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18分钟
播放:
1,155
发布:
4天前
简介...
这是一次从心课的直播对谈录音,参与人除了天怡,还有从心课的老学员luoluo。聊一聊父母如何自我觉察、情绪稳定和持续成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包容、支持但又不越俎代庖的环境,帮助高敏感或普通的孩子发展出更为独立的人格和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00:29 开场:当我们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总是想要接住孩子的情绪的时候,却发现孩子的状态并没有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01:40 luoluo的自我描述很好从本人的角度说明了高敏感人群的实际感受。
03:00 我们很多人都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想通”的过程,一个让自己能够接受的解释或者答案,然后才能够更好地往后发展。
03:53 跳出“得不到满分,那就是零分”的状态,能够容纳不完美,然后继续平实地前行。
04:21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但同时需要一个相应的环境支持,让人学会将高敏感变成自己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持续的阻碍或者干扰。
05:50 孩子情绪上不太好,还要不要去要求孩子继续前进、继续发展?这样作为家长是不是会有点对孩子不太好?其实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06:21 父母试图让孩子在达成情绪满分的情况下,再开始学习。
07:07 金句:勇气并不是说你完全不害怕,而是你带着害怕依然能够前行。
07:21 高敏感的定义
10:51 高敏感的具体体现
14:03 天生气质会在后天继续发展和改变,并不是终身固定的,而是会在不同的养育方式下,发展出不同的路径。
15:43 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下,高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引发父母的否定。
17:28 关于“遮盖”情绪的讨论
19:05 “为什么家长会觉得自己一定要把孩子哄好?”
20:07 很多时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在两个不完善、不成熟的人的拉扯中,变成了大面积的伤害。
22:41 父母需要成为一个稳定的情绪榜样。
25:38 孩子是能够感受父母的情绪,然后进行模仿,但并没有学到如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自主管理情绪的能力。
27:10 还有父母因孩子长时间哭闹感到疲惫,虽然有尝试用各种话术安抚,但内心传递出的却是“不耐烦”和“立刻制止哭闹”的潜台词,而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情感需求。
29:00 很多人做不到情绪稳定的榜样,是因为自己本身在某些事情上有心结。完善自我才是重要的解决之道。
30:42 天怡现身说法:自我改变以后,在同样情景下,事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4:57 陈老师通过游戏法(具体的技巧)构筑的另一条路径,意识到自己内在存在的问题。
39:15 从无感觉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到有能力。
42:53 父母的成长阶段的表现
47:13 luoluo的亲子案例:通过自己的成长,使得事情变得更为平常,不再构成矛盾,让孩子自己练习情绪的管理和成长。
48:46 “我不好”其实也可以是一种动力源。
52:33 其实孩子自己也会成长,不需要我们时时刻刻接住孩子。
56:52 我们要学会独立,能够走出这个情绪,而不是反过来需要孩子来主动当领路人,因为孩子并没有能力完成这个角色。
58:59 “忍”和粉饰太平并不是好方法。
1:02:32 从位置高低的角度上来分析亲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形象。
1:06:11 其实,好的关系是不怕矛盾的。
1:10:43 无论什么样的话术,都比不过行为的改变。
1:13:43 重新认识“冲突”
1:16:24 陈老师这里的诧异其实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哈哈哈。
1:17:57 改变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急于求成。
1:20:02 如何确定自己的亲子质量?
1:24:20 不要试图建立一个全能的亲子关系。
1:25:21 育儿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1:32:29 要让孩子去世界建立链接,而不是永远连着妈妈。
1:37:45 世界的确存在风险,但我们不应该将孩子保护得密不透风。
1:39:24 孩子并不是一个理论模型,并不会像公式一般严丝合缝地成长;随着成长,总是要自己去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1:45:05 当父母高亮出负面体验的时候,其实就会挤占孩子体验的空间。
1:48:05 能够适时地退出,帮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可以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1:54:07 留一点空间给孩子自己去尝试、去决策,反而会有利于孩子自主发展。孩子并不是永远只能被父母指导。
00:29 开场:当我们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总是想要接住孩子的情绪的时候,却发现孩子的状态并没有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01:40 luoluo的自我描述很好从本人的角度说明了高敏感人群的实际感受。
03:00 我们很多人都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想通”的过程,一个让自己能够接受的解释或者答案,然后才能够更好地往后发展。
03:53 跳出“得不到满分,那就是零分”的状态,能够容纳不完美,然后继续平实地前行。
04:21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但同时需要一个相应的环境支持,让人学会将高敏感变成自己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持续的阻碍或者干扰。
05:50 孩子情绪上不太好,还要不要去要求孩子继续前进、继续发展?这样作为家长是不是会有点对孩子不太好?其实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06:21 父母试图让孩子在达成情绪满分的情况下,再开始学习。
07:07 金句:勇气并不是说你完全不害怕,而是你带着害怕依然能够前行。
07:21 高敏感的定义
10:51 高敏感的具体体现
14:03 天生气质会在后天继续发展和改变,并不是终身固定的,而是会在不同的养育方式下,发展出不同的路径。
15:43 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下,高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引发父母的否定。
17:28 关于“遮盖”情绪的讨论
19:05 “为什么家长会觉得自己一定要把孩子哄好?”
20:07 很多时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在两个不完善、不成熟的人的拉扯中,变成了大面积的伤害。
22:41 父母需要成为一个稳定的情绪榜样。
25:38 孩子是能够感受父母的情绪,然后进行模仿,但并没有学到如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自主管理情绪的能力。
27:10 还有父母因孩子长时间哭闹感到疲惫,虽然有尝试用各种话术安抚,但内心传递出的却是“不耐烦”和“立刻制止哭闹”的潜台词,而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情感需求。
29:00 很多人做不到情绪稳定的榜样,是因为自己本身在某些事情上有心结。完善自我才是重要的解决之道。
30:42 天怡现身说法:自我改变以后,在同样情景下,事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4:57 陈老师通过游戏法(具体的技巧)构筑的另一条路径,意识到自己内在存在的问题。
39:15 从无感觉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到有能力。
42:53 父母的成长阶段的表现
47:13 luoluo的亲子案例:通过自己的成长,使得事情变得更为平常,不再构成矛盾,让孩子自己练习情绪的管理和成长。
48:46 “我不好”其实也可以是一种动力源。
52:33 其实孩子自己也会成长,不需要我们时时刻刻接住孩子。
56:52 我们要学会独立,能够走出这个情绪,而不是反过来需要孩子来主动当领路人,因为孩子并没有能力完成这个角色。
58:59 “忍”和粉饰太平并不是好方法。
1:02:32 从位置高低的角度上来分析亲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形象。
1:06:11 其实,好的关系是不怕矛盾的。
1:10:43 无论什么样的话术,都比不过行为的改变。
1:13:43 重新认识“冲突”
1:16:24 陈老师这里的诧异其实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哈哈哈。
1:17:57 改变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急于求成。
1:20:02 如何确定自己的亲子质量?
1:24:20 不要试图建立一个全能的亲子关系。
1:25:21 育儿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1:32:29 要让孩子去世界建立链接,而不是永远连着妈妈。
1:37:45 世界的确存在风险,但我们不应该将孩子保护得密不透风。
1:39:24 孩子并不是一个理论模型,并不会像公式一般严丝合缝地成长;随着成长,总是要自己去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1:45:05 当父母高亮出负面体验的时候,其实就会挤占孩子体验的空间。
1:48:05 能够适时地退出,帮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可以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1:54:07 留一点空间给孩子自己去尝试、去决策,反而会有利于孩子自主发展。孩子并不是永远只能被父母指导。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