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直面了脑瘫家庭背后的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弱势群体的关系和弱势群体的欲望,在刘春和这个角色登上银幕之前,2002年李沧东就讲述了一个面容扭曲手脚抽搐的重度脑麻痹女孩,用形而下的欲望来讲述爱。
一条没有尽头的铁轨,命运的推手,普通人如何被时代摧毁?
边缘人物的爱情,真的能打动人心,还是让人愤怒?
如果爱与救赎藏在绝望的深渊,你还愿意相信吗?
——简介——
韩国导演李沧东用电影刻画了时代洪流中被压迫的普通人,他的作品既充满现实主义的沉重,也蕴含文学式的开放隐喻。李沧东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仅是导演,也是一个作家。他用文学的叙事方式重塑了电影的表达,将非线性结构、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社会的创伤交织在一起。无论是薄荷糖的倒叙时间线,还是绿洲中超现实的爱情片段,背后都能看到福克纳与卡夫卡的影子。
从《绿鱼》的家庭瓦解到《薄荷糖》的命运铁轨,再到《绿洲》中边缘人群的爱情与挣扎,他用镜头向观众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真的对所有人公平吗?
这期节目,我们从他的个人经历谈起,探讨他的电影如何以文学为骨、社会为皮,最终讲述那些不被看见的故事。这些镜头下的故事,或许也是你我生活的某种投影。
——时间轴——
00:00 作家变导演:从文学到电影,他如何把个人痛苦拍成艺术?
23:14 城乡冲突与现代化:《绿鱼》如何反映90年代韩国的变迁?
31:45 《薄荷糖》没法跳车的冲向尽头:铁轨如何象征命运的单程?
46:34 《绿洲》爱与道德的纠缠:爱情是希望的绿洲,还是结构性压迫?
01:05:34 被削弱的女性角色:《密阳》中的女主是否有自主意识?
01:15:17 《诗》共情的力量:美如何在苦难中成为救赎?think other
01:29:26 《燃烧》现实主义与开放叙事,如何在李沧东的作品中碰撞出火花?
——参考书影—
参考作家:鲁迅、村上春树、威廉·福克纳、卡夫卡
参考电影:
《绿鱼》 - 李沧东 (1997)
《薄荷糖》 - 李沧东 (2000)
《绿洲》 - 李沧东 (2002)
《密阳》- 李沧东 (2007)
《诗》- 李沧东 (2010)
《燃烧》- 李沧东 (2018)
《小武》 - 贾樟柯 (1998)
《本命年》 - 谢飞 (1990)
——BGM——
Générique - Miles Davis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