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尹建维老师的播客!在这里,您将获得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活法。
📝人生答疑会
为什么对《论语》章句的学习不想深入?
有新的工作机会了,要换吗?
如何找到自己的老师?
如何看待感受力更敏感的现象?
学习经典中经常提不出问题为什么?
人带着过去的记忆来到今生一路通达,好不好?
......
面对这些鲜活的人生问题,尹老师用经典智慧给出了解答。欢迎来到本期《人生答疑交流会》:
🧩本期摘要:
00:00:01 主持人开场白
00:01:26 我对《论语》章句的理解限于浅层、大概的层面,不想深入,为什么会这样?
00:10:10 我现在工作两年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现在有一个新的工作机会,可能会帮助我在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是有不确定性。该如何抉择?
00:20:30 怎么知道该到哪里学?到哪里找自己的方向?如何能找到自己的老师?
00:23:21 通过学习中医课,我感觉自己比一般人的感受力好像要强一些,敏锐一些。请问老师,(1)我可以顺着自己的感觉发展自己的长处吗?(2)如何看待感觉较为敏感的问题?
00:35:58 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章句慢慢熟了,但是经常提不出来问题来。为什么?人家提出的问题,感觉也是自己想问的,可是即使查了资料也听了老师的解读,还是提不出问题来。为什么?
00:51:20 写学习心得报告容易落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如何突破?
00:59:30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要疑其情”,疑其情和疑其人、事、物的区别是什么?
01:09:11 论语17.6子张问仁于孔子一章,“恭宽信敏惠”的“敏”是否可以理解成“以身作则”?
01:13:26 现在很流行穿越的小说短视频。人带着过去的记忆来到了今生,什么都知道,一路通达。老师讲过,提前预知未来反而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请老师帮忙指导。
01:21:29 看相和算命有意义吗?
01:26:43 我想试着用“实际”的方式对人对事。但怀疑自己这样是无情和干巴巴的,心里空空的。是我哪里有问题?要做到实际,首先应该做到什么?
01:38:08 论语17.6子张问仁于孔子一章,“恭宽信敏惠”的“惠”是在“宽”的范畴吗?敏,可否认为是一种不间断的状态?除了行动还可以指心念上的统筹与规划不间断?
01:45:58 从过去总是对外求的状态到现在似乎能专注一点,这也是在动态的调整?
01:49:14 感谢老师!
🎯敏而好学,你可以马上行动:
📍订阅本栏目——继续探寻生命的真相,收获来自传统文化的智慧
📍给老师写信——把你最近困惑、问题或收获写信给老师,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加入【真希望自己早知道】的听友群——所有对生命与传统智慧感兴趣的朋友将会进入到节目专属听友群,共同探讨生命与传统智慧,聆听生命故事。群内也会第一时间更新播客信息,并随机获得参加尹老师线上课程的名额。
微信搜索RushiXiaoshenxian,添加尹老师小助理,备注【播客】,等她拉你进群。
📍加入尹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恩悦书院】,深度系统学习。想要了解详情,添加小助理RushiXiaoshenxian进行咨询。
🎙️关于【真希望自己早知道】
“真希望自己早知道”主播为尹建维先生,一档想与当代年轻人交流的节目。
尹建维先生,1951年生于台湾,祖籍湖南。
尹先生是一位同时拥有开创性技术以及丰富管理经验的科技人。1978年赴美进修,1980年硕士毕业后服务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2009年从亚洲区副总裁职位退休,退休后仍投身创业,从事电力电子事业。
尹先生更是一位对儒释道三家均有研究且有所悟的读书人。1975年师从爱新觉罗毓鋆(毓老是大清开国功臣礼烈亲王代善第十一世孙,毓老六岁进入毓庆宫成为溥仪伴读)。玩味《论语》数十年,对《道德经》亦有所涉略,常以孔老之言自正面与反面相互印证。1985年开始接触佛法,初习净土6、7年,密宗白教6、7年,跟随隐居师父以生活为修行,至今不辍。
一位有科技与管理经历的读书人,尹先生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活的,要用应用的角度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且要应用于现代生活。
这档节目将聚焦于当代年轻人成长中所产生的困惑、问题,提供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活法。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