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扰动之下,上证指数未能一路攻上4000点,而是在10月13日选择“退避三舍”,退守3900点下方震荡拉锯。
明面上是指数的回调,实则是资金偏好审时度势的改变。农业像久旱逢甘露一样开始表演,冷淡许久的银行开始躁动起来,自主可控主导下的稀土、光刻机开始登场。资金都在选择自己认为安全的地带先躲躲。
虽说10月13日,指数的反应没有4月份那次大,但关税毕竟还没最终谈出个结果,随时一个风吹草动就又能改变A股的走势,资金也不敢往风险高的地方去。
那些深受影响的
中美尚未谈妥的关税,迎来了新的变化。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征收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原因是:中国在10月9日发布对相关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当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目前仍处在喊话阶段,最终要加征多少,他也得掂量掂量。总之,这不像美联储降息,还有个指标参考,特朗普的心思你根本猜不到。
关税加码+技术封锁的双重力量,确实容易引发投资者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导致A股短期出现波动。
10月13日,仅从当天的股市表现来看,A股算是低开高走,没大家想象的那么惨烈。
不过,我们还是得保持谨慎,关注中美的态度变化和关税进展,毕竟当下处于高度不确定时期。
如果关税上面持续传出负面消息,那么受伤比较严重的无疑是出口导向型行业。
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如机电、日用品、纺织品等行业将受到直接冲击。一旦额外关税被加征至100%,这些行业的出口成本会大幅攀升,由此削弱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成本上升叠加竞争力下降影响之外,有可能导致企业营收与利润承压。最终使得相关企业的股价面临进一步的风险。
关键软件出口管制方面,需要分情况来看。假如这一政策生效,很可能会对中国涉及高端软件和关键技术领域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以EDA软件这类关键设计工具为例可能直接拖慢芯片设计企业的研发节奏,阻碍生产进程。
但对于一些专注于成熟制程芯片设计的企业来说,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就看内需了?
既然涉及到关税,受影响更多的必然是外需型企业。对比之下,内需型就比较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
在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消费、建筑、公用事业、大金融等内需相关行业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
一来,这些行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较少受到国外环境影响。
二来,为对冲关税战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内需,推动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消费、建筑、公用事业等内需相关行业有望成为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
三来,内需型行业还兼顾一定避险属性,比如,银行、消费这类行业,虽说成长性不一定很好,但好在现金流稳定性、业绩稳定,而且具备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因此容易在受到外界干扰时,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还有一个很多人会忽略的领域,农业板块。4月份那波关税扰动中,农业板块受到资金的青睐。此次关税扰动中,中美传统博弈领域农业板块就有所表现。因为,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使得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到提振。
10月13日,银行、黄金消费股、农业表现出一定的避险气质。
除了内需之外,中美博弈之下,还有一个自主可控,也有望成为资金青睐的方向。比如,10月13日的行情中,稀土永磁、芯片股逆势大涨。
催化因素上,上周中国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新政,又将稀土物项、技术及下游含稀土零部件纳入管制范围,限制境外使用我国稀土原料或技术的产品出口。
在稀土方面,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国家。毕盛资产创始人指出,美国超过80%的精炼稀土(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和清洁能源领域)来自中国,而美方建立独立的替代供应链预计需要5至15年。
中信证券表示,随着传统需求旺季到来,预计今年三、四季度稀土产业链业绩或逐季提升,持续推荐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为WPS格式的消息,也让国产软件板块嗨了一把。
半导体方面,中信证券指出,美国对华限制的持续收紧,倒逼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国内先进存储和逻辑晶圆厂加速扩产,逐渐摆脱对海外设备的依赖,国产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公司将持续受益。
结语
关税扰动之下,内需避险、国产替代或自主可控两大方向,很容易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
可到底谁更强,这就要看短期谁的催化因素比较多,市场形成的合力比较大了。短期,资金很容易跟着消息走。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