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a Flack 罗贝塔·弗莱克
1937年2月10日 2025年2月24日
格莱美史上首位双冠女王
罗贝塔·弗莱克发行专辑时已经32岁,1937年出生的她,1969年才发行第一张专辑,但在这之前,已经从事音乐工作19年了,13岁在教堂钢琴伴奏伴奏,15岁因为钢琴技能跳级进入大学,18岁大学毕业去高中教音乐,音乐素养相当高,但即便如此也需要等待发片的机会,彼时的唱片公司是跨越阶层的最佳合法途径,到处都是天才,竞争实在太激烈,1969年发了唱片,3年后,专辑中的《我第一次看到你的脸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被选为电影《迷雾追魂Play misty for me》的主题曲,突然红遍全美国,Billboard榜首连霸6周,顺便拿了格莱美年度唱片奖。
罗贝塔·弗莱克的第二首必听曲目,是《他的歌温柔的杀死我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这首歌原本是民谣歌手洛莉·莱柏蔓(Lori Lieberman)向唐·麦克林(Don McLean)致敬的,但是被弗莱克唱红了。她拿到这首歌的时候正在歌坛红的发紫,有钱有权有才华,以最高标准来重制解构这首歌,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和弦结构都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如果说洛莉·莱柏蔓是青涩的校园诗人,罗贝塔·弗莱克就是带着红酒气息的午夜杀手,50多年过去了,这首歌依旧活跃在酒吧夜总会和选秀节目中,当选秀歌手们用大嗓门抒发情感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弗莱克教科书级的“温柔凌迟”:她用爵士乐的克制、福音乐的灼热、古典乐的精密,把一首小情歌炼成情歌界的《发条橙》。
从音乐风格上来看,罗贝塔·弗莱克被归类于灵魂流行(Soul Pop),虽然早期受到黑人福音音乐和节奏布鲁斯的影响很深,但还是被视为灵魂乐歌手,这大概是因为她的大多数作品采用了钢琴主导的抒情编排,偏向流行音乐、民谣音乐,但情感表达仍保有灵魂乐特质——她是跨界灵魂乐的先驱,大部分作品,都是黑白通吃的。
《靠近你心》这首歌虽然是1977年发行的,属于老古董了,但我总感觉,我小时候听的中文情歌对唱好像都是这样的风格。罗贝塔·弗莱克温柔婉转,唐尼·海瑟威(Donny Hathaway)的深沉磁性,嗓音交织情感共鸣,是灵魂乐的经典对唱。70年代后期,罗贝塔·弗莱克和灵魂乐传奇唐尼·海瑟威开始合作二重唱,唐尼·海瑟威去世后又和皮波·布莱森(Peabo Bryson)合作,包括后期,她在2012年以75岁高龄翻唱的披头士作品集,都是非常成功非常的耐听的作品,作为那个时代非常少见的科班出身的灵魂乐女伶,和艾瑞莎·富兰克林(Aretha Franklin)相比更内敛、偏重诗意叙事与爵士民谣融合,和妮娜·西蒙(Nina Simone)相比,更私人更浪漫。她独特的“灵魂流行民谣”风格至今无人完全复刻,当然在这个灵魂乐式微的大环境下也复刻不了,跨界灵魂乐的情感叙事大师,这个名号,估计还能保留很久吧。
本期选曲
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The Closer I Get to You
Come Together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