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9分钟
播放:
4,693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当孩子的学习遇到瓶颈,想要退缩或停滞不前时,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是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逼迫,还是放弃坚持?学琴、运动或其他技能的学习,是否只有苦熬这一条路?是否存在更多选择?


01:27 想要钢琴学得好,我们常会联想到朗朗父亲那样的形象。


02:27 朗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历,看似结局圆满。


03:18 那么,这种“向死而生”的模式能否被复制?


03:40 事实上,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无法依样画葫芦地复刻。


06:48 有时看似是父母逼迫过紧,但还有许多隐性因素在共同作用。


08:40 除了高压管教,潜在的缓冲与支持同样重要。


09:32 不能仅复制高压管教的部分——但其实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或者意识不到的因素,同样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10:34 高光个案并不具备普遍性。成功案例的稀少与大众认同之间的差距,恰恰反映了残酷的淘汰现实。


12:08 严厉管教的背后,可能是父母渴望托举孩子,但缺乏方法。


13:39 当孩子学习遇到阻碍时,除了“逼”,父母还能做什么?


14:25 对多数父母而言,善于理解孩子已足够。


15:04 具体训练应交由老师,父母只需找到一位好老师。


15:22 早期学习阶段,尤其需要选择懂孩子的老师。


15:56 大宝的表现不仅印证了好老师的重要性,更展现了孩子长期被真诚对待后形成的表达能力。


16:27 当孩子不耐烦时,可通过第三方视角避免对抗。此类策略能有效维持兴趣。


18:00 与其亲自下场教学,不如与老师充分沟通。


18:24 特别严厉的老师真的更好吗?


18:55 一个负面学习案例的反思。


23:08 保持兴趣,让身体能力逐步发展。


24:11 如何应对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枯燥部分?


24:59 在放弃与逼迫之间,仍有多种方法可选。


25:40 任何学习都应循序渐进,而非一开始就啃硬骨头。


26:15 低幼阶段孩子的学习与更大年龄段存在差异。某些内容需等待合适的发展阶段。


26:53 即使父母自身精通,也应请教老师——他们对儿童阶段性发展的经验更丰富。


27:09 一方面咨询老师,一方面需基于孩子的个体特征做出选择。


27:42 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关注情绪感受比学会技能更重要。


28:30 许多家长的固有认知:学习必须苦练。


30:02 一则不允许犯错的案例。


30:47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学琴或乐器无需追求顶尖或大奖。


33:22 明确目标:是成为顶尖,还是学会享受?


34:42 首先承认:我们都是普通人。


35:51 培养兴趣是为了拓展自我,而非达到顶尖。


36:24 家长疑问:“孩子缺乏毅力、偷懒怎么办?”


37:03 亲身尝试后,或许能理解孩子的困难。


37:57 放下对完美的执念。人本就有瑕疵,无法像机器般规律运转。


39:05 学霸幼时也未必有理想中的“读书样子”。


40:09 本可培养能力的活动,反而成了挫折来源。


41:02 孩子失败后的反应蕴含重要价值。若父母只关注预期结果,可能错失激励机会。


42:36 跳出固有认知,正确解读孩子的需求。


43:52 学习艺术、运动或乐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5:29 在“学不学无所谓”与“只要学就必须顶尖”之间,是否存在中间地带?


50:26 抗挫力的前提条件。


51:09 孩子学琴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的四条建议。


52:55 如何用正向反馈鼓励孩子?


54:20 通过间接方式认可孩子,并提供具体指导。


55:03 要点:具体、可操作、有激励性。


55:44 若缺乏具体行为指导,孩子可能出现预期外的行为。


56:55 “最近发展区”概念,目标设定和拆解,以及榜样的作用。


58:33 目标拆解的实际案例。


1:00:16 父母需避免“专家盲点”,勿以成人标准要求孩子。


1:01:40 从语言学习角度理解孩子的困难。


1:04:28 孩子的错误方式,可能是理解其认知逻辑的线索。


1:07:25 家长亲自教学易出现的问题。


1:09:28 家长需管理情绪,提供具体指导。


1:10:44 “脚手架”理论:帮助我们跳出旧有榜样框架。


1:12:09 父母作为“脚手架”,不应该成为构成孩子主体的砖和瓦,不应该去侵占和替代孩子自己应走的路。


1:15:57 陈老师的神总结。


1:16:44 即使孩子已步入正轨,父母仍需具体评估其能力,避免不切实际的要求。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忘写书
2个月前 意大利
15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露娜在路上
2个月前 湖北
11
兴趣能持续的三个点: 1—懂儿童心理学的启蒙老师 2—家长提供正反馈+游戏力陪伴 3—父母修炼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期待 我分享我一个实践的心得: 同龄伙伴的陪伴,我家姐姐的美术和舞蹈一直是她的热爱,除了遇见了非常契合的老师,包容并接纳孩子,还有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一起练习,一起把重复练习的那部分变成了彼此陪伴。
A温雅1-2点午睡
2个月前 江苏
7
我家孩子对钢琴的热爱,真的是我一点点push上去的。她现在喜欢自己创作音乐,喜欢自己画谱子然后演奏。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是单音,后来慢慢的创作出来的曲子是两个手。现在会自己搭配和弦(好不好听另说,但是她真的很有兴趣)。而且她会把自己学的曲子用来加工。 其实我们在学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学到现在有大半年了。中间我们也换过教材,我们本来用的是小汤,学到小汤二上合手的时候,他感觉很难,然后就畏难情绪上来了。后来我跟老师商量,我们换成了菲伯尔(这套书不错,台阶比较平缓),孩子就又有动力了。 还有就是在练琴的过程中,我们鼓励的多。比如练琴练到一些他觉得难的地方,那我不会跟他死磕,就哪怕我会想要有死磕的冲动,我也会克制自己的这种欲望。我也会帮他拆分,帮他分手练,帮他拆小节练,然后练完之后我会让他自己去观察。你看吧,是不是越来越熟练了。所以他在练钢琴中收获了成就感和掌控感,同时呢也很好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刻意练习。(当然我很自豪的是,我有辅导陪练孩子钢琴的水平😏)
小罗lxy
2个月前 广西
5
天怡真的说出了我想问的问题,感谢感谢,期待更多的话题
守望_k0S4
2个月前 河北
3
25:32 对的对的 天怡的提问好棒问到心里。会有这样的疑问 练习本来就是会无聊要下辛苦 , 以前我会帮他逃避掉那些我认为的不合理 现在我想要他面对 用他自己合适的方法练习。这对家长的要求好高 要分辨出哪些方式不合理 哪些方法适合自己孩子
麦_128s
2个月前 广东
3
“大家好,我是陈忻。”——真的很喜欢这句话,听到的时候还是那么地欣喜和安心。 昨晚听完了~收获了不少~做了一些摘抄😁 孩子学习/做事状态不好就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有些家长是“为了我自己看着舒服” 家长一定要看见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不要总是看“我想要看的东西” 给孩子提建议时要:具体、可操作、有激励性——“认真一点”这种是模糊的、不具体的说法,孩子依然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如何做——久而久之孩子会“我给你呈现一个认真(的样子)”而已 把目标拆分成小块小块的,让孩子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进入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孩子体会到“成功”(激励性),进而解决最终目标 我们也是从小孩子长成大人的,我们学到的东西已经是学了很多年了,我们不要忘记自己小时候刚学的时候也很难,我们不要瞧不起小孩子 你辅导的这一题,也许是可以辅导的,但是你可能并不清楚在孩子的这一个阶段的整个知识框架是怎么样的、这一点是为后面什么知识点铺垫的 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一上来就给孩子的人格/行为贴上各种例如“不认真”、“懒”等等的标签 父母—脚手架—最后的目的是拆掉 以上。
翻抽屉的猫
2个月前 云南
3
我既是陈老师的学生也是Zack的学生,终于等到了播客。
Jo_抓抓鱼
2个月前 广东
2
在A和B之间,往往有第三条路,很幸运我们在从心看到了第三条路是什么样子
北国Joyce
2个月前 新加坡
2
哈哈,我也有忍不住说娃拉琴不好的时候,她就把小提琴给我,说你来拉!
Maple_Lee
2个月前 广东
2
生活在广州一线城市的我,在孩子从小参加各种体育尝试过程中,发现能找到懂儿童心理学能和孩子work together的教练真的少之又少,接触身边大部分家长都深深迷信“严厉”。不知道是否和文化有关。希望真的多点运动教练能真正去学习儿童学理学里理解孩子,让更多孩子真正热爱运动。
zzZCL懒懒
2个月前 福建
2
天呐我要抱紧天怡,太会提问,提的问题都很贴地而且非常真诚,幼升小的焦虑简直了,说的就是我! 作为0基础没让孩子提前学拼音的家长(主要娃也不愿意提前学),我在周围人群中感觉就像个异类。 另外,弱弱问一句,咱们从心FM更新频率定下来了吗?容我定个闹钟~
蓝色雨滴
2个月前 福建
1
已经在期待下一期
A温雅1-2点午睡
2个月前 江苏
1
哈哈哈哈,陈老师太逗了。因为我没有把这个分享到小红书上😂。(那我绝对是得了陈老师的真传,我把陈老师在从心课程里带娃学琴的片段都抠出来了,一个个对着学。所以我家孩子对钢琴的热爱是有的)
米兔兔_VF20
2个月前 德国
1
好喜欢你们的频道,期待下一期!高质量的内容,真棒
贝拉lalala
2个月前 贵州
1
41:14 在孩子身上,家长要看见孩子自身的价值点,而不能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点,家长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范围
君君_YgDB
2个月前 广东
1
从心必须支持 开心 以后又有东西听 多更哦 😍
君君_YgDB
2个月前 广东
1
天怡老师绝对是嘴替 啊啊啊。讲到心坎上
君君_YgDB
2个月前 广东
1
好好笑😆 陈老师说 你来试试吖。真的。
尚妈_opl1
2个月前 福建
1
我一直很喜欢听播客,但很少在播客留言,但陈老师来了,感觉可以把这留言区当作像上从心课的评论集,看到大家的讨论和留言都很有意思啊,陈老师会不会有种感觉:我的学生都来了,我就放心了,这节课就不点名了,哈哈🤣。 感谢三位老师开通这个播客,听完后真的很受启发和思考,这里就好像从心课的延伸,特别是当陈老师开头打招呼时说:“大家好,我是陈忻”,🤣感觉就要开始上课了的感觉,马上坐好准备仔细听,不敢分心,哈哈~ 第一遍听意犹未尽,又听了第二遍,还会听第三遍哈,常听常新,每一遍都有新的思考。 Zack和黄天怡学姐也一直是从从心课就久仰大名的,哈哈~三人一起录播客,让我想起《圆桌派》、《十三邀》这种访谈的亲切感哈,有意思,做等更新♥️
忘写书
2个月前 意大利
1
强强联手的从心FM,期待以后能经常更新!😊陈老师讲国外和国内的教练对比,其实也是大环境和大观念的不同:我们从小真的就是听着天怡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长大的呀~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