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32分钟
播放:
7,063
发布:
6天前
主播...
简介...
本期嘉宾付宇是播客《轻刀快马》主播,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
本期话题包括:
3:19 普通人找到讲述生命经验的方式为什么至关重要
12:21 个体化时代,人生故事承受巨大的自圆其说的压力
22:26 用创造的责任感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
31:39 科技变迁使得年轻一代深陷还过得去的泥潭
40:50 学术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局限性
52:44 附近性是过度怀旧还是在指出生活的方向?
61:27 都市生活和人类社会行的错配
70:52 心理学标签泛滥的背后是一知半解和自我异化
86:44 如何面对心爱宠物的离世
96:41 观念不是不变的真理,是我们对生活和时间的反应
105:05 社媒时代的主体性被消费主义收编成了表演性
121:58 关系可以拓展自我,健康的共识孕育主体性
本期节目视频版可到B站或Youtube搜索观看。
“史蒂夫说”是创办于2015年的知名泛心理学播客,曾被评为2019苹果最佳播客,2022年CPA中文播客奖年度成长类播客。这是一个通过深度交流理解人与世界复杂性,拓展意识边界,提炼个人成长之道的节目,节目形式包括对谈、听众来信和独白。主播Steve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普作家。微博/小红书/即刻:@史蒂夫说,B站/Youtube:@播客史蒂夫说,公众号:@sxxsteve,官网:steveshuo.com
本期话题包括:
3:19 普通人找到讲述生命经验的方式为什么至关重要
12:21 个体化时代,人生故事承受巨大的自圆其说的压力
22:26 用创造的责任感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
31:39 科技变迁使得年轻一代深陷还过得去的泥潭
40:50 学术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局限性
52:44 附近性是过度怀旧还是在指出生活的方向?
61:27 都市生活和人类社会行的错配
70:52 心理学标签泛滥的背后是一知半解和自我异化
86:44 如何面对心爱宠物的离世
96:41 观念不是不变的真理,是我们对生活和时间的反应
105:05 社媒时代的主体性被消费主义收编成了表演性
121:58 关系可以拓展自我,健康的共识孕育主体性
本期节目视频版可到B站或Youtube搜索观看。
“史蒂夫说”是创办于2015年的知名泛心理学播客,曾被评为2019苹果最佳播客,2022年CPA中文播客奖年度成长类播客。这是一个通过深度交流理解人与世界复杂性,拓展意识边界,提炼个人成长之道的节目,节目形式包括对谈、听众来信和独白。主播Steve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科普作家。微博/小红书/即刻:@史蒂夫说,B站/Youtube:@播客史蒂夫说,公众号:@sxxsteve,官网:steveshuo.com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蓝鲸鸭子
6天前
上海
10
沙发,都是我超喜欢的主播
阿漆
6天前
澳大利亚
9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发现了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有趣之处!Steve很会问问题,嘉宾发散思维能力好强啊!而且对嘉宾提到的关于年轻人养宠物以及生孩子养孩子赚钱的话题真的不能赞同更多呀!听完虽然还是不能解决具体什么问题,但是至少松了口气,诚然如你们相对是有社会地位,一定的经济能力也是要面对这些问题的。因为现在三十出头了还只是在打工度假,一旦结束就立刻沦为无业游民,要学历没学历要工作经验也都是拿不出手的底层工作,可是开头Steve说的感觉现在大家好像都在用同样的模式,好像缺少一些反骨。大言不惭的想说我可以对号入座一下吧!我唯一觉得自豪的地方就是这一点。不是为了反骨而反骨,只是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我会觉得太无聊,那样对我来说活着没有意义。所以一路选择了和普世价值背道而驰的道路,不断试错排除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尽可能的学习新东西。可惜暂时没有反转,不是天才不是社牛,没有爽文结尾,甚至总是在学新东西的路上半途而废,又还处在新一轮的对未来迷茫的状态中。但再来一次选择,我还是就像现在这样,因为这是我能力范围内所能取得的最好经历。作为普通的我来说就,好吧,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也没关系,自己尽力而为能无愧于心就好了!
稼轩如是
5天前
湖北
7
感谢两位我都经常听的主播,听这期串台播客让我有一种被看见的感觉,我终于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事不止我一个人这样:对社会分配不满意的仇富心理、在学校里明明只是正常生活慢慢地发现自己没有一个能聊聊天的朋友、作为第一代大学生对生活和未来都摸着石头过河,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撑自己自由选择、IP所在地的学校研究生每周还需要报备是否在校……大部分时候只觉得日子过得又粘稠又沉闷,所以特别希望能思考出到底“如何去生活”的答案,不仅是一种自圆其说,也是自己内心的自洽。
一颗绿叶菜
6天前
广东
5
梦幻联动了!!非常喜欢的两个节目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梵一如
6天前
上海
5
我来看看评论区
听说五点起床会有好运
6天前
江苏
4
双厨狂喜,加入明早通勤播放清单˙ᗜ˙
右七
6天前
广东
4
1:38:37 问题太尖锐了哈哈哈哈
Grayson郭庆玉
6天前
山东
4
1:17:48 我认为这个标签,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可能会错,但没关系,当我们发现这个标签不太合适的时候,我是想去探索更多自我的。标签背后的自我探索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杨洋_tessa
6天前
四川
4
天呐好喜欢这期对话。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主播,这期碰撞真的好棒,能感受到很多思想的流动,有很多启发。感谢!期待下次的串台!!
许许许诺
5天前
上海
3
从听感上来说,能感受到这场聊天对于你俩来说,似乎非常「酣畅」,感受不到什么卡点,整体非常顺,是可以反复听的一期了👌
Grayson郭庆玉
6天前
山东
3
1:25:41 环境是不会如我们期待的那么好的,我和孩子共同去面对这个世界,也一起享受这个世界
暴暴_dMAy
6天前
四川
3
1:29:06 养狗人听到这段真的很难过😫抱抱付宇
cathysweb
5天前
上海
3
这期真的触动到很深的地方,我是工作四年,被裁员,休息了一年后决定自由职业,这一年来一直对身份这个问题感到很困惑和焦虑,非常需要这一期
史蒂夫说
4天前
上海
3
如果大家觉得这期节目好,以及其他期节目好,请帮忙多在社媒上分享一下呗。我一直都觉得我的节目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但是喜欢和需要的人往往是很深的需要的。所以邀请大家分享,也是帮忙让那些会很需要史蒂夫说的人早点和我相遇❤️
余砚舒
5天前
德国
2
1:10:11 对对,现在我们老是想这道题“怎么做”,但是其实答案产生于和他人的靠近,来自时间的重复。
wenjunzhuo
6天前
上海
2
“博士候选人”啊哈哈哈 所以论文还没结束嘛🌚
Carmelisbitter
5天前
广东
2
史蒂夫和付宇老师谈到两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1.关于心理学标签的泛滥,背后其实是一种“一知半解”与“自我异化”。
从认知的角度看,贴标签是人类大脑应对复杂信息的本能策略,它能有效降低认知负荷,帮助我们快速归类和理解世界。而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加速了这种标签的传播。像“主体性”、“PUA”、“回避型依恋”、“自我”、“原生家庭”这类词汇,之所以能迅速流行,正是因为它便于传播、易于“合并同类项”,让人们在虚拟空间里快速找到共鸣、形成话题。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标签被过度泛化,人们就容易陷入“拿着锄头找钉子”的思维陷阱:不再愿意去做更深层、更具体、更个人的剖析,而是急于对号入座。于是,所有复杂的人生问题,仿佛瞬间变得简单,迎刃而解。而这种“简化”,恰恰可能让我们失去了体会这种情绪独特质地和背后个人故事的机会。
2.关于项飙老师“附近性”的讨论。史蒂夫将其比作大城市的“慢性病”,并提到他父亲在家乡是如何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种“附近性”。我生活在十八线小城。在我的体验里,“附近性”的存续,其实与城市规模并无必然联系。它当然会受到生活节奏和空间形态的影响,大城市的“附近”或许被通勤冲淡,而小城的“附近”则天然地散布在街头巷尾。但“附近性”的本质,远不止是物理空间的邻近。它更像是一种需要主动培养的生活态度和能力,它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根发芽,无论城市等级。这些无法速成,也无法靠算法推荐获得,只能依靠时间与共同经历的细细浇灌。
苏元Suyuan
5天前
德国
2
1:32:31 我泪崩了
不二家的小姐姐
5天前
安徽
2
1:32:40 在地铁上听这段听哭了 文章能在哪里看
喵喵喵汪
5天前
北京
1
Hi Steve, 想听你聊聊no one is coming这个话题。感觉我这几年(今年27)越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