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64分钟
播放:
2.62万
发布:
3周前
主播...
简介...
【特别赞助】
本期节目通过飞书智能会议纪要生成的总结:
墙裂推荐你,体验下飞书智能会议纪要功能,点击链接,即可申请1个月的免费使用额度。
【主播】
Jeff(“截胡不截财”主播 、同名知识星球,小红书:Jeff大截胡)
【嘉宾】
观观(播客“观者自观”主播,“魔都财观”公众号、房外房创始人)
【时间轴】
01:30 节目邀观观老师聊上海楼市及 8 月政策走向
图片1: 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9月价格指数
04:31 上海楼市现状、下跌原因及不同板块表现
12:41 楼市刺激政策有效性探讨及具体建议
14:33 沪港房地产现状、问题及限购放松预期分析
图片2: 中原二手房价格指数
31:24 上海楼市新房牵引二手及代际产品替代分析
38:41 房价长期稳定靠经济复苏,政策换时间待科技突破
40:45 收入、消费与楼市现状及国家政策走向分析
图片3:居民杠杆率
45:23 股市楼市现状分析及上海购房策略探讨
图片4: 一线城市租售比
【知识星球】
在各位听友们的支持下,本节目的同名知识星球现已开通。听友福利,都可以领取限时3天的知识星球体验卡。我会在星球里分享关于股票、房地产、债券、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投资方法论、资产配置、财商教育等内容。欢迎大家加入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在提高自我认知和能力圈的路上坦诚分享与交流,成就思想和财富双自由的精彩人生!
【听友群】
目前我们的投资交流群已经建立5群,欢迎各位听友加入群聊非常开心热闹。可以添加客服微信:hiroomconsulting入群。
备注:我们是中立交流群,不荐股、不卖课、不推产品,请谢绝广告意图。
【公告】
鉴于周更选题、制作压力山大,顾特此公告:
1: 欢迎听友们留言感兴趣的房产、投资、理财、生活方式等话题,会根据情况来选题邀请嘉宾
2: 非常欢迎听友们自荐来当嘉宾,分享跟本播客涵盖内容一致的话题,有意愿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本人
如果你喜欢本节目,请多多留言转发,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本播客的听友群已经建立,欢迎加入一起分享投资,可添加hiroomconsulting加群
更感谢打赏支持我的朋友,这是我们持续能输出的最大助力!
【飞书AI生成播客纪要】
本次会议围绕上海房地产市场展开深入探讨,包括市场现状、政策影响、购房策略及未来趋势等内容,旨在为听众提供全面的楼市信息和分析,内容如下:
* 上海楼市现状
整体跌幅情况
多年累计跌幅:光光老师指出,从 2021 年开始,上海楼市这四年以来普遍下跌,平均跌幅在 25%。
今年跌幅细分:今年以来房价又跌了 5% - 10%左右,其中新房龄(5 年内)的房子跌幅在 3% - 4%左右,15 年以上房龄的老房子跌幅约 7% - 8%。8 月新政效果
新政内容及偏差:8 月 25 号上海楼市新政核心是放开外环外买房套数,但市场需求是外环外全面放开限购,新政用力点与需求点偏差。
市场反应:新政后上海楼市未进入强上升周期,仍处于静淡状态,此前坚挺的大宁、古美、玉桥等板块房价也开始微微回落。
不同区域表现
外环外情况:外环外新房销售困难,如万豪湾新房售卖情况不佳,外环外房价整体表现较差,部分区域已跌回到 2018 年水平。
内环及豪宅市场:内环内房子相对坚挺,豪宅市场与 2016 年相比有一定升幅,如 2016 年内环内豪宅价格 10 万左右,现在成交价能到 17 万左右。
* 政策对楼市的影响
今年政策力度弱
与去年对比:去年出台了如 527、926 等强力政策,包括限购放松、利率下降、认房不认贷解除等,而今年政策力度明显减弱,唯一的 825 新政作用不大。
国家态度转变原因: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好,国家担心继续刺激房地产会使资源从科技领域挤出,影响科技兴国战略,且目前希望构建买房作为消费品的意识形态。
有效政策建议
具体政策措施:光光老师认为若要刺激楼市,需足够力度的政策,如上海外环外全面放开限购,外环内 3 年社保变 2 年,房产税暂时免征,契税进一步减免,利率进一步下行,使购房者贷款利率下降到 2.5%以下。
政策效果预期:当利率下降接近或低于部分板块租金收益率时,存在套利可能性,再辅以政策支持和信心提升,房价有望稳定。
政策实施的顾虑
银行净息差问题:Jeff 提出银行端净息差难以为继,若 LPR 降至 2.5%,存款利率需继续下降到 0.3 - 0.5 区间,可能挤压银行净息差。
坏账率问题:目前实体未明显改善,坏账率可能维持高位或继续恶化,处理坏账周期较长,国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购房理念与市场变化
投资属性转变
投资客户减少:光光老师团队数据显示,5 年前投资客户比例约占一半,现在基本没有以预期房产年化增速 5 - 10 个点为目标的投资客户,购房者更注重自住和保值。
房产金融价值降低:过去五年上海房价数据显示,新房约 52%破发,二手房平均房价相比 5 年前回落 2.7 个百分点,房产金融属性减弱。
购房者心态与行为
观望情绪浓厚:因国家缺乏对房地产的发声和政策支持,购房者不敢轻易出手,更多选择观望,楼市出现反身性,越观望房价越跌,越跌越观望。
出价策略:购房者出价低,希望获取安全边际,如 1000 万的房子 100 万一砍,2000 万的房子 300 万一砍,房东较难接受,成交概率降低。
市场预期与踩踏效应
预期自我实现:市场普遍预期未来 5 年房价持续下行,购房者希望通过大幅砍价获取未来跌幅,形成踩踏效应,导致房价提前下跌。
国家背书的重要性:购房者缺乏国家背书,找不到购房理由,若国家明确表示稳定房价,购房者可能会增加购房决心。
* 上海楼市操盘策略与板块差异
新房牵引二手房
策略模式:上海楼市通过地王带新房,新房带二手,以新房销售热度拉高或降低二手房预期。
案例分析:今年内环内新房价格定得高且销售好,使得内环内二手房价格相对坚挺,如徐汇区新房价格创新高且全部卖光,带动二手房东信心提升,价格稳定。
不同板块政策预期
外环外限购放松:外环外新房销售困难,放开外环外限购可吸引江浙沪人群购房,同时外环内 3 年社保变 2 年的可能性也较大,有助于豪宅销售。
政策与土地财政关联:上海政策指向新房销售,新房卖得好可充盈土地财政,因此新房销售差的区域更易出台政策。
新房产品升级
第四代住宅特点:为应对市场变化,新房通过放松建筑标准构建第四代住宅,如三阳台、赠送面积飘窗、立面不算公摊面积、拉高楼层等,与二手房差异度大。
对市场的影响:第四代住宅可能成为楼市新基石,替代旧有住宅,但这只是短期维稳楼市的举措,长期仍需经济全面复苏。
* 影响楼市的宏观因素
收入与消费
收入结构偏差:光光老师指出科技领域收入高,很多豪宅用户来自该领域,但普罗大众收入下降,尤其是金融从业人员,这影响了楼市的购买力。
消费与收入关系:以二战后美国为例,当时美国需求充足,民众收入高,消费和购房意愿强,而现在中国老百姓购房意愿低是因为收入不足,消费需要收入支撑。
居民杠杆率
杠杆率现状:Jeff 提到居民杠杆率自 2021 年后上不去,一直横盘在百分之六十几,现在约 60 出头且微微下降,高杠杆率使居民负债累累,无力消费。
恶性循环:居民杠杆率高导致消费不起来,各行各业萧条,收入上不去,又进一步影响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国家政策方向
组合拳刺激:光光老师认为国家若出台政策,不会仅针对楼市,可能会采取刺激消费等组合拳措施。
GDP 与政策定力:今年国家有政策定力是因为年初设定的 GDP 增速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明年仍需考虑经济增长,可能会提升消费刺激政策。
* 楼市估值与投资策略
估值指标选择
房价收入比失真:Jeff 提出中国房价收入比高,上海接近 40 倍,远高于纽约、伦敦等城市,但光光老师认为中国购房者先天自带房产资本,房价收入比指标失真。
租售比更合适:光光老师倾向于用租售比作为熊市楼市估值指标,当房租收益率和贷款利率接近甚至出现套利时,房价基本稳定。
投资策略建议
安全投资区域:上海中环附近中外环间,如彭浦新村,房价较低,租售比可达 2.5 以上,利率下降时可实现套利,是安全的投资选择。
优化购房方案:针对 Jeff 的购房案例,光光老师建议去除学区溢价,可考虑长宁、世博上钢等区域,这些地方租金高,租售比更划算。
* 租金市场分析
租金跌幅情况
整体跌幅:Jeff 观察到上海租金平均跌幅在 15% - 20%之间,好房子租金下滑更明显,主要是高租金支付人群风险偏好收缩,节衣缩食减少租房支出。
跌幅差异原因:租金与收入挂钩,收入波幅相对较小,所以租金跌幅比房价小,且房子有居住消费属性,不会归零,能在熊市提供托底保障。
租金稳定性
经济周期影响:经济周期变化缓和,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租金下滑到一定程度会稳定下来,不会像资本价格预期那样大幅波动。
消费属性支撑:房子的居住消费属性使其在熊市金融属性减弱时,仍能依靠消费属性维持一定价值,保障租金回报。
* 后续节目展望:下期节目将聚焦微观板块、居住类型、未来房地产发展形势以及听友提出的全国各地城市的房地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解答。
关键决策
本次会议为分享类会议,无关键决策。会议关键内容总结如下:
* 上海楼市现状:2021 年以来上海楼市普遍下跌,今年仍呈下滑趋势,新政效果不佳,市场静淡,坚挺板块房价也回落。
* 市场低迷原因:政策力度弱,国家资源倾向科技突破;GDP 增速下滑影响购房者信心,带看与成交转化慢。
* 政策效果探讨:出招刺激楼市有用,但需足够力度,如放开限购、减免税费、降低利率等。
* 不同区域表现:外环外市场差,外环内相对坚挺,豪宅市场有升幅。
* 未来趋势预判:若无大政策,四季度房价或微降;国家可能出台点杀政策稳定房价。
* 购房策略建议:熊市看租售比,可关注租金回报高的板块;避免有学区溢价但用不到学区的房子。
金句时刻
「今年上海包括全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打造,去年的政策力度大且有效,刺激了楼市和经济上升,但今年国家可能担心刺激房地产会改变资源向科技行业涌入的趋势,所以房地产缺乏政策支持。」
—— 深入剖析了今年上海楼市政策环境变化的原因,以及国家在房地产和科技行业发展上的权衡考量,有助于理解当前楼市现状的宏观背景。
「出招刺激楼市是有用的,但得足够力度,如上海外环外全面放开限购,外环内 3 年变 2 年,房产税暂时免征,契税进一步减免,利率进一步下行,让购房者贷款利率下降到 2.5 以下,对楼市支撑作用将非常明显。」
—— 明确提出了能够有效刺激上海楼市的具体政策建议,为改善市场状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思路。
「消费是不需要刺激的,有钱了就会消费。老百姓房子情况差,根本原因还是囊中羞涩。」
—— 简洁而深刻地指出了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以及当前楼市消费低迷的本质原因,引发对经济和消费问题的思考。
【制作】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本期节目通过飞书智能会议纪要生成的总结:
墙裂推荐你,体验下飞书智能会议纪要功能,点击链接,即可申请1个月的免费使用额度。
【主播】
Jeff(“截胡不截财”主播 、同名知识星球,小红书:Jeff大截胡)
【嘉宾】
观观(播客“观者自观”主播,“魔都财观”公众号、房外房创始人)
【时间轴】
01:30 节目邀观观老师聊上海楼市及 8 月政策走向
图片1: 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9月价格指数
04:31 上海楼市现状、下跌原因及不同板块表现
12:41 楼市刺激政策有效性探讨及具体建议
14:33 沪港房地产现状、问题及限购放松预期分析
图片2: 中原二手房价格指数
31:24 上海楼市新房牵引二手及代际产品替代分析
38:41 房价长期稳定靠经济复苏,政策换时间待科技突破
40:45 收入、消费与楼市现状及国家政策走向分析
图片3:居民杠杆率
45:23 股市楼市现状分析及上海购房策略探讨
图片4: 一线城市租售比
【知识星球】
在各位听友们的支持下,本节目的同名知识星球现已开通。听友福利,都可以领取限时3天的知识星球体验卡。我会在星球里分享关于股票、房地产、债券、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投资方法论、资产配置、财商教育等内容。欢迎大家加入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在提高自我认知和能力圈的路上坦诚分享与交流,成就思想和财富双自由的精彩人生!
【听友群】
目前我们的投资交流群已经建立5群,欢迎各位听友加入群聊非常开心热闹。可以添加客服微信:hiroomconsulting入群。
备注:我们是中立交流群,不荐股、不卖课、不推产品,请谢绝广告意图。
【公告】
鉴于周更选题、制作压力山大,顾特此公告:
1: 欢迎听友们留言感兴趣的房产、投资、理财、生活方式等话题,会根据情况来选题邀请嘉宾
2: 非常欢迎听友们自荐来当嘉宾,分享跟本播客涵盖内容一致的话题,有意愿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本人
如果你喜欢本节目,请多多留言转发,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本播客的听友群已经建立,欢迎加入一起分享投资,可添加hiroomconsulting加群
更感谢打赏支持我的朋友,这是我们持续能输出的最大助力!
【飞书AI生成播客纪要】
本次会议围绕上海房地产市场展开深入探讨,包括市场现状、政策影响、购房策略及未来趋势等内容,旨在为听众提供全面的楼市信息和分析,内容如下:
* 上海楼市现状
整体跌幅情况
多年累计跌幅:光光老师指出,从 2021 年开始,上海楼市这四年以来普遍下跌,平均跌幅在 25%。
今年跌幅细分:今年以来房价又跌了 5% - 10%左右,其中新房龄(5 年内)的房子跌幅在 3% - 4%左右,15 年以上房龄的老房子跌幅约 7% - 8%。8 月新政效果
新政内容及偏差:8 月 25 号上海楼市新政核心是放开外环外买房套数,但市场需求是外环外全面放开限购,新政用力点与需求点偏差。
市场反应:新政后上海楼市未进入强上升周期,仍处于静淡状态,此前坚挺的大宁、古美、玉桥等板块房价也开始微微回落。
不同区域表现
外环外情况:外环外新房销售困难,如万豪湾新房售卖情况不佳,外环外房价整体表现较差,部分区域已跌回到 2018 年水平。
内环及豪宅市场:内环内房子相对坚挺,豪宅市场与 2016 年相比有一定升幅,如 2016 年内环内豪宅价格 10 万左右,现在成交价能到 17 万左右。
* 政策对楼市的影响
今年政策力度弱
与去年对比:去年出台了如 527、926 等强力政策,包括限购放松、利率下降、认房不认贷解除等,而今年政策力度明显减弱,唯一的 825 新政作用不大。
国家态度转变原因: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好,国家担心继续刺激房地产会使资源从科技领域挤出,影响科技兴国战略,且目前希望构建买房作为消费品的意识形态。
有效政策建议
具体政策措施:光光老师认为若要刺激楼市,需足够力度的政策,如上海外环外全面放开限购,外环内 3 年社保变 2 年,房产税暂时免征,契税进一步减免,利率进一步下行,使购房者贷款利率下降到 2.5%以下。
政策效果预期:当利率下降接近或低于部分板块租金收益率时,存在套利可能性,再辅以政策支持和信心提升,房价有望稳定。
政策实施的顾虑
银行净息差问题:Jeff 提出银行端净息差难以为继,若 LPR 降至 2.5%,存款利率需继续下降到 0.3 - 0.5 区间,可能挤压银行净息差。
坏账率问题:目前实体未明显改善,坏账率可能维持高位或继续恶化,处理坏账周期较长,国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购房理念与市场变化
投资属性转变
投资客户减少:光光老师团队数据显示,5 年前投资客户比例约占一半,现在基本没有以预期房产年化增速 5 - 10 个点为目标的投资客户,购房者更注重自住和保值。
房产金融价值降低:过去五年上海房价数据显示,新房约 52%破发,二手房平均房价相比 5 年前回落 2.7 个百分点,房产金融属性减弱。
购房者心态与行为
观望情绪浓厚:因国家缺乏对房地产的发声和政策支持,购房者不敢轻易出手,更多选择观望,楼市出现反身性,越观望房价越跌,越跌越观望。
出价策略:购房者出价低,希望获取安全边际,如 1000 万的房子 100 万一砍,2000 万的房子 300 万一砍,房东较难接受,成交概率降低。
市场预期与踩踏效应
预期自我实现:市场普遍预期未来 5 年房价持续下行,购房者希望通过大幅砍价获取未来跌幅,形成踩踏效应,导致房价提前下跌。
国家背书的重要性:购房者缺乏国家背书,找不到购房理由,若国家明确表示稳定房价,购房者可能会增加购房决心。
* 上海楼市操盘策略与板块差异
新房牵引二手房
策略模式:上海楼市通过地王带新房,新房带二手,以新房销售热度拉高或降低二手房预期。
案例分析:今年内环内新房价格定得高且销售好,使得内环内二手房价格相对坚挺,如徐汇区新房价格创新高且全部卖光,带动二手房东信心提升,价格稳定。
不同板块政策预期
外环外限购放松:外环外新房销售困难,放开外环外限购可吸引江浙沪人群购房,同时外环内 3 年社保变 2 年的可能性也较大,有助于豪宅销售。
政策与土地财政关联:上海政策指向新房销售,新房卖得好可充盈土地财政,因此新房销售差的区域更易出台政策。
新房产品升级
第四代住宅特点:为应对市场变化,新房通过放松建筑标准构建第四代住宅,如三阳台、赠送面积飘窗、立面不算公摊面积、拉高楼层等,与二手房差异度大。
对市场的影响:第四代住宅可能成为楼市新基石,替代旧有住宅,但这只是短期维稳楼市的举措,长期仍需经济全面复苏。
* 影响楼市的宏观因素
收入与消费
收入结构偏差:光光老师指出科技领域收入高,很多豪宅用户来自该领域,但普罗大众收入下降,尤其是金融从业人员,这影响了楼市的购买力。
消费与收入关系:以二战后美国为例,当时美国需求充足,民众收入高,消费和购房意愿强,而现在中国老百姓购房意愿低是因为收入不足,消费需要收入支撑。
居民杠杆率
杠杆率现状:Jeff 提到居民杠杆率自 2021 年后上不去,一直横盘在百分之六十几,现在约 60 出头且微微下降,高杠杆率使居民负债累累,无力消费。
恶性循环:居民杠杆率高导致消费不起来,各行各业萧条,收入上不去,又进一步影响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国家政策方向
组合拳刺激:光光老师认为国家若出台政策,不会仅针对楼市,可能会采取刺激消费等组合拳措施。
GDP 与政策定力:今年国家有政策定力是因为年初设定的 GDP 增速目标大概率能完成,但明年仍需考虑经济增长,可能会提升消费刺激政策。
* 楼市估值与投资策略
估值指标选择
房价收入比失真:Jeff 提出中国房价收入比高,上海接近 40 倍,远高于纽约、伦敦等城市,但光光老师认为中国购房者先天自带房产资本,房价收入比指标失真。
租售比更合适:光光老师倾向于用租售比作为熊市楼市估值指标,当房租收益率和贷款利率接近甚至出现套利时,房价基本稳定。
投资策略建议
安全投资区域:上海中环附近中外环间,如彭浦新村,房价较低,租售比可达 2.5 以上,利率下降时可实现套利,是安全的投资选择。
优化购房方案:针对 Jeff 的购房案例,光光老师建议去除学区溢价,可考虑长宁、世博上钢等区域,这些地方租金高,租售比更划算。
* 租金市场分析
租金跌幅情况
整体跌幅:Jeff 观察到上海租金平均跌幅在 15% - 20%之间,好房子租金下滑更明显,主要是高租金支付人群风险偏好收缩,节衣缩食减少租房支出。
跌幅差异原因:租金与收入挂钩,收入波幅相对较小,所以租金跌幅比房价小,且房子有居住消费属性,不会归零,能在熊市提供托底保障。
租金稳定性
经济周期影响:经济周期变化缓和,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租金下滑到一定程度会稳定下来,不会像资本价格预期那样大幅波动。
消费属性支撑:房子的居住消费属性使其在熊市金融属性减弱时,仍能依靠消费属性维持一定价值,保障租金回报。
* 后续节目展望:下期节目将聚焦微观板块、居住类型、未来房地产发展形势以及听友提出的全国各地城市的房地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解答。
关键决策
本次会议为分享类会议,无关键决策。会议关键内容总结如下:
* 上海楼市现状:2021 年以来上海楼市普遍下跌,今年仍呈下滑趋势,新政效果不佳,市场静淡,坚挺板块房价也回落。
* 市场低迷原因:政策力度弱,国家资源倾向科技突破;GDP 增速下滑影响购房者信心,带看与成交转化慢。
* 政策效果探讨:出招刺激楼市有用,但需足够力度,如放开限购、减免税费、降低利率等。
* 不同区域表现:外环外市场差,外环内相对坚挺,豪宅市场有升幅。
* 未来趋势预判:若无大政策,四季度房价或微降;国家可能出台点杀政策稳定房价。
* 购房策略建议:熊市看租售比,可关注租金回报高的板块;避免有学区溢价但用不到学区的房子。
金句时刻
「今年上海包括全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打造,去年的政策力度大且有效,刺激了楼市和经济上升,但今年国家可能担心刺激房地产会改变资源向科技行业涌入的趋势,所以房地产缺乏政策支持。」
—— 深入剖析了今年上海楼市政策环境变化的原因,以及国家在房地产和科技行业发展上的权衡考量,有助于理解当前楼市现状的宏观背景。
「出招刺激楼市是有用的,但得足够力度,如上海外环外全面放开限购,外环内 3 年变 2 年,房产税暂时免征,契税进一步减免,利率进一步下行,让购房者贷款利率下降到 2.5 以下,对楼市支撑作用将非常明显。」
—— 明确提出了能够有效刺激上海楼市的具体政策建议,为改善市场状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思路。
「消费是不需要刺激的,有钱了就会消费。老百姓房子情况差,根本原因还是囊中羞涩。」
—— 简洁而深刻地指出了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以及当前楼市消费低迷的本质原因,引发对经济和消费问题的思考。
【制作】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eloge
3周前
北京
38
49:39 嘉宾这儿的逻辑很奇怪,前面又希望是外来人口来上海买房,到了说上海的平均房价/人均收入比是纽约的3-4倍这儿又用老上海自带一套房的逻辑计算,那到底你们的客户和在上海买房子的人是谁,各自又占比多少呢?要是以外来人口新上海人为主,那就老老实实承认中国房价就是不合理得高,甚至就算去掉海外多出的房产税部分都在全球一骑绝尘,所以老上海现在有余钱的人去海外买房子了。当然这么说不符合公司的利益,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
小梨爱聊
3周前
上海
26
外省人会因为上海放开就来买外环外这个观点不是很能理解
45k2
3周前
上海
18
杰夫反驳得到位啊,你不能到了股市谈市盈率,去了楼市就不谈租售比/房价收入比了。股票国家队能来接散户的抛售,楼市国家队能来接你的二手房嘛……谈国家收购存量房托市的也是太天真了,这么大的房地产市场,国家收几万套存量房不说有没有用,这些房子做了保障房不还是要流入市场?
李晨-煊安
3周前
北京
18
20:15 说实在的,科技也难突破的,小概率事件,今天的局面已经证明了所谓“弯道超车”就是会出轨,车毁人亡啊。ASML 也不是一天练成的,而且在 60 年的发展过程里,ASML 虽然是主角,但不是巨头啊,围绕它的崛起,背后很多巨头的。华为追不上的,一个宇宙大厂要杀死几乎所有相竞争的中国大中企业,然后带一帮小弟这种财阀式的发展不太适合讲究生态的科技突破
45k2
3周前
上海
10
嘉宾的论点是自我矛盾,你也说了香港租金回报率是3%以上,甚至4%。而且香港的按揭利率相比于Hibor其实还是很低的,低于租金回报。但你又说在上海1.7%的平均租金回报率基础上,现在上海的房价已经跌出性价比了,这个结论感觉是wishy-washy。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来看,房价跌了35%,买房人的收入跌了又何止35%呢?
DearDarling
3周前
北京
10
老上海人+房改前体制内分房,这个比例太小小小小了,用这个例子来解释现在房价比起工资不贵,因为自带家产可以置换,就....
XieDQ
3周前
浙江
8
江浙的投资者也不是傻子
小梨爱聊
3周前
上海
6
上海的医疗体系比西方国家差很多这是怎么得出来的?要不是我在加拿大住了十年我真就信了
纽约人在铁岭
3周前
上海
4
20:30 社会原子化+少子化,上海置换链条底层的刚需房是个大问题,现在不是两口子上车的时代了,要考虑单身独居刚需的购买力,今年上海的政策也是这个方向。
水木清桦
3周前
吉林
4
44:05 主流智库层面,已经有人认可一线城市房价下降有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了,比较杂志八月刊里有文章。
是一一鸭
2周前
北京
3
33:07 什么时候可以邀请嘉宾一起聊聊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呢哈哈,2年前跟Jeff老师聊过一次,入手了核心区的老破小,现在准备置换了
zxw_bhoi
2周前
上海
2
这一期访谈质量还是挺高的。说到收入比,本地人就算有200万老破小作为首付,要想改善,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改善下,房子总价至少要500万起步,像我这种新上海人,买的很早,有个400万老破小,但是要想改善,目前至少贴300万,可是我已经45岁了,这个改善压力太大了。说到外地人,能有多少人能给200万作为支持的?况且按照目前上海出生率,买房还得靠外地的新上海人,按照目前房价,我周边很多年轻人选择不买房,不结婚了,而且房子是过一年旧一年,个人判断房价至少还要跌蛮多,而且就算大家有200万老破小作为首付,房价收入比还是有20:1,比国际上的10:1高出不少,当然具体多少是底,那谁也不能判断准确
许个愿火锅
3周前
上海
2
杰夫 手上还剩2套外环外靠地铁非常近的商住房 租售比3样子(不算上物业费) 一直在出租状态 如果想卖的话 肯定比我当时买入价要腰斩 也不一定卖得出去 这房是不是算废了
ZilH
2周前
美国
1
国内这个租售比。。。低到完全没有买房的理由吧
丁杰克
3周前
上海
1
赞👍一直听的两位主播一起聊天了😬
独步91
3周前
浙江
1
老家拆迁无买房需求的我小板凳坐好了!
深蓝浅黑
3周前
上海
1
房外房客户打卡
芒维通暖气
3周前
上海
1
47:19 居民收入不涨的情况,房子的估值已经高上天了
MakSimdll
2周前
上海
1
加拿大房子也在跌,想买多伦多的,2百万人民币公寓,用来出租,可以出手吗
水木清桦
3周前
吉林
1
最近看到的一个醍醐灌顶的观点:现在的房子,先不说投资回报的市场潜力,其本身就是“持有成本不完全”的缺陷资产。一旦持有成本的法规完善,房子还会再次探底是必然。
深以为然,最近放出风来鼓励原拆原建、自主更新,是老破小持有成本显现和落实的表现。
yqz的梦呓
3周前
江苏
1
昨天看大宁慧芝湖二期房子的 roomtour,贝壳查了一下, 21 年高点 12 万+,8 月最新成交价已经 8 万 7 了....今年有些板块补跌得很恐怖
布尔什维克爆流破
1周前
吉林
0
老师,您认为三线省会房和上海租售比高的房子,手里拿什么比较好,您推荐哪几个小区的房子用来出租比较好。
王江曼
1周前
北京
0
可以聊聊北京吗?谢谢
一个碳原子
2周前
上海
0
27:53 真的假的,有这么多投资者要买外环房子?
鹏程鸽子
2周前
广东
0
本期节目确实见识到了专业人士的能力,想问问jeff老师对深圳楼市是否有研究,或者是否有深圳本地的咨询机构推荐?我们想做一次咨询,希望能得到jeff老师的回复。另外非常喜欢铁三角,今年因为你们的观点,今年的收益小有盈余,感谢jeff,老麦和大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