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8分钟
播放:
345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国内不时有反战抗议活动发生。4月中旬,哥大校长授权纽约警察进入学校逮捕抗议学生,更是引爆了席卷全美的学生抗议潮。如今,随着美国各高校陆续进入暑假,校园里的抗议运动规模和烈度均有下降,却也是一个回顾和梳理的不错时机。本期播客,我们就邀请到了两位(曾)在纽约工作的学者许准和张泠,一起从近期的美国学生抗议运动聊起,两位不仅为我们还原了此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高校里的紧张氛围,介绍了美国知识界对巴以问题的看法;还将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对比了60年代和今天的两轮美国学生运动,梳理了自那以后美国左翼进步运动的起起伏伏,最后展望了它未来可能的走向。



本期嘉宾:


许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此前曾在纽约城市大学任教


张泠,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电影与媒体研究学院助理教授



主持人:


郑涛,《文化纵横》编辑



01:29 4月份大规模学生抗议爆发之前就有各类大大小小的抗议活动


04:37 为什么风起纽约?左翼力量和犹太人的重要据点


10:30 学校管理层的态度经历过犹豫和转变,转折点是政府的压力


17:01 犹太人内部也有左右翼之分,很多被捕者是反犹太复国主义的犹太人


21:54 学院里的风暴,不会给2024年大选带来太大影响,但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左翼年轻人的投票热情


26:38 大部分美国知识分子对巴以问题的态度:各打五十大板


31:30 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在巴以问题上“理中客”是泛道德主义、去政治化和个人主义的


36:58 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的历史背景:麦卡锡主义、越战、经济不景气


39:56 八十年代以来的万马齐喑,与2008年以来批判性声音和力量的重新崛起

48:20 从越战到巴以冲突:媒介技术的变迁如何影响美国社会对外部战争的认识


50:11 很多抗议者是无政府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有批判,但缺乏建构新世界的思路


52:56 “叠buff”式身份政治的诞生,无法团结起来促成系统性的改变


59:07 被推上前台的少数族裔精英,奉行的可能是非常保守的政治主张


01:05:06 美国高校和主流社会如何“收编”六十年代的激进学生运动


01:07:40 六十年代激进青年在接下来50年里的不同选择与走向


01:09:38 “被装裱起来的虎皮”:今日美国叙事里的六十年代激进思潮和运动


01:13:50 未来,美国主流社会是否会把今天的学生抗议运动也“装裱”起来?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