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89分钟
播放:
2.01万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仔猫 @仔猫食处


嘉宾|李硕 @一菜一酒~点菜纪


大家好,欢迎来到杂食者餐桌,这是一档专注于餐厅评论和探索的播客,由美食媒体人苇杭和资深食客仔猫共同主持。


天津菜到底是不是一个“被低估”的菜系?这一期,我们从八大成讲到煎饼果子,从罾蹦鲤鱼聊到清真盖帽扒,再追溯奶汁烤杂拌、黑蒜子牛肉粒的兴衰起伏。你会发现天津菜不只是兼容,它是文化的沉淀,是时间的涟漪。传统和创新在这里不断交汇,每道菜背后都有一段热气腾腾的人生故事。听完这期节目,或许你会重新认识这座城市的味觉密码。


🎯 时间轴


00:00 杂食者餐桌在天津的探索与回顾


• 我们这期聊的是天津菜,一个被很多人误解、低估却非常丰富的菜系。


• 天津并不只有煎饼果子,天津菜有自己的传统、脉络和地方特色。


[03:15] 天津菜的灵魂与历史流变


• 天津儿子和天津女婿的理解。


• 清末的水西庄和八大成。


• 民国初年的新八大成、二荤馆、清真九大楼和鲁菜兴起。


• 解放前后的南菜、鲁菜与本地小吃。


• 改革开放后的津菜复兴和群星杯。


• 天津餐饮人在自媒体时代的努力。


• 轮回与重建,被苦难塑造的灵魂。


[21:47] 天津菜的五大分支及其影响


• 当代天津菜的五个分支:大教汉民菜、贵教清真菜、津派鲁菜、津派南菜、津派西餐。


• 每一支都曾主导过市场,影响了城市餐桌的结构。


26:39 大教汉民菜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 天津作为水陆交通要冲,各地移民带来了丰富食材与做法。


• 九铃开生刀内藏的传承奥义。


• 从“罾蹦鲤鱼”解密天津厨师对于“鲜”的理解和演绎。


58:43 贵教清真,你不知道的历史和独特审美


• 扒海羊体现了水陆并济的天津清真审美。


• 天津清真奠基人穆祥珍。


• 白蹦鱼丁,做减法的调味逻辑。


01:22:00 津派西餐的代表菜及其影响


• 牛肉得嚯大米饭,西餐也没跑儿。


• 奶汁烤杂拌,天津西餐黄金年代的缩影。


01:34:46] 津派南菜的发展与特色菜品


• 北流儿南菜与建国后津菜第一人。


• 大姑是大伙儿的好大姑。


• 干烧和鱼的流变。


• 洋葱!洋葱 !


01:47:20] 津派鲁菜的传承与变化


• 天津包子外地菜


• 社区感的鲁菜坊


01:52:10 在天津流行菜中窥见未来


• 黑蒜子牛肉粒


01:57:33] 天津煎饼果子的起源与传统风味


• 从清末到当代消费场景的变化。


• 那些慢慢遗落在历史中的记忆:绿豆去皮、以蛋分高低、轻微发酵、吃虾不见虾、卷圈与排叉儿


02:16:04] 天津特色小吃锅巴菜的消费场景


02:20:54] 天津捞面席:仪式感与性价比的完美结合。


02:27:28] 天津包子的文化与特色


• 从吃不吃狗不理看清天津人对包子的理解。


• 天津人到底吃什么包子?


02:35:02] 特色食材与传统菜肴的探讨


• 黄芽白和青麻叶


• 两水鳜鱼


02:47:42 天津味道的困境与前路


• 被无数次打击之后的津菜自信是个伪命题吗?


• 厨师需要被欣赏?食客需要被教育?


• 年轻餐饮创业者和传统津菜间的那个断点在哪?


👨‍🍳 节目中提到的人&场景&菜


嘉宾:李硕的一菜一酒



津菜先贤(按在播客中谈及的顺序排列)


魏天成、杨再鑫、赵克勤、王国清、高恭翊、穆祥珍、卜登贵、李文元、由芝炳等前辈


特别感念:文化学者、天津餐饮历史记述者陆文郁前辈


当代津菜主理人(按在播客中谈及的顺序排列)


苏羽(热海饭庄)、薛长明(热海饭庄)、黄建明(津鲁菜馆旧津保路店)、李宝通(八九不离食)、张军(臻味私房菜工作室)、王雁明、王辉、柴金梁(玉泉饭庄)、李智铭(铭西餐厅)、赵淑华(赵大姑津味坊)、陈友志(鲁菜坊)、刘志廉(惠宾餐厅)、吴连堂、何俊强(同义成)等老师


特别介绍:天津本地食客领袖、陈派评书非遗传承人佀童强老师



津鲁菜馆 - 煎烹虾扁儿



罾蹦鲤鱼 - 《津菜荟萃 天津市群星杯津菜烹饪大赛专辑 1987.7》



玉泉饭庄 - 扒海羊(辣烧版本)



玉泉饭庄 - 白蹦鱼丁



九铃开生刀



玉泉饭庄 - 扒牛肉条



玉泉饭庄 - 杏仁豆腐



赵大姑 - 辣烧鳝糊



王辉 - 干烧鲽鱼



鲁菜坊 - 葱油鳜鱼和干㸆鳜鱼




同义成 - 酱肉包子与现熏鸡




杂食者餐桌#9 菜单 赵大姑津味坊



杂食者餐桌#9 菜单 玉泉饭庄



杂食者餐桌#9 菜单 惠宾餐厅



杂食者餐桌#9 菜单 铭西餐厅



💡 资料


今天,给天津菜一些话语权(李硕的一菜一酒)


杂食者餐桌 在传统探索津菜的未来 (仔猫)


都说这是北方最松弛的城市,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多好吃!(企鹅吃喝指南 盘丝大仙仙)


幕后制作


策划:仔猫


制作人:@播客制作人老段


采样音乐


I.q. Music Orchestra - Four Seasons, Winter


🥣 关于「杂食者餐桌」



一期一会的餐桌活动 👅


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价值


连接餐厅和消费者的一座小桥


2025 北京 天津 上海


发起人@苇杭EaToday @仔猫食处


官方小红书@杂食者餐桌


👂 收听方式


我们的节目,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APP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以及其他泛用型客户端,搜索「杂食者餐桌」来订阅、收听。如果喜欢我们,也可以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 听友群


「杂食者餐桌」听友群现已开放啦!进群方式:添加杂食小助理微信:zashizhecanzhu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



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zashizhecanzhuo(备注:商务合作)


投稿&建议反馈,欢迎电子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今生
4个月前 天津
32
2:14:06 天津煎饼果子除非像现在南楼煎饼这样流水线化,可以做到在保证质量尚可的情况下量产。否则是没法做到既精耕细作保证质量又规模经营保证数量的。煎饼果子从前都是一人一车两铛,不管是早餐还是夜宵,一般就半天或者半宿。李硕提到的这几个所谓天津知名煎饼之所以爆火后迅速惨淡收场,无一不是被流量吞噬。赵师傅当年上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全国的游客蜂拥而至,爷俩只撑不住,相继倒下。二嫂子在同一门脸原地接盘,打出非遗传承人旗号,也门庭若市了好一阵,然后开了鼓楼的旗舰店卖起了辽参煎饼。上了《舌尖》的不管是杨姐还是红姐,能转手套现已经是最好的出路了。因为煎饼果子的这种纯轻资产的小本生意,连小作坊都算不上。一人一车小区口马路边卖半天,甚至连照都不用起税都不用上。最多交个卫生费管理费。剩下半天回去休息休息,给明天备备料,一个月轻轻松松一两万。而一旦出了名,开始排大长队了,半天就不行了,自己咬牙坚持就是赵师傅父子那下场。开店,租房,雇人就是二嫂子那样,挣得钱都给了房东和雇工,并且主营产品逐渐离谱。流量逼迫一个摊煎饼的手艺人必须变身成管理企业的经理人,确实强人所难了。 唉。。。所以,很多类似夫妻店一人炒菜一人上菜收桌的特色小馆,网红探店突然带来一拨流量未必是好事,更可能是无妄之灾。对店主和食客都是。
了然哥
4个月前 天津
9
小宇宙天津听众还是少。前几天也听了一档介绍天津美食的,希望这些节目能够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听到。我本人也是天津的。听完这期节目觉得嘉宾才是真正懂天津的老饕。我也是美食爱好者,大众点评也是最高级别了,但比起嘉宾我就是个小玩家。近几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天津游客的增多,貌似提到天津菜就是八珍豆腐,老爆三,红烧牛窝骨等等。天津清真菜算是出圈了。肉眼可见的清真连锁店越来越多。而天津的老师傅的传统菜大多还都是小破店。惠宾餐厅是去年才装修盘了一个大店。这些餐厅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天津人要走出去,天津的餐饮也要走出去。
雨前羽街
4个月前 上海
8
2:20:18 吃不了一点儿
今生
4个月前 天津
7
3:06:32 津菜在从前没有或者根本不想走出去,确实有一种逻辑自洽的“充分理由”,那就是我好不容易把天南海北的各色美食改良成了天津人喜欢的口味。我吃饱了撑的再把改良过的美食反打出去,是要杀回原产地踢馆去?哪个厨师会这样自找不痛快?!这也与天津卫讲理讲面的码头文化相冲突对吧。 当然现在的社会环境,我上面说的理由基本已经站不住脚了。我觉得复兴津菜其实可以借鉴《老饭骨》模式,先从老师傅们的手艺先展示、保留、传承开始。保证了津菜在天津本地餐饮的地位和品质,培养出一批传统天津美食爱好者、推广者,再走出去不迟。 说到推广,万幸现在天津的探店网红比较拉胯,否则像玉泉这样的小门小户也跟我前边说的煎饼果子一样了,要么赵师傅,要么杨姐,要么二嫂子。也万幸现在天津的餐饮还没有过度商业化,很少被资本相中。为啥餐饮叫勤行,中央厨房炒菜机旁边的已经不能叫厨师了。资本可以让餐饮业红火,却会让厨师行业凋敝。比如现在的大福来耳朵眼早餐的连锁规模经营,机器和面,流水线炸果子炸炸糕。。。当以后的餐厅都是熟练工没有厨师,当以后的中餐都像开封菜,金拱门,自然也就可以利润最大化了。我觉得从商业逐利的角度出发,这肯定是大势所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外卖越来越便捷,年轻一代的味蕾越来越退化。我其实对津菜甚至是中餐的前景是相当悲观的。所以培养推广传统饮食文化,虽然逆潮流,但很重要。大家尽力而为吧!
今生
4个月前 天津
5
苏闽菜馆可惜了,因为坐落在总医院对面,渐渐快餐化食为天化。
阿喀琉斯爱洗脚
4个月前 中国香港
5
54:53 那个大面筋在闽南挺流行的……坐标厦门从小吃😂
人文行走天津卫
4个月前 天津
4
介么多朋友关注天京菜,有点意思
李小花哈哈哈
4个月前 北京
3
沙发
人文行走天津卫
4个月前 天津
2
聊天津西餐 没提老莫啊
朱凯_7IAO
4个月前 天津
2
现在的煎饼果子,资深大爷会要求,果子在饼铛上烤热了再加到煎饼里
Lindtmit90
2个月前 天津
2
14:25 能看出作者对天津菜的发展历史很有研究,尤其是周家食堂-苏闽菜馆的部分。这个家馆子只有部分老和平的住户才知道。
李小花哈哈哈
4个月前 北京
2
11:04 分手之眼
HD645594e
4个月前 天津
2
怎么说呢 好些馆子 老板不在、不认识老板、不打招呼那个菜的出品和宣传的南辕北辙,有时候靠一两个人的名气没什么用,行业水平上来了才行
强_
4个月前 北京
1
1:34:26 真有人单喝玫瑰露吗? 那酒就不是用来单喝的吧?
傻瓜力量大
4个月前 北京
1
其实关于天津,想说的挺多的,周末花了挺长时间把三个小时的播客听完,还是写下来。我母亲是天津人,从记事起就假期春节都回天津,在天津过春节---气氛非常热闹。长大了,工作了,也经常陪母亲回天津。感觉津菜一直局限在天津有以下几个原因:1. 天津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导致房租物价一直涨的不那么厉害,那些费人工的手艺菜也一直价格不高,2、天津人不那么鸡血。愿意在且有时间在吃上面花更多的时间,指指帝都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和工作强度,吃饭大概率是填饱肚子;3 其实很多菜系的发展和当地人外出工作带动菜系传播到各地,以及强势文化密不可分。比如粤菜在全国,比如川菜,湘菜席卷全国。真的很少见到天津人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吃不到早餐就离不开天津(没有贬义就事论事),无论是人还是厨师,在外地无法形成团体--指指北京的各有特色的地方馆子其实是外地人的聚餐地点,那就更无法在外地发展津菜了。4.说起在外面拼搏,指指湖南人和四川人,就有一股子狠劲和闯劲去外地-比如国贸的湘临天下的老板,我身边也有湖南朋友,放弃上班工作,辛苦开湘菜馆,就是能吃苦愿意赚钱。天津人很少有愿意放弃舒适的生活去外面闯荡。正巧认识一个合作方,在上海做金融,吃饭的时候说自己是天津人,说在上海的天津人很少,没有啥天津馆子。我在天津那么多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哪怕是北大毕业的,也要回到天津,不乐意在外面吃苦闯荡。
Hsiao_6688
4个月前 天津
1
头一次知道玉泉饭庄大名还是因为小四老师微博介绍hhh
归二
4个月前 英国
1
2:38:42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天津冬菜是在墨尔本的亚超,同行的小伙伴知道我是天津人还问我那是什么,我说不知道八成是骗外国人的吧!过去十几年在不同国家的亚超都看到天津冬菜,我才知道是两广南洋的华裔移民随着迁徙把冬菜带到了全世界。前两年跟我妈聊起来华裔移民与天津冬菜的渊源,我妈说那不就是荤冬菜嘛,你奶家包饺子都不忘了加,过年炖肉也加冬菜,你小时候可爱吃了。没想到兜兜转转几十年,那个小坛子里的腌白菜走过了全世界又回了老家的餐桌上。
潔蘋
3个月前 上海
1
2:19:59 我去年去过天津 绿豆煎饼是黏口的 吃不惯 嘎巴菜因为是半流质的酱汁 反而改善了口感 不过天津口味偏咸 我后来试过 豆腐脑和嘎巴菜都是减半酱料 更加习惯 早餐我最接受的是小馅云吞和熏鸡蛋 另外 蓟县的豆皮卷麻鸡蛋意外地口淡 配豆浆 非常好吃 导致我现在都改买麻鸡蛋取代高邮咸蛋当夏日小菜
Erick
3个月前 上海
1
53:27 皖南人表示 这里说的没错 我们方言里形容煮汤菜类的菜的动词就是“de”,“de 锅子” 意思就是“煮锅子”
HD34983z
4个月前 北京
1
有没有天津朋友推荐下哪家馆子吃捞面比较好哇!上回微博刷到就被种草了~谢谢!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