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49分钟
播放:
418
发布:
13小时前
主播...
简介...
51. 中国古代税制变迁(3):元明清税改下的民生浮沉
01:27 从北宋末期开始,一方面政府缺钱,另一方面税收形式增加,导致非法摊派问题越来越严重。
02:06 第一种叫损耗,包括火耗、雀鼠耗等等。
03:31 从损耗引申开去,还有一个名词叫“淋尖踢斛”。
05:04 第二种就涉及到这个实物税和货币税互换的问题了,叫折变。
06:37 除了折变以外,还有一种非法摊派叫支移。
07:44 从北宋末期开始,政府财政越来越吃紧了,就只能厚着脸皮跟老百姓借钱。包括预催和预借。
09:50 宋朝还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纸币的出现。这个工具一旦用不好,滥用,就又会成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又一座大山。
11:51 花样百出的非法摊派我们就讲得差不多了,那我们现在就从宋朝后面往下讲。
12:34 朱元璋在总结前朝亡国的教训时是这么说的:“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这里这个“宽”字,非常耐人寻味。
13:15 从历史评价上来看,元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税负相对来说比较轻的一个朝代。
14:39 元朝总体的税收政策是不统一的,南北两部分采取的是不同的政策。
16:31 包税制真正被大规模地广泛实施,甚至成为一种税收制度被固定下来,还是在元朝。
17:56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第一个完全用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而且,为了能维持纸币的法定地位,元朝政府还采取了很多措施。
18:47 每当一种货币贬值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朝廷就会发行另一种新的货币来取而代之,在蒙古统治者统治的90几年中,共发行了中统钞、至元钞、至大钞、至正钞四种货币,每一种货币都陷入了滥发和贬值的死循环。
20:10 在朱元璋眼里,农耕经济才是天下之本,任何商业经济都是投机倒把的行为,所以朱元璋时期的政策跟宋朝基本上是反着来的,反市场化、反商业化,反货币化。
22:45 这么少的财政收入,怎么维持政府开支呢?明朝前期的主要措施是减少公共建设支出、降低官员俸禄,压缩办公经费等等
23:54 朱元璋治下洪武7年,明朝政府开始发行纸币,叫大明通行宝钞。
24:48 最开始发行的时候一贯宝钞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到了洪武26年左右,一贯宝钞只能兑换160文铜钱了
25:47 渐渐地,白银成为了主要流通货币,纸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7:07 到了万历年间,强势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综合各种办法的长处推出了一条鞭法。
28:33 “一条鞭法”的推行与张居正的个人意志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死后受到了万历的清算,他所主张的一条鞭法也如昙花一现,之后,各类本已取消的加派又死灰复燃。
30:00 清朝初期大致沿袭了明朝万历年间的赋税标准,还吸取明朝中后期横征暴敛导致政权灭亡的教训,废除了三饷等加派,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30:26 1712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31:06 雍正上台后第二年,就开始试行“摊丁入亩”,并逐渐在全国推广。
32:49 雍正年间还有一项重要政策,就是火耗归公。
35:40 在雍正二年的时候,雍正推出了两个政策,第一是火耗归公,就是把州县征收的这个火耗银全部送交省政府,由省政府来分配。第二个政策是设立养廉银,养廉银的来源其实就是这个归公的火耗。
39:52 最后的最后,我们来概述一下以上三期讲到的所有的内容。
参考文献: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2007年版。
刘汉屏:《包税制及其弊害》,《中国税务》1986年第10期。
李晓、李黎明:《元朝纸币制度的选择、运行与崩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年第3期。
《元朝末年变乱:多次“变钞”和滥发纸币、掠夺民间财富》,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19156
陈忠海:《明朝中后期的财政困局》,《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18期。
金满楼:《治官手册:雍正和他的大臣们》,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林鹄:《火耗归公及其命运》,《读书》2023年第10期。
01:27 从北宋末期开始,一方面政府缺钱,另一方面税收形式增加,导致非法摊派问题越来越严重。
02:06 第一种叫损耗,包括火耗、雀鼠耗等等。
03:31 从损耗引申开去,还有一个名词叫“淋尖踢斛”。
05:04 第二种就涉及到这个实物税和货币税互换的问题了,叫折变。
06:37 除了折变以外,还有一种非法摊派叫支移。
07:44 从北宋末期开始,政府财政越来越吃紧了,就只能厚着脸皮跟老百姓借钱。包括预催和预借。
09:50 宋朝还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纸币的出现。这个工具一旦用不好,滥用,就又会成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又一座大山。
11:51 花样百出的非法摊派我们就讲得差不多了,那我们现在就从宋朝后面往下讲。
12:34 朱元璋在总结前朝亡国的教训时是这么说的:“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这里这个“宽”字,非常耐人寻味。
13:15 从历史评价上来看,元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税负相对来说比较轻的一个朝代。
14:39 元朝总体的税收政策是不统一的,南北两部分采取的是不同的政策。
16:31 包税制真正被大规模地广泛实施,甚至成为一种税收制度被固定下来,还是在元朝。
17:56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第一个完全用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而且,为了能维持纸币的法定地位,元朝政府还采取了很多措施。
18:47 每当一种货币贬值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朝廷就会发行另一种新的货币来取而代之,在蒙古统治者统治的90几年中,共发行了中统钞、至元钞、至大钞、至正钞四种货币,每一种货币都陷入了滥发和贬值的死循环。
20:10 在朱元璋眼里,农耕经济才是天下之本,任何商业经济都是投机倒把的行为,所以朱元璋时期的政策跟宋朝基本上是反着来的,反市场化、反商业化,反货币化。
22:45 这么少的财政收入,怎么维持政府开支呢?明朝前期的主要措施是减少公共建设支出、降低官员俸禄,压缩办公经费等等
23:54 朱元璋治下洪武7年,明朝政府开始发行纸币,叫大明通行宝钞。
24:48 最开始发行的时候一贯宝钞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到了洪武26年左右,一贯宝钞只能兑换160文铜钱了
25:47 渐渐地,白银成为了主要流通货币,纸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7:07 到了万历年间,强势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综合各种办法的长处推出了一条鞭法。
28:33 “一条鞭法”的推行与张居正的个人意志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死后受到了万历的清算,他所主张的一条鞭法也如昙花一现,之后,各类本已取消的加派又死灰复燃。
30:00 清朝初期大致沿袭了明朝万历年间的赋税标准,还吸取明朝中后期横征暴敛导致政权灭亡的教训,废除了三饷等加派,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30:26 1712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31:06 雍正上台后第二年,就开始试行“摊丁入亩”,并逐渐在全国推广。
32:49 雍正年间还有一项重要政策,就是火耗归公。
35:40 在雍正二年的时候,雍正推出了两个政策,第一是火耗归公,就是把州县征收的这个火耗银全部送交省政府,由省政府来分配。第二个政策是设立养廉银,养廉银的来源其实就是这个归公的火耗。
39:52 最后的最后,我们来概述一下以上三期讲到的所有的内容。
参考文献: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2007年版。
刘汉屏:《包税制及其弊害》,《中国税务》1986年第10期。
李晓、李黎明:《元朝纸币制度的选择、运行与崩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年第3期。
《元朝末年变乱:多次“变钞”和滥发纸币、掠夺民间财富》,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519156
陈忠海:《明朝中后期的财政困局》,《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18期。
金满楼:《治官手册:雍正和他的大臣们》,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林鹄:《火耗归公及其命运》,《读书》2023年第10期。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工部划水废物
5个月前
上海
1
为什么这么好的节目没人听啊,是因为太专业了吗
HD677196o
1个月前
河北
0
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