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录制时间偏长,为了大家的听感体验,我们分成三期讲杨天真。这一期主要是杨天真《通透》这本书,这本书就像一个A-Z的人性字典,每一个人性都是以“例子”开头,以“通透时刻”结尾,可读性很强。
本期时间线供您参考:
00:10 《通透》介绍;
02:07 上瘾 能让人上瘾的,都是坏东西吗
02:42 为什么会上瘾;
03:57 培养自己的积极上瘾行为;
04:53 好胜 不要让“想赢”变成伤害彼此的武器
07:56 如何调整被胜负欲支配的状态;
09:45 从众 随大溜会让人变得平庸吗
10:32 消极的从众心态会扼杀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
10:54 积极的从众心态需要有自己基本的判断力;
11:33 钝感力 别人的一个眼神,就会让我陷入自我怀疑
12:25 钝感力是你的敏感需要有边界;
12:43 如何培养“钝感力”
13:36 自己ego太大怎么办;
14:16 共情 共情并不等于同情
14:51 小喵共情反而自己情绪奔溃;
15:40 思虑周全可以适当避免被别人的低能量影响;
17:22 怎么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
19:50 希望朋友好,又不希望他比我好,如何直视这种嫉妒
20:38 为什么会有“嫉妒”这种情绪;
21:34 挖别人的墙,自己砌墙的时间就少了;
22:05 怎么减少嫉妒这种情绪;
22:56 偏心偏爱 明明我做得比他好,为什么他们偏爱他
23:56 小喵学生时期对于“偏心”的耿耿于怀;
26:03 怎么面对"偏心”;
27:14 职场上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关系上;
27:43 宽容 你以为的宽容,实际上可能是纵容
28:43 有人有求于你的时候,要把面对困难的心路历程袒露出来;
29:36 贪婪 “见好就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
29:51 多买一件衣服就要从衣橱里扔掉一件衣服;
30:49 有些没有明码标价的东西往往更加昂贵;
31:45 虚伪 别做个虚伪的好人
32:02 自卑 逃避与人交流,社交恐惧症该如何自处
32:34 如何才能没有社交恐惧症;
33:45 纠结 因为选择困难,我错过了太多好机会
33:54 选择困难后面的真正原因;
34:18 Fear of Missing Out;
36:57 偏见 别执着于纠正别人的偏见
38:13 怎么摒除偏见的杂念;
38:39 要把“慢一点”刻在脑子里;
39:29 做事鲁莽 为什么我总是好心办坏事
40:27 思考快与慢;
40:43 怎么通过思考提升羽毛球技术;
41:34 鲁莽以后一定要真诚道歉;
42:05 多嘴 经常说漏嘴,我为什么不长记性
43:02 建立自己的底层自信;
43:10爱 略显沉重的爱,该如何回应
43:57 操纵 守护好你的自信与边界
44:07 严格管理和PUA的区别;
46:08 爱管闲事 无法专注的人更爱管闲事
46:18 瓶颈 原地扑腾,难以突破,处于瓶颈期的我该怎么办
46:45 AR弟弟高中遇到瓶颈期,AR给的建议;
48:08 向内看和向外看;
48:49 没有危机意识会容易遇到瓶颈期;
49:17 画饼 我努力工作等升职,领导却只会画大饼
49:28 “杀猪盘”也是画饼;
51:36 Everything has a price!
52:01 轻言放弃者 因为害怕做不好,我不敢开始
52:53 “知”与“讲”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53:46 相互指责 为什么被甩锅的总是我
54:59 安全感 总觉得没有安全感,是我太“作”了吗
55:12 如何建立一段对等的关系;
55:53 要接受人都是会变的;
57:14 节制 自律不是每天五公里
60:26 制定可量化目标;
61:16 会示弱的强大是真正的强大;
61:29 功利 功利交友,最后竹篮打水
61:52 虚荣,太爱面子,有错么
63:05 虚荣可能只是为了找一种认同感;
63:48 三分钟热度,做什么事都没常性,就注定失败么
64:41 三分钟热度也不是遇到问题就退缩;
65:49 因素 成事的重要特质——主动
65:55 讨好型人格 为什么我越讨好别人,越难获得认可
66:12 需要找到内核的自信;
67:19从零开始
68:50 结束语。
原文引用:
-我们与其去控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从那些非常喜欢而无法控制的事情中挣脱,不如选择另一个选项,就是培养自己的积极上瘾行为,把注意力分配给那些对我们更有价值的事情。
-不要跟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进入盲目比较的状态。
-但亲密关系的意义是共建美好和谐的共存状态,别人在意我们是因为我们是我们,而不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更优秀。
-对多数人来说,从众是一种自我保护和低成本、高效率的决策方式。
-消极的从众心态会扼杀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
-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共情的核心是一个人要有完善的自我系统,能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时间、精力做好管理。
-理解别人是共情,理解别人之后的行动叫共识。
-共情是起因,共识是手段,共同利益是结果。
-这个世界爱的来源不只有父母家人,还有朋友和爱人,他们也能给予你一些爱的能量,而情感的遗憾是我们靠自己的努力无法获得的,慢慢地,我们都会长大,都会学会不纠结于此。
-职场上,我们要重视目标,重视价值排序,而非“关系”。人只有真正把注意力从“关系”上转移到“目标”上,才能实现自我成长的进化。
-宽容是你允许别人犯错,纵容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别人犯错。
-有些没有明码标价的东西往往更加昂贵,比如道德,比如自由。贪婪可以模糊道德,最终也能吞噬自由。
-偏见是基于思维惰性带来的认知局限。
-多嘴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底层自信,要知道自己怎么跟别人建立关系才是长久的。
-好的关系一定是双方共同成长、进步的,且爱的浓度比较匹配。
-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瓶颈期时再寻求突破,已经晚了。
-很多人会认为“瓶颈期”是个困境,本质上是因为没有危机意识。
-如果你看穿了某些人,并且做了充分的功课,研究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欲望、渴求、恐惧与梦想,那么你几乎可以让他们相信任何事儿了。
-能够抓住机会的人,一定既具备洞察能力又具备极高的实践能力,两种能力缺一不可。
-如何拒做“职场老好人”,把丑话说在前头。
-不在自己不在意也做不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精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律。
-虚荣幻象的破解之法:划分自己的“能力圈”,寻找内心真实的需求。
-而我所赞赏的独立,是形成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的灵魂,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所谓“通透”,是你在任何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把目标、优先排序、做完这件事情能得到或失去什么等在脑子里完整地过了一遍且想明白了。
-这本书的开头我提到,知行合一很难;在书的结尾,我想说,读懂人性后,从零开始。
下一期分享《去遇见》以及杨天真商业版图。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