问题出在737 MAX上:面对空客A320竞争压力下的急功近利
12:39 737飞机市场占比很大,停运后影响很大,放大了媒体、政府、公众对波音飞机安全性的担忧
16:42 马斯克的批评:波音应该更关注工程师文化,而不是会计师文化
19:05 CNBC的分析:波音合并麦道后,管理文化发生了变化;国际竞争压力加剧;制造环节外包,质量控制下降;交付压力巨大导致在生产环节急功近利;疫情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27:52 设计问题,还是制造问题?
31:19 如果是制造问题,那是整套全球制造体系失效的问题,还是只是美国本土总装环节的问题?
32:50 波音背后更宏大的问题:美国本土制造能力、制造人力资源、工业文化的整体衰退
38:01 业内视角看波音收购麦道:波音主要看上的是麦道的军机业务
41:00 所谓“波音兼并麦道,麦道接管波音”的原因:合并以换股形式进行,而麦道的股权更集中,因此合并后原麦道管理层在企业中的话语权很大
41:51 世纪之交波音确立的新发展战略:三大核心能力——大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对市场和客户的理解
43:55 “三大核心能力”背后隐含的意思:不做制造了,出售自身的制造单元
46:54 制造外包的缘起:怎么把飞机卖出去?以工业合作换国际市场
48:49 工会极力反对制造外包
50:27 两个矛盾:股东回报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与产品交付
52:49 世纪之交的战略调整后,波音对核心制造企业的把控出现了失控;近年来,波音又开始尝试加强对制造环节的控制力度,但外包的战略不会完全逆转
59:33 企业以财务回报为最高追求,并非普世现象
1:01:16 金融化也并非美国企业一直以来的模式
1:02:56 美国企业金融化的起源:二战后的快速扩张,导致美国企业在70年代的国际竞争中面临危机;为此,美国政府修改法律,鼓励外部机构投资者向美国企业注入资金,同时允许外部投资者影响美国企业的管理
1:05:59 工会与管理层博弈的剧烈化,也是美国企业推动制造业外包的原因之一
1:06:54 美国工会的公司化,更倾向于通过政治方式,而非提高技能水平的方式,为会员争取利益
策划:郑涛
音乐、剪辑:王儒西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