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rain
嘉宾:社长(阿那亚二期业主,同时也是一位阿那亚的观察者)
本期和社长共读了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和《孤独社会:即将到来的第五消费时代》,我们把对阿那亚的感受也放在了这个框架中去讨论。
社长作为一个长期的阿那亚观察者,有很多观点很有意思。我们讨论了——
阿那亚是楚门的世界?
阿那亚给业主提供了什么?
业主真的在阿那亚找到了归属感么?
业主是消费者,还是参与者?
新业主和老业主如何融合?
业主并不消费社区里的新店铺?
阿那亚属于第几消费时代?
房产销售,要讲什么样的新故事?
孤独的世界,消费,或者说是商业,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
以下是书中内容的摘录和我的部分感受——
1,共费时代
关于第四消费时代,三浦展提到了一个概念——“共费社会”。大家不买东西,不屯东西,更倾向于与他人共有、共用。比起来被动地使用商品,自己参与其中、亲自动手制作或者改造物品的倾向更为强烈,比起来购买物品,与各种人相识、面对面交流的倾向更显著。
在这里消费,不是拉动生产的手段,而是生活者为了创造更美好、充实生活展开的主体性的、共同性的行为。
第四消费时代,不是对物品私有的否定,而是发现仅靠物品私有,个人生活不能满足所有需求,但是共享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这里的共享,是人们通过借出或者借入物品,场景、场所、时间、智慧和力量,实现某种价值的共享,从而创造人与人的链接。共享和效率是否提升没有太大的关系,人们通过共享,实现共感。,给人们带去情感上的愉悦是共享的意义所在。
2,两种活动
一种是有偿劳动,营利性活动,应试学习……如果最终得不到任何成功,就变成了毫无意义无法“完成”的行为。(instrumental)
一种是即使得不到任何成功,行为本身也能带来幸福、快乐、愉悦,行为本身就是“完成”的。(consummatory)
如果消费这个词,既包括用完,也包括完成,不为了达到任何目的,本身就是一种喜悦。消费的意义更加多元,不仅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还为了考虑他人需求和社会责任,这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3,消费的变化
所谓的消费,看似以物质的消费与再生为目的,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消耗那些充实的时间,通过将消耗(consumption)转换为自我充实(consummatory)。
如果要感知人生的意义、死的意义,那么就算无法完全脱离新事物和新信息不断涌现的消费社会,也应该尽量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消费本身并不是对时间和人生的消耗,而应当是对充实的时间和人生的追求。
人们最大的消费对象其实就是人生,所谓的终极消费就是人生的成就。是把一生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还是不断消耗以致精疲力尽,抑或是充实地度过一生,心满意足地死去?这是人类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也是第四消费时代人们开始思考的问题。
4,连接与喜悦感
在第四消费时代,将物质神话的品牌信仰开始逐渐退潮。人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目的,关注商品所能带来的人际关系和人与人的联系。
比如说,今天去市场买菜,老板送了我一样蔬菜,我真的好喜悦。今天去逛街,店老板认真地给我介绍了我想买的商品,我感到喜悦。
与人相见、沟通,会让人感到“喜悦”。被人认可,也会给人带来喜悦的感觉。被人理解、 被人认可时,自己会感到 “喜悦”。难过时、低落时,有人愿意听你倾诉,也会让人感到 “喜悦”。也就是说,“喜悦”的根源是 “被爱”,是自己的存在被别人接受。
比起来某件事情让人开心,现代的消费者似乎更看重“因为某个人”而喜悦。
对于今后的商业来说,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喜悦”,这个问题一定会重新摆上各家企业的桌面。每个员工必须要有自然生发的“亲切感”。
5,永远的孤独社会
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对企业提供的常规产品感到不满足,想亲手创造自己的物品、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这种情绪非常强烈。但是……在三菱综合研究所生活者市场预测系统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想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事”的人在减少。
现在的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孤独,但并不意味着等年轻人逐渐变老,孤独程度会降低。
在第五消费时代,年轻人在元宇宙中,使用虚拟的身份,可以轻易获得与他人的链接,形成与第四消费时代中的小社群类似的团体。
在元宇宙的空间里,有人什么也不做,一天一天地发着呆。在《最终幻想》这款游戏中,有玩家不往前推进游戏剧情,只是在特定的画面中一直悠闲地呆着。
现实中的住所附近没有什么好景色,空气不好,也没有公园,但是可以在元宇宙里找到让人放松、令人感动的空间,那这样的情形在今后会越来越多。
6,矛盾的两种趋势
思考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最终成了思考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断裂。
之前,三浦展把2005-2034年定义为第四消费时代,现在,他把1988年到2020年定义为第四消费时代。
2023年,就被归入第五消费时代了。
第五消费时代是第四消费时代的进一步的扩大;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第五消费时代,还会出现虚拟化的趋势。
但是,这两种趋势是矛盾的。第四消费时代,是对物质优先时代的批判,目标是实现再人格化,回归人性,比起来物质上富足,更加重视人与人的链接带来的价值。因此,个人经营的独立商店, 比连锁店、购物中心更受欢迎。
AI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去人格化、去生活化”,人们不再需要见面、不需要去商店,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购买商品。人们可以在元宇宙享受乐趣。
7,结语与感受
在AI技术不断推进的快速且规模巨大的消费社会中,我认为人们正在努力实现慢速的(slow)、小规模的(small)、软性的(soft)、社交的(sociable)、可持续的(sustainable) 生活。
在宽松舒适的小型社区中,一边与他人交往,一边过着慢悠悠的日子。这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而此时此刻,我正在望京的一家咖啡馆里。我最好的朋友在我附近的桌子,我的伴侣和孩子正在从郊外农场来找我的路上。我们每周末会聚在这个咖啡馆里,在附近的公园里玩儿,这儿有一整个书柜是属于我的,里面所有的书,都是我从家里一本一本背过来的,日历是我买的,老板会每天撕下来一页。
我们的交流不多,各自面对着电脑工作或者学习,但是身处一个物理空间,有种踏实的安全感。
我想,这也许就是属于我的第四和第五消费时代吧,既有线下的链接,也有属于自己的“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