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简介
在探讨完情绪价值和穿过情绪后,我们发现“共情”成为人际关系中最珍贵也最容易被误解的能力,于是这一期我们由表及里的探讨了共情这件事儿。
如何区分健康的共情与消耗性的讨好?
为什么说"共情自己"是理解他人的基础?
当朋友需要的安慰与我们习惯的鼓励方式冲突时该怎么办?
其实共情就像为黑暗中的人捂着眼睛开灯,要让他们慢慢适应光亮。从一开始的向外探索:如何更高效的共情他人,然后发现与其较劲脑汁想如何更高效的共情他人,不如将这份共情和爱给到自己,再用多余满溢出来的能量去给他人共情。也许我们能清晰的回忆出上一次是如何共情亲朋好友,可当我们是否也用同样的标准来共情自己呢?
最好的共情不是技巧,而是先把自己变成情绪丰盈的人。当我们学会善待自己的情绪,对他人的理解就会自然流淌。
2. 时间点
01:29 📚 共情不是方法论,而是我懂你
04:31 ❤️ 共情与讨好的本质区别
07:53 🌱 能量管理:为什么说"爱满则溢"?
11:21 ⚠️ 警惕"共情透支":当帮助变成消耗
14:22 💔 我以为的为对方好其实很伤人
17:08 ✨ “我懂你"的力量
22:40 🐘象与骑象人的故事
25:31 🔄 过度理性是如此虚无
28:21 📝怀揣感恩的心便是对自己的共情
3. 金句
“当我说'加油你可以'时,朋友反而压力更大——原来他需要的是在低落里多待一会儿。"
“共情就像为黑暗中的人捂着眼睛开灯,让他们慢慢适应光亮。"
“我们既是赶鸭人又是鸭子,在成就与虚无间不停循环。"
“写感恩日记不是为了记录感恩,而是培养感恩的眼睛。"
“最好的共情是先把自己变成情绪丰盈的人,理解就会自然流淌。"
“强迫的理性像鞭打大象的骑象人,效率很高,但心会慢慢冰冷。"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