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Wills 鲍勃·威尔斯
1905年3月6日 1975年5月13日
如果要在美国音乐史上选出一位打破流派风格的壁垒,集百家之长的传奇大咖,鲍勃·威尔斯必居其列:他是将乡村草根与爵士即兴、蓝调布鲁斯熔于一炉的革新者,也是“西部摇摆”(Western Swing)的缔造者,更是20世纪美国大众文化转型期的关键人物。他的音乐跨越种族与阶级,为后来的乡村摇滚、摇滚乐乃至现代流行音乐铺平了道路。今天的节目我们来回顾这位音乐巨匠的一生,看看他是如何以一把小提琴和一支乐队撼动整个时代的。
1905年,鲍勃·威尔斯出生在美国德州,爹是爱尔兰裔小提琴手,娘是来自切罗基原住民家族,也就是印第安人,不光是黑人在棉花田里劳动,底层白人和其他有色人种也要劳动啊——鲍勃·威尔斯童年时就得在棉花田里做童工,但是,耳畔回荡着黑人布鲁斯,墨西哥拉丁节奏以及白人的教堂赞美诗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糟糕的家庭状况的对立面是多元血统和各种族的传统音乐,这为他的拿来主义融合主义奠定了基础,1929年,鲍勃·威尔斯出道,在四处流窜的草台班子舞台上学会了如何取悦最底层的观众。
经过了几年的磨炼,鲍勃·威尔斯离开了对自己牵制颇多的赞助商,成立了自己的乐队德州花花公子(Texas Playboys),这是他撼动整个时代的起点,乐队巅峰期有18名乐手,配备豪华大巴在全美国巡演,它模糊了草根与主流的界限,是第一个以“大乐队”模式运营的乡村团体。而在音乐方面,有两条巨大的改变,第一是即兴精神:鲍勃·威尔斯让乐手自由发挥,打破乡村音乐“按谱演奏”的教条,爵士乐的即兴基因由此注入到了乡村音乐。第二个改变则是文化的融合:那时白人有白人的音乐,黑人有黑人的音乐,鲍勃·威尔斯在种族隔离年代大胆挑战社会禁忌,他雇佣黑人、拉丁裔乐手,公开翻唱黑人经典歌曲,你要知道20多年后,猫王在1954年出道时模仿黑人的音乐还要被骂个半死,所以这真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一句先锋不为过吧。我们要听到的下一首是新奥尔良爵士乐的代表作,鲍勃·威尔斯对它进行了翻唱《贝辛街布鲁斯Basin Street Blues》。
鲍勃·威尔斯的声望在40年代到达了巅峰,他也成为了早期的时间管理大师:歌曲霸占乡村与流行榜的同时进军电影业,在多部西部片中本色出演;而德州花花公子乐队每年演出超过了300场,在这个节点他全年无休。再来说一下鲍勃·威尔斯的音乐吧,他的音乐被定义为“西部摇摆”——这一种融合乡村提琴、爵士大乐队编曲、布鲁斯吉他、拉丁节奏甚至波尔卡元素,我称之为袁隆平杂交技术风格。从传统乡村音乐的简朴结构出发,引入铜管、钢琴、鼓组和电吉他,这其中的代表作是《新圣安东尼奥玫瑰New San Antonio Rose》,它以摇摆节奏和复杂的和声,销量突破百万,是历史上第一张乡村白金唱片。
盛名之下暗流涌动,各种问题接踵而至,鲍勃·威尔斯花钱如流水,老酒日日醉,而更年轻的小伙子,猫王他们开始接管时代,50年代开始,鲍勃·威尔斯的西部摇摆开始被主流市场抛弃,尽管他也尝试转型,但时代毕竟不一样了,改变不了日暮西山的命运。祸不单行,福不双至,1968年,鲍勃·威尔斯中风半身瘫痪,次年在轮椅上演了生涯最后一场音乐会,就此告别舞台。回顾鲍勃·威尔斯老师这一生,他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却重构了美国流行音乐,他让白人舞厅接纳黑人布鲁斯,让乡村音乐拥抱都市的繁华,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提前使用了摇滚乐的反叛精神——打破规则。时过境迁,当我们在老鹰乐队的加州旅店中听到令人如痴如醉的电吉他独奏,当我们在比尔·门罗甚至马友友的音乐中听到爵士即兴与蓝草提琴的碰撞,请记住:这一切,始于一个德州小伙子用琴弓划出的那道自由弧线。
本期选曲
Yearning (Just For You)
New Spanish Two Step
Basin Street Blues
New San Antonio Rose
Faded Love
Blues In A
垫乐
Dont Let the Deal Go Down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