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51分钟
播放:
871
发布:
7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放在前面】《泽物无声》的【听友群】成立啦!欢迎大家到群里交流互动,群内不定期分享播客笔记、邀请嘉宾互动、举办读书活动,期待您的到来~

本期节目是一期单口的读书推荐节目,推荐的书目是王小伟老师的《日常的深处》。这是一本很通俗的、聚焦生活哲学的书目,透过一个个生活当中与我们深刻链接的“物”,来透视我们的生活逻辑和人生哲学。透过这本书,我们得以真正地【看见】我们周遭的物,进而够勾连起我们对生活的宏大关切。
“人都是物品依恋者,‘物’是走入精神深处的梯子。我们经常说待人接物,接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待人的态度。如果你真的去践行断舍离,反倒可能会变成一个冰冷的人,没法自然地待人,要过一个很萧条的人生。”
在节目当中,主播选取了书中提到的几个很有意思的议题进行分享。通勤和走路有什么不同?通勤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勤背后的生活逻辑如何解构我们的生命体验?为什么学生压力如此之大?学校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异化?输入法中的文字和写在纸上的文字究竟有什么区别?应试的练字和书法的练字的不同在哪里?生命之中应该关注的真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背后都有着深刻地,我们对与生活意义的追问。
“它(哲学)不是悬浮在空气稀薄的高空,用上帝的视角审视众生,拿抽象的原则评判万物,而是沿着日常语言和具体事物的脉络,通过讲事理而不是讲道理,来打开理解的可能性。”——周濂
02:00 对“物”的理解,勾连着我们对生活的宏大关切。
04:58 “路”不光是起点和终点的事情,更是一种生命体验。
- 06:01 通勤模式1:公共交通通勤中对生命的阉割。
- 07:00 活动自由剥夺:通勤把人挤在狭小而逼仄的空间里。
- 12:40 休息时间剥夺:通勤是“去往工作”的额外成本,占用的是休息和闲暇的时间。
- 16:55 通勤模式2:忙碌中通勤是一种强制暂停,换来思考和休息。
- 20:37 通勤模式3:走“林间路”是把自己放置在无限的可能性中,走路成为存在的绝好象征。
25:10 学校的痛苦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认为的,却不知道怎么发生。
- 26:26 绩效真空了教育与学习的意义。
- 33:14 掌握现代知识套路的经营垄断了教育的意义,成为意义的分配者。
35:40 输入法当中的文字:抽象的符号与意义的丧失。
- 38:06 应试化练字:“人”不在“字”中表达自己。
- 41:24 输入法中的字:文字只是传递信息的符号。
43:00 物的深处:什么是我们生命中该关注的【真问题】?
本期推荐书目:《日常的深处》——王小伟
本期主播:kantwyn
一点道歉:本期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播较为疲倦,故录制效果欠佳,还请各位听友见谅!
片头、片尾曲:《浮光(the history)》——by Jannik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一个木匠
7个月前
新加坡
2
正是这一连串的事件,这些细节的东西,才构成了我们真实饱满的生活。有被种草,已加入书单😇
顾瞻_
7个月前
江西
1
04:08 囤积旧物不是考虑将来能不能用的到,而是把自己想成是一个有将来的人,狠狠触动到了🥺🥺🥺
顾瞻_
7个月前
江西
1
01:32 老师春天快乐!
sssynnn
7个月前
浙江
1
四月听完的第一期播客!祝吴老师生活愉快!
西东_sC1a
6个月前
江苏
1
24:39 还没有读到这一段关于走路的,但是我近期因为晚上有时候会去遛弯,都是一个人去走路,我都觉得如果可以走路通勤,这大概是现代富豪的一种特权了。第一说明你可以住在离工作不远的地方而随时可以更换住所,这个绝对是一个经济实力的表现。其次时间成本真的是很宝贵的,如果说是可以走路通勤,那说明生活中是可以省出这些时间的,那真的一般是经济条件很好才有可能。
而且走路过程中那种整理思绪,还有就是体会自然的感觉,太美妙了
薯条_Pon
7个月前
福建
1
50:32 听完四月的第一次播客,老师春天快乐!
C333J0
6个月前
江苏
1
终于来听啦🥰老师春天快乐!
沈怅缘
6个月前
福建
1
“满载过去的物,存在于未来之中。”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些收藏癖的某种原因哈哈哈哈哈
西东_sC1a
6个月前
江苏
1
15:19 吴老师,对于通勤是否浪费生命我持不同观点。之前我听介绍说香港为什么这么小的地方有那么多的电台,就是因为大家在路上通勤的时间很多,然后有很多人都在听电台,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接受信息更新信息的一个很好的时间,我记得最早的时候手机还没有这么强大的时候,上海的地铁是有免费发放那种报纸的,就它上面有一些广告,然后另外也有当天的一些新闻,然后出地铁的时候会有人回收,基本当时是人手一份。包括像喜马拉雅的时候他没有很多原创节目或者说博主,他更多的就是把广播电台搬到了网络上,就因为地铁里收听不了广播。
我个人是觉得通勤就像是一种为你打开工作做准备的一个过渡,如果我在家工作从早上起来一直到晚上,整天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分割状态的话,就是生活和工作好像完全就混在一起,不能适应。而在通勤过程中,收听一些节目或者完全放空大脑,反而是一个放松。但是这个通勤的时间确实不能太长,如果太长的话就会很疲惫。
-_gFfb
7个月前
江西
0
来啦!喜欢这期的开头
Rowone
7个月前
广东
0
环境自带bgm诶🤩这期讲了很多生活中被忽略、细小的部分,习以为常的生活也隐藏了很多思考,本书已加入书单🤓
relax-fun
6个月前
北京
0
声音不太清晰呢
西东_sC1a
6个月前
江苏
0
28:59 28:55 大概是因为哲学系的觉得自己随时可以听,随时能接触,其他系的会来的同学那就是真正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就是人群其实已经做了筛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