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2分钟
播放:
2,945
发布:
3个月前
主播...
简介...
经典文学作品会明确表达某种政治观点吗?文学批评家如果强调文学文本的含混和微妙,一般不会断定文学直白地阐述政治理论,但在政治哲学家看来,文学却是传递核心政治观念的最佳方式。
美国著名学者凯瑟琳·祖克特(Catherine Zuckert)出版于1990年的《自然权利与美国想象:小说中的政治哲学》(Natural Right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Novel Form)一书,就选择以政治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文学史上一系列经典小说,其解读方式与标准的、学院派美国文学研究有显著的区别。此书在海内外影响深远,由张辉、张沛老师收入其主编的“文学x思想”译丛第一辑,商务印书馆新近推出了中译本。
祖克特在书中一共分析了19世纪和20世纪六位美国经典作家:詹姆斯·费尼摩尔·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霍桑、麦尔维尔、马克·吐温、海明威和福克纳。她发现,美国文学中始终贯穿一个主题:主人公逃离市民社会,进入一种没有习俗、法律和道德控制的“自然状态”。在此真空状态,他/她探索建立正义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但发现此种“真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自由。最终,主人公无一例外都选择返回文明社会。
祖克特认为,像《最后的莫希干人》、《红字》、《白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去吧,摩西》这些小说都以不同形式,反映了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自然与习俗之间的关系(nature vs custom)。也就是说:人类生活中是否有一套内在的善与正义的标准,可以检验按照习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传统。
祖克特是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 1899-1973)的学生,也是施特劳斯派的中坚力量。施特劳斯是二十世纪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他认为现代思想受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侵蚀,否定永恒真理,导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也瓦解了社会凝聚力。为了应对现代性带来的政治危机,必须回归古典政治哲学,通过发现“隐微写作”(esoteric writing)来重读古典文本。施特劳斯的一部重要著作《自然权利与历史》,就是讨论“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这个基本问题。这也是祖克特认为贯穿于美国文学的一个核心主题。
这一期节目中,我们请到这本书的中译者、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纳海老师,与两位主播一起讨论这本书的得失。讨论的主要话题包括: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切入文学文本,这样的研究有何特点?祖克特对具体小说的分析是否令人信服?霍桑和吐温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自然”与“惯习”之间的紧张关系?我们该怎样理解文学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嘉宾简介:
纳海,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博士(2014年),现任北京大学英语系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维多利亚小说,十九世纪英国思想传统,文学与音乐的跨媒介文本等,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近年的研究成果包括“狄更斯对流浪汉小说传统的继承和背离”、“狄更斯早期小说中对恶的呈现”,译著凯瑟琳·祖克特的《自然权利与美国想象》(商务印书馆, 2025年4月)以及主持并翻译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史》(英文版)。
延伸阅读:
1.《自然权利与历史》,列奥·施特劳斯著,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新版。
2.《施特劳斯的真相》,凯瑟琳·祖克特、迈克尔·祖克特著,宋菲菲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3.《莎士比亚的政治》,阿兰·布鲁姆、哈瑞·雅法著,潘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时间轴:
02:02 凯瑟琳·祖克特是谁?
03:16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概述
04:20 什么是“隐微写作”(esoteric writing)
07:26 译者谈本书与英文系学院派文学解读的区别
11:05 政治系学者的语言风格
14:32 被祖克特藏匿的“施特劳斯”
16:29 大有深意的章节尾注:另一种隐微写作?
19:31 比较此书与阿兰·布鲁姆《莎士比亚的政治》
21:40 施派如何从美国文学经典里析出政治观念
26:45 祖克特的作家比较术
28:27 被妖魔化的施特劳斯和祖克特的为师一辩
29:44 比较案例:J.D.万斯、彼得·蒂尔和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内·吉拉尔
33:53 祖克特如何读霍桑的《红字》和《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38:03 比较案例:盖斯凯尔夫人的《鲁斯》如何书写fallen woman?
40:05 反对祖克特:霍桑无法降解的含混
45:00 霍桑将婚姻作为一种政治解决方案?
48:15 祖克特的政治哲学解读的局限:寻找不同作家的公约数,忽略独异性
50:30 马克·吐温的哈克如何在密西西比河上寻找自然正当
54:30 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喜剧性反讽及其政治意涵
58:14 不存在的纯洁自然:吐温的政治悲观主义
1:02:0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十四章中的政治话语
1:08:23 张辉、张沛的“文学x思想”译丛介绍
1:09:30 祖克特如何用美国文学来克服施特劳斯三个命题的悖谬
1:13:09 政治学者如何为文学的合法性申辩
1:16:55 福克纳主张人性的历史化:用施特劳斯反对施特劳斯?
1:18:29 先例:Basil Willey的文学与思想史研究
本期剪辑:但汉松
美国著名学者凯瑟琳·祖克特(Catherine Zuckert)出版于1990年的《自然权利与美国想象:小说中的政治哲学》(Natural Right an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Novel Form)一书,就选择以政治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文学史上一系列经典小说,其解读方式与标准的、学院派美国文学研究有显著的区别。此书在海内外影响深远,由张辉、张沛老师收入其主编的“文学x思想”译丛第一辑,商务印书馆新近推出了中译本。
祖克特在书中一共分析了19世纪和20世纪六位美国经典作家:詹姆斯·费尼摩尔·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霍桑、麦尔维尔、马克·吐温、海明威和福克纳。她发现,美国文学中始终贯穿一个主题:主人公逃离市民社会,进入一种没有习俗、法律和道德控制的“自然状态”。在此真空状态,他/她探索建立正义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但发现此种“真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自由。最终,主人公无一例外都选择返回文明社会。
祖克特认为,像《最后的莫希干人》、《红字》、《白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去吧,摩西》这些小说都以不同形式,反映了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自然与习俗之间的关系(nature vs custom)。也就是说:人类生活中是否有一套内在的善与正义的标准,可以检验按照习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传统。
祖克特是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 1899-1973)的学生,也是施特劳斯派的中坚力量。施特劳斯是二十世纪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他认为现代思想受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侵蚀,否定永恒真理,导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也瓦解了社会凝聚力。为了应对现代性带来的政治危机,必须回归古典政治哲学,通过发现“隐微写作”(esoteric writing)来重读古典文本。施特劳斯的一部重要著作《自然权利与历史》,就是讨论“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这个基本问题。这也是祖克特认为贯穿于美国文学的一个核心主题。
这一期节目中,我们请到这本书的中译者、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纳海老师,与两位主播一起讨论这本书的得失。讨论的主要话题包括: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切入文学文本,这样的研究有何特点?祖克特对具体小说的分析是否令人信服?霍桑和吐温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自然”与“惯习”之间的紧张关系?我们该怎样理解文学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嘉宾简介:
纳海,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博士(2014年),现任北京大学英语系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维多利亚小说,十九世纪英国思想传统,文学与音乐的跨媒介文本等,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近年的研究成果包括“狄更斯对流浪汉小说传统的继承和背离”、“狄更斯早期小说中对恶的呈现”,译著凯瑟琳·祖克特的《自然权利与美国想象》(商务印书馆, 2025年4月)以及主持并翻译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史》(英文版)。
延伸阅读:
1.《自然权利与历史》,列奥·施特劳斯著,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新版。
2.《施特劳斯的真相》,凯瑟琳·祖克特、迈克尔·祖克特著,宋菲菲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3.《莎士比亚的政治》,阿兰·布鲁姆、哈瑞·雅法著,潘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时间轴:
02:02 凯瑟琳·祖克特是谁?
03:16 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概述
04:20 什么是“隐微写作”(esoteric writing)
07:26 译者谈本书与英文系学院派文学解读的区别
11:05 政治系学者的语言风格
14:32 被祖克特藏匿的“施特劳斯”
16:29 大有深意的章节尾注:另一种隐微写作?
19:31 比较此书与阿兰·布鲁姆《莎士比亚的政治》
21:40 施派如何从美国文学经典里析出政治观念
26:45 祖克特的作家比较术
28:27 被妖魔化的施特劳斯和祖克特的为师一辩
29:44 比较案例:J.D.万斯、彼得·蒂尔和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内·吉拉尔
33:53 祖克特如何读霍桑的《红字》和《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38:03 比较案例:盖斯凯尔夫人的《鲁斯》如何书写fallen woman?
40:05 反对祖克特:霍桑无法降解的含混
45:00 霍桑将婚姻作为一种政治解决方案?
48:15 祖克特的政治哲学解读的局限:寻找不同作家的公约数,忽略独异性
50:30 马克·吐温的哈克如何在密西西比河上寻找自然正当
54:30 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喜剧性反讽及其政治意涵
58:14 不存在的纯洁自然:吐温的政治悲观主义
1:02:0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十四章中的政治话语
1:08:23 张辉、张沛的“文学x思想”译丛介绍
1:09:30 祖克特如何用美国文学来克服施特劳斯三个命题的悖谬
1:13:09 政治学者如何为文学的合法性申辩
1:16:55 福克纳主张人性的历史化:用施特劳斯反对施特劳斯?
1:18:29 先例:Basil Willey的文学与思想史研究
本期剪辑:但汉松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老佘
3个月前
河北
41
作为一个生活在小县城的整日工地干活的体力劳动者,劳动一天后,躺在床上听几位老师“坐而论道”是另种意义上的放松与休息,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启智。不一定都能听得懂,但老师们这几期节目谈的的书都买了。也许我的收入不高,但还是愿意跟着两位老师买书并尽量读书。会继续支持夜航船。
宇宙塑料垃圾
3个月前
安徽
17
听《夜航船》一年了,老师们都特别专业,以至于刚开始看到这样的粉丝量都感到震惊,这么优秀的节目听众却不太多。印象最深的是哈罗德布鲁姆那一期,也买了记忆萦回来看,收获很多。
有一个小建议是请问老师可不可以在下一期放出来之前先把要聊的书预告一下,可以提前有个准备,要不然每次都会纠结要不要先看书了解一下再来听。
老师们知识渊博,让我能有另一个视角阅读这些著作,谢谢老师。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16
【笔记】
2:09凯瑟琳·祖克特(她和她的丈夫迈克尔·祖克特都是施特劳斯的学生,也是施特劳斯学派的中坚力量)的这本书通过政治哲学的视角分析6位美国作家作品中的观念问题。
3:57施特劳斯认为现代哲学受到了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侵蚀,所以导致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以及政治危机。解决办法: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来应对现代性的危机。
4:21施特劳斯发现古代的写作传统:“隐微写作”(esoteric writing):在文本上会谈一个老生常谈、迎合大众的观点,暗中把一些真相、真理少数的哲人和智者。
5:10施特劳斯认为政治哲学和政治之间有很大的张力:哲学追求真理,政治依赖意见。施特劳斯主张哲学家应该审慎地介入政治,避免参与极端的乌托邦项目。
5:34施特劳斯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反对学术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这样的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在他看来否定了永恒真理,导致了道德的相对主义,瓦解了社会的凝聚力)。他认为需要坚持对永恒问题的追求和追问(所以要通过“隐微写作”的方式重读古典文本)。
7:41这本书极大减少了专业的技术性的对文本的处理,也没有过多的、具体的、细微的政治哲学上的辨析(理论、观点主要在前言和后记)。
8:35作者有时候用简单化的方式处理(比如对现代社会、历史主义、现代思想的看法)
10:10微言大义的情况比较多
11:04两种语言的浓度不一样
12:42读起来不适应(不是作者写了什么,而是怎么写)
13:40作者在九十年代(文化战争的高峰期)不受政治系和英文系的待见。14:30作者没有提及施特劳斯,也没有引用同行的政治哲学观点。15:32不太用美国文学核心的观点。16:29尾注很丰富(可能是另一种隐微写作):①有时表明熟悉其他的不同观点;②有时用很长的尾注有意偏离前人的论述,或树立自己学术观点的原创性。
19:18阿兰·布鲁姆不满意于当时的文学系忽视思想观点和政治,他的《莎士比亚的政治》的隐含态度就是不能让新批评独占莎士比亚(将莎士比亚从新批评or纯文学中解放出来)。他认为必须要谈政治哲学,莎士比亚这个级别的作家是有高度政治智慧的哲人。
21:08祖克特和阿兰·布鲁姆(作为施派)的共同点
22:10这本书体量很大,有的地方不够均衡23:10不加任何中介直接谈论作品的政治哲学观念
25:08惯常的表达方式:将不同的作家进行对比
27:16阐释的精英主义(28:04施特劳斯成了比较麻烦的标志物)
29:40热内·吉拉尔被转述的情况就类似施特劳斯(有的人会利用、包装、改造和借用远离政治的思想家,将其变成政治的标签)
32:40祖克特认为美国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主人公远离(逃离or被驱逐)了市民社会,躲到了没有人类文明、习俗、法律的“自然”状态。在这样一种相对真空的状态当中这些主人公探索、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关系,他们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真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自由,最终主人公几乎无一例外地返回文明社会。
34:00祖克特解读霍桑的《福谷传奇》《红字》
38:00同样讲fallen woman,盖斯凯尔夫人的《鲁斯》不同的处理
39:00对霍桑的评价(霍桑的小说,乃至19世纪美国小说大部分是romance)。40:20在美国学术史上,对霍桑有两种不同的判断:①认为霍桑是比较说教的、比较机械的、带有一点感伤的、写romance的寓言式的作家(坡对此不以为然);②为霍桑辩解,认为霍桑的寓言式写作极为(不可降解的)含混(水平登峰造极)。
41:45祖克特是以一种极大的还原论的方式来看待霍桑(她的思想、写作方式是施派的问题意识:自然关系or历史——“自然”分为两种:①人内在的自然;②人外在的自然)。
42:43祖克特对霍桑的研究紧贴着前文对库柏的研究[对立和差异]:库珀对自然宗教的乐观(外在的自然)被霍桑颠覆了(霍桑关注的是人的自然的本性)。
祖克特在整本书中最注重连贯的政治哲学思想(提炼作家的思想服务于整本书的主题)
44:55祖克特由霍桑的作品提出过于乐观的结论:人性是幽微的,历史是黑暗的,婚姻才是最好的政治的解决方案
(祖克特极大地降解、抹杀了霍桑所有作品当中的根深蒂固的不可理解性、含混性、模糊性)
46:07施派学者解读文学文本时总是想发现非常常见的、实用的、常规的、高度现实性和规劝性的政治智慧。施派的道理很深刻,但是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会得出很直观、很现实的政治劝告
47:25祖克特解读的局限性:有些东西对不上。小说中的重要细节没法仅仅用自然状态、自然正当理念给框住。她的解读方式书寻找一个最大公约数,公约数只能贯通到6个作家中很小一部分主题(自然权利、自然正当这个话题没法涵盖其他部分)。
规约性(复杂的东西归到简单的主题上)造成了冲突(一方面感觉小说很丰富,一方面感觉祖克特所概括的理论很直白,配不上小说的丰富性)。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9
1:09:49 【笔记】祖克特把施特劳斯对美国政治的观点总结为三个命题:
①美国是现代的;
②现代性是坏的;
③美国是好的。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7
14:29 为啥英文版前言有一两处“施特劳斯”,中文版没有?是没翻译这个前言吗?😯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6
1:22:05 感谢三位老师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5
1:15:53 我最好奇的就是这章😂
灰色滴寒鸦是什么道理
3个月前
浙江
4
国内还出过一本她主编的《二十世纪政治哲学》。可能是因为她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够高,译名没统一,扎克特、祖克特和扎科特都是她。
SashaJD
3个月前
吉林
4
就像语文学Philologie一词所暗示的,“爱”的不仅是“词”或“话语”,同时也是话语背后的“理性”和“思想”,或者,这二者就是不可分的,只是现代人无暇顾及深入体会“话语”背后的“思想”,在喧嚣的声浪中茫然划过。真正的好书,就像有人拽着你的衣袖说,听……那喧嚣中好像有个人在低语……
Anacharsis
3个月前
北京
4
哇,片尾曲是普二钢协,赞!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4
50:47祖克特解读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承上启下),52:46比对霍桑的解读更出彩(祖克特对霍桑的分析更多的是提炼政治训诫,对吐温的喜剧式批判里抓住了作家和作品矛盾的心态)
53:53小说中的自然正当战胜了所谓的约定正当(祖克特指出哈克作为自然的人不知道自然正当是什么;作者和叙述者之间是有距离的——里面具有反讽差异)
55:07反讽差异带来的悲观结论:在美国的镀金时代,文学作品宣告了美国政治中自然权利观念的危机。(人们由于劣根性不会实现自然权利——吐温和海明威对此很悲观)
58:2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相关的情节
1:01:49《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十四章的对话表现政治哲学观念、命题和关怀(苏格拉底式的对话)
1:08:27介绍张辉、张沛组织的“文学x思想”译丛(宣告文学和思想之间的平等性,甚至是相互的激发性)
1:09:49 祖克特把施特劳斯对美国政治的观点总结为三个命题:①美国是现代的;②现代性是坏的;③美国是好的。1:10:56祖克特在这本书回答了为什么美国可以是好的→因为美国文学是好的(美国文学能够以一种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去思考自然与惯例、自然与历史的牵扯)
1:13:50祖克特这本书在文学被边缘化的时代不遗余力地为文学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必要性振臂高呼,在麦尔维尔的这一章里她说:
“真正的民主精神不仅要有怀疑精神,还需要诗性的想象,人类需要借助诗和文学来感受天意。那么作为小说家的麦尔维尔不仅向读者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毁灭性,还展示了赫拉克利特式的这种智性美与激情。只有小说家能够将人类在不断的斗争中所需要的勇气和果敢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小说家而不是哲学家才能描绘人举起长矛的手臂是多么的雄壮和英武。”
1:14:58祖克特所心仪的、最完美的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研究是没有办法用一种分析性的散文体的语言来很好的表达的。如果施特劳斯他所期待的具有古典德性的政治生活而不是制度的话,那么什么才能最好地再现生活呢?当然就是文学(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合法性不仅仅是因为文学可以呈现美,还是因为文学可以比哲学家更好地去进行思想)
1:15:51祖克特对福克纳格外地偏爱,在这本书的结语里说:“福克纳将自然与历史这两大范畴结合,中和了美国传统中的最重要的元素,似乎解决了美国政体的哲学根源或哲学基础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1:16:30祖克特似乎认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思考,美国文学家在福克纳当中实现了真正的正反合的过程,达到了一个最高的思想高度。祖克特发现福克纳的小说是强调人和人性的历史化。如果说福克纳的政治哲学的表达是对的,即历史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路径→祖克特在某种意义上是质疑和挑战她的老师施特劳斯(施特劳斯的名著《自然权利与历史》就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主义,反对将人性放到一个历史语境当中去思考)→这又是一个隐微写作的例子:这本书的结尾可以看到祖克特用施特劳斯反对施特劳斯。她把历史重新带回到现场,她也指出(借助美国文学家之口)在自然与历史的思考当中历史是不应该缺席的
1:17:59在英语文学批评中Basil Willey也可以说是一个先例
1:19:14政治哲学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会趋使我们回头再正视古代的对文学的理解(即文学是不是以流行话的方式来表述哲学),让我们更好地领会文学本身所自带的思想深度和厚度
[感谢三位老师,祝夜航船越办越好]
终于有球看了
3个月前
北京
3
能不能安排下奥尔巴赫那本书?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3
1:14:20 “真正的民主精神不仅要有怀疑精神,还需要诗性的想象,人类需要借助诗和文学来感受天意。那么作为小说家的麦尔维尔不仅向读者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毁灭性,还展示了赫拉克利特式的这种智性美与激情。”
不知道祖克特用这几句评语是描述《白鲸》的哪段文本,我想到了《白鲸》第96章的这三段:
人啊,千万不要对着火看得太久!掌舵的时候千万不可坠入梦乡!不要背对着罗盘。只要舵柄猛地一转,你就要留心了。不要相信人为的火焰,它的红光让一切都显得阴森可怖。明天,在自然的阳光下,天空将是晴朗明亮。那些在火舌的映照下像魔鬼一样面目狰狞的人,到了早晨,便会显示出一种截然不同,至少更为温和的形象。那灿烂明媚的金色太阳,才是唯一真正的灯盏——其他的一切都是骗人的!
然而,太阳并不隐瞒它的普照下还有弗吉尼亚州的迪斯默尔大沼泽,还有罗马城周围那片倒霉的低地,还有辽阔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及月光之下无尽的荒漠和苦难。太阳并不隐瞒海洋的存在,那是这个地球的阴暗面,而且占了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凡是内心快乐多于忧伤的人,都是不可信赖之人——不是不可信赖,就是不成熟。书也是如此。人中最可信赖的是“多受痛苦之人”,书中最可信赖的是所罗门的书,而《传道书》则是一首经过千锤百炼的传世悲歌。“一切都是虚空。”一切。这个任性的世界还没有领会非基督徒所罗门的智慧。但是,凡是刻意躲避医院和监狱,穿过墓地时加快脚步,宁愿谈论歌剧而不愿提起地狱的人,凡是把柯珀、扬、帕斯卡、卢梭称为有病的可怜鬼的人,凡是在无忧无虑的一生中将拉伯雷奉为智慧的典范,并认为他因此而写出了那些欢快的小说的人—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坐在墓碑上,把潮乎乎的绿色霉菌当作面包,和聪明无比的所罗门一起用餐谈心。
但是就连所罗门也这样说,“人偏离智慧的路,”(也就是说,即使他还活着)“必与阴魂为伍。”所以,千万不要被火迷住,否则,它会使你神志颠倒,变得像死人一样,就像它暂时把我弄成的那样。悲伤可能会带来智慧,但悲伤也可能造成疯狂。在某些人的灵魂中,有一只卡茨基尔山的山鹰,它既能一头冲下最黑暗的峡谷,又能从峡谷中高飞而出,消失在阳光明媚的天空中。而即使它永远飞翔在峡谷里,那峡谷也是在高山之中,因此,哪怕山鹰飞得最低的时候,它也比翱翔在平原上的其他鸟类飞得高。
Lucyluying
3个月前
广东
2
乔纳森刘铮推荐高老师讲的最好听的北京话,在三联的课程里听过但老师的课,我应该是第一批粉丝吧,哈哈。两位老师的书也非常好
Alex-Reading
3个月前
广东
2
我能说,我喜欢听但老师的声音吗? 就是那种儒雅文人的感觉,带一点轻微的南方口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我喜欢文学,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都喜欢,虽然只是兴趣,并没有专业研究,但是每次听“夜航船”都会拓展我的知识面,开拓我的眼界。 希望但老师和高老师的节目能一直陪伴我们,带给我们丰富的精神养料。
启总
3个月前
印度尼西亚
1
太奇妙了,我既对文学无太多兴趣,也完全不懂现代政治哲学,但仍被几位老师的讨论深深吸引。我觉得这种讨论是一种人类对不可能性的挑战。通过文学表达作者的思想是第一层不可能,了解文学作者的用意是第二层,而通过批评对文学作品的批评来逼近真相,都叠到四层了。但或许正因为没有正确答案,这种讨论反倒更加迷人。
老刘来了
2个月前
河北
1
好听
布拉德伯里
3个月前
广东
0
1:15:22 只有小说家……
HD99591p
3个月前
陕西
0
感觉如果没看过原书的话每次都不太跟得上三位老师的思路啊。要多看书了。希望但老师和高老师的夜航船越来越好。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0
1:15:51不知道祖克特会怎样解读福克纳的小说(节目没展开讲),节目引用的祖克特的评语提到了“自然与历史这两大范畴”,让我想到了福克纳《去吧,摩西》的这两个大长段:
①‘——的确拥有它的呀。而且并不是第一个。不是唯一的一个也不是第一个,从人被逐出伊甸园算起,你的权威经典里正是这样说的。而且也不是第二个,仍然不是只有他一个,从他的由亚伯拉罕身上跳出来的选民以及他们的子孙(他们抛弃了亚伯拉罕)的那部乏味、可怜的编年史看是如此,从那五百年的历史看也是如此,在这五百年里,半个为时人所知的世界和它所包括的一切都臣属于一个城市,正如这个庄园和它所包括的一切生命都臣属于、无法废除地隶属于这家小铺子和那边的你祖父在世时立下的那些账簿,而在接下去的一千年里,人们为帝国崩溃后破碎的山河争夺不已,直到最后,连那些残损的土地也贫瘠不堪,人们为在旧世界一钱不值的黄昏中这样啃了又啃的骨头狺狺嗥叫,直到最后,一枚偶然的鸡蛋使他们发现了新大陆。因此让我说我的看法吧:不管怎么说怎么着,老卡洛瑟斯的确是拥有这片土地的。他买进了,得到它了,不管怎么说;保住了它、留住了它,不管怎么说;把它传给了后人:不然的话,你干吗站在这里谈什么放弃和断绝关系呢?老爷子得到了,保留了五十年,直到你可以与它断绝关系,与此同时,他——这位裁决者,这位缔造者,这位仲裁者——宽恕了人们——不过他有没有宽恕呢?朝下界俯视,看到了——不过他看到了没有呢?至少他无所作为:看到了,却不能有所作为,还是根本没有看到;看到了,却不愿有所行动,还是兴许他根本不愿意看见——是脾气乖张,是无能,还是盲目: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
······
②‘——不管这些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是不是黑人。不仅如此,他们的这些品质,不仅并非得自白人,而且也不是因为有了白人才形成的,因为他们很早以前从自由的老祖宗那里就得到了,那些老祖宗享受自由的时间可比我们长得多,因为我们从来不是自由的——’可是这种精神也存在于麦卡斯林的眼睛里,他只消看一看麦卡斯林的眼睛便能看到它在那里,七年前那个夏日的黄昏,他们从打猎营地回来差不多一个星期之后,在他发现山姆·法泽斯告诉了麦卡斯林以前:关于一只老熊,它凶猛、残暴,并不光是因为这样才能生存,它之所以残暴,是因为对自由与解放有一种剧烈的骄傲感,它对自由与解放妒忌心极重,而且引以为骄傲,因此看到它们受到了威胁,不是感到恐惧甚至也不惊慌而几乎是欢乐的,仿佛有意要让它们处在危险中,这样才可以玩味它们,而且使自己那副强有力的老筋骨和血肉变得柔软灵活,好保护它们;关于一个老人,一个黑奴和印第安王的儿子,一方面是一个种族的漫长历史的继承者,这个种族通过受苦学会了谦卑,同时通过比受苦更有生命力的坚韧学会了骄傲,另一方面是另一个种族的历史的继承者,这个种族在美洲大陆上的历史比前一种更为悠久,可是如今仅仅靠了个年老无子的黑人的陌生的血液的孤独的友谊,以及一只老熊的狂野不羁而不可战胜的精神,才能存在;还讲到一个孩子,他希望能把谦卑与骄傲学到手,使自己在森林里本领高强、受人尊敬,但是发现自己很快就很内行了,因而很怕自己永远不会受人尊敬,因为虽然他做了努力,但是还没有把谦卑与骄傲学到手,直到后来有一天,一个情况也难以说清的老人,像是拉着他的手似的带他到一只老熊和一只小杂种狗相斗的地方去,让他看到,只要能够拥有那另一种品质勇敢,他就能够同时拥有他所需要的那两种品质;还讲到一条小狗,它没有名字,不是纯种,不知道它父亲是谁,它已经长成但是还没有六磅重,它不可能是危险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更小的狗了,也不能算它凶狠,因为人家只会把这说成是乱叫,它也并不谦卑,因为它离地面已那么近都没法屈膝了,它也并不骄傲,因为它不会和人们靠得太近,让人们看清是什么样的狗投下了那样小的一团影子,而那团影子连自己的主人不会升入天堂都不知道,因为人们早已认定它是没有不朽的灵魂的,因此它唯一能具备的品质便是勇敢了,虽然人们也许会说这仅仅是乱叫。‘这么说你方才没开枪,’麦卡斯林说,‘你离老熊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