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7分钟
播放:
173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税务机关近期通过短信推送、个税APP内提示及电话通知等方式向众多高净值个人发出海外收益个税申报提醒。
近年来,全球税务透明化趋势日益加强,跨国金融账户信息的自动交换逐步常态化。依托于大数据的“无形之手”,税务局能够迅速探测到境内居民海外收入的流向,缚“无形之物”,准确识别境内个人的境外应税收入。
从2024年6月,诸多持有海外资产的纳税人开始在个税APP上收到申报境外所得的“站内信”,到同年10月,部分拥有较多离岸资产的高净值人群,以及美国或香港等境外上市公司的股东相继收到税务局自查或检查通知,再到2025年3月25日至26日,湖北、山东、浙江和上海四地税务机关几乎同步发布新闻稿,税务机关针对中国境内居民的境外收入申报问题开展检查的频率已经大幅度提升。
**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纳税标准**:
- 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些所得需要与境内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的税率是按照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的,税率从3%到45%不等。
- 经营所得:与境内经营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经营所得的税率是按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率从5%到35%不等。如果在境外有经营亏损,不得抵减境内或他国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可以用来源于同一国家(地区)以后年度的经营所得按中国税法规定弥补。
- 其他分类所得: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等一般按照20%的税率计算纳税;财产转让所得则需要按照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纳税。
**非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纳税标准**:
-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停留时间不满183天的,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境内的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一般不需要在中国纳税。
- 如果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但不满6年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可免缴个人所得税。
近年来,全球税务透明化趋势日益加强,跨国金融账户信息的自动交换逐步常态化。依托于大数据的“无形之手”,税务局能够迅速探测到境内居民海外收入的流向,缚“无形之物”,准确识别境内个人的境外应税收入。
从2024年6月,诸多持有海外资产的纳税人开始在个税APP上收到申报境外所得的“站内信”,到同年10月,部分拥有较多离岸资产的高净值人群,以及美国或香港等境外上市公司的股东相继收到税务局自查或检查通知,再到2025年3月25日至26日,湖北、山东、浙江和上海四地税务机关几乎同步发布新闻稿,税务机关针对中国境内居民的境外收入申报问题开展检查的频率已经大幅度提升。
**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纳税标准**:
- 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些所得需要与境内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的税率是按照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的,税率从3%到45%不等。
- 经营所得:与境内经营所得合并计算应纳税额。经营所得的税率是按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率从5%到35%不等。如果在境外有经营亏损,不得抵减境内或他国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可以用来源于同一国家(地区)以后年度的经营所得按中国税法规定弥补。
- 其他分类所得: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等一般按照20%的税率计算纳税;财产转让所得则需要按照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纳税。
**非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纳税标准**:
-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停留时间不满183天的,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境内的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一般不需要在中国纳税。
- 如果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但不满6年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可免缴个人所得税。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Tiny_Wang
3个月前
湖南
0
有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