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2分钟
播放:
1,565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一」引言


这期播客,想和你们一起回到刚刚过去的五天,我们在德国经历的一段“诗与音乐”的旅程。老实说,这是我在德国最意外也最感动的一次旅行,,沿着音乐的足迹,踏上了德累斯顿、梅森和莱比锡三座小城。没想到,它们的灵魂竟远比想象中丰富动人。也因此我们最喜欢的德国小城诞生了,德累斯顿,这个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她的迷人让我们在后面在柏林期间再次重回到这里,听到了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的演出。


我们从德累斯顿出发,这座城市的两面性让我印象深刻:作为萨克森王国的明珠,它既是一座华丽的古典巴洛克之城,又是一座经历了战火洗礼后靠人民之力重建的现代之城。在傍晚的圣母大教堂里听市民合唱圣诗,推门而出却立刻被爵士乐团包围,这种中世纪的庄严与现代夏日的狂欢并存,是德累斯顿最迷人的样子。


而心心念念的欧洲瓷都梅森,这里不仅仅是奥古斯都二世的秘密炼金术基地,更是一段关于审美、技艺与文化传承的故事。三百年的时光里,梅森从最开始一笔一画模仿中国陶瓷,到拥有自己的“蓝洋葱”和“一千零一夜”,再到如今与全球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我们第一次真切地理解到,一个手工艺品牌如果能坚持原创与革新,就能真正活在今天的时代里。


一路马不停蹄到了莱比锡,刚跳下火车站台,推开候车大厅的大门的一瞬间,就置身于巴赫音乐的海洋!这座拥有巨大玻璃穹顶的德国最美火车站,竟可以变成上千人合唱的现场,孩子们、游客、市民都加入进来,席地而坐,引吭高歌,即便完全不懂德语,也丝毫不影响我们陶醉在这场夏日音乐盛宴中。在那一刻你真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在于它多复杂,而在于它可以超越语言,超越国界,超越时间。


而在音乐之外,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古典音乐之于我们这个“快节奏、低专注”的现代生活,真的已经过时了吗?无论是在莱比锡听巴赫康塔塔,还是在德累斯顿教堂里的唱诗班合唱,这些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力——你必须坐下来、放下手机,心无旁骛得进入那个空间。静下心来的那一刻你才会听到,巴赫在G弦上的叹息,李斯特钟的回响,门德尔松春的破土萌芽。而这是被社交媒体分割成碎片的我们,最难能可贵的独享时刻——那个时刻,你就是你,你不是在赶时间、不是在内卷,而是把耳朵交给音乐,和一段旋律、一段历史同频共振。


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踏上德国这片孕育了无数古典音乐和大师们的土地上时,才能重新理解“时间的厚度”与“音乐的温度”的过程。希望你听完,也会像我们一样,对小城、对艺术、对旅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时刻,重新燃起想要靠近的冲动。


「二」时间线


03:05 走进重建后的德累斯顿:巴洛克与现代共存


06:18 从萨克森王国到“欧洲硅谷”的城市演变


09:31 黑白拼接的城市记忆:战争重建的艺术


11:00 瓷砖长卷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惊喜


14:19 误闯教堂唱诗班:一次纯粹的聆听体验


16:28 德累斯顿夜晚的魔力:爵士、烟花与热气球


23:03 大师画廊中的维米尔与世界艺术缩影


29:07 为何决定重返德累斯顿听一场音乐会?


31:15 第二站梅森:欧洲陶瓷文明的起点


35:24 陶瓷中的巴洛克精神与当代艺术跨界


43:44 小镇古堡偶遇交响排练:生活即舞台


50:35 旅途中的留白:意外才是最大惊喜


52:33 莱比锡火车站万人合唱的震撼时刻


01:12:00 钢琴十年后才懂巴赫:对古典的重新认识与敬畏


01:18:00 旅途尾声的感悟:德国为何让人着迷


(彩蛋:片尾结束音乐为巴赫音乐节火车站全场大合唱)


「三」图片一览



德勒斯顿的中世纪牛奶女工(city walk guider)



德累斯顿的Blue hour时刻



萨克森王国的史诗:由23000片瓷砖组成的《王侯出征图》



重建后的德累斯顿 其中黑色的大理石砖块/雕塑都是轰炸后幸存的残片



重建后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





德累斯顿的Blue hour时刻



被二战大轰炸后的德累斯顿废墟











误入圣母大教堂 聆听市民唱诗班





爵士与热气球的夏日狂欢party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修复现场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维米尔:《老鸨》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维米尔:《老鸨》震撼的细节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镇馆之宝: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镇馆之宝: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最可爱的天使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镇馆之宝: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最美的圣母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维米尔:窗边读信的少女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的维米尔:窗边读信的少女里出现的青花瓷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



德累斯顿大师画廊里最受欢迎的女子:《巧克力女孩》当代牛马写照



重返德累斯顿:为了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和传奇小提琴大师齐默尔曼(和他手里那把三百岁价值连城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梅森瓷器传奇的开始: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作为狂热的瓷器爱好者 用600名龙骑士换回的中国青花瓷大罐 又被称为龙骑士瓶



梅森瓷器传奇的开始:欧洲炼金术士发现了高岭土的秘密 开始模仿中国瓷器的造型



梅森瓷器制作工艺:釉下彩



梅森瓷器的当代创新:与中国艺术家Hou Zhuoyu的合作系列



梅森瓷器代表系列



梅森瓷器的当代创新:与中国艺术家Hou Zhuoyu的合作系列




梅森瓷器代表系列:又见巧克力女工



梅森瓷器制作工艺:雕塑



梅森瓷器制作工艺:拉胚



梅森主教堂里偶遇正在彩排的交响乐团



梅森主教堂里偶遇正在彩排的交响乐团







莱比锡巴赫音乐节官方海报与巴赫雕塑



莱比锡火车站偶遇的巴赫音乐节大合唱



莱比锡火车站偶遇的巴赫音乐节大合唱 男女老少全部加入




欧洲最美火车站之一 莱比锡主火车站的玻璃大穹顶



莱比锡巴赫音乐节官方agenda



在巴赫生前工作的圣尼古拉粉色大教堂里听一场巴赫的康塔塔(Solomon's Knot乐团)






在巴赫故居即兴创作一首巴赫的复调



巴赫生前演奏使用的羽管键琴



莱比锡火车站偶遇的巴赫音乐节歌谱




巴赫生前最爱的咖啡馆:门德尔松的专用座位




巴赫生前最爱的咖啡馆:莱比锡阿拉伯咖啡树


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


主持:梦  思  & Aaron


后期:Martina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ancylalala
2个月前 河南
6
宝藏播客呀!!之前偶然听到台州国清寺的那期就关注,娓娓道来的感觉很吸引人~ 不过声音略微小,在高铁上戴耳机听,音量条拉到一半听不清,但是再提高音量手机就会提示“可能损伤听力”。还以为是在高铁上的原因,但是换一档听发现并不完全是。听感也很重要,是不是可以改进一下呢?(某夫妻档比较火的播客的收音可以参考一下呢,没有捧高踩低的意思,只是建议啦~)
晞仔
2个月前 上海
5
种草了布雷斯顿,种草了梅森,希望我也能看到这样的蓝调时刻
贺静_vaFi
2个月前 美国
5
维米尔的很多处理也是非常科技化的,您那么喜欢维米尔一定也看过Tim's Vermeer吧,就知道玻璃窗上映出的少女侧影,酒杯上映出的吊灯,都是有迹可循的。
Yafang_q60G
2个月前 江苏
5
梦思声音怎么那么好听啊~
_XF
2个月前 美国
5
德国真的是西欧最被低估的旅游宝地,尤其是夏天大家都去意法西那些地方的时候,正好错峰。还是巴赫故乡的音乐节有气氛。加拿大每年不同城市也有巴赫音乐节,但完全没有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感觉他当年就是个技法高超的人气键盘手,只可惜生前写了一堆曲子不怎么受待见,后来隔了几代才成为泰斗的
_XF
2个月前 美国
5
两位主播能在异乡有这么有趣的体验非常棒!听不那么熟悉但依旧能取得共鸣的音乐,好像也验证了音乐心理学的一些有意思的理论,比如蓝调里的忧伤是怎么回事等。我感觉在音乐厅里正襟危坐的观赏西方古典乐本身也是一种演化的结果。很难想象当年在这种音乐发展的初期能脱离听众参与互动并且广泛传播下去。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每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放当年都是奥地利的流行乐,是给大家跳舞配的,但过了那么多年就变成安静的坐着听了。当然巴赫的作品就复杂深刻很多,也能理解为什么在他生前不那么流行,要靠后来几代大师的传承到了门德尔松手上才发扬光大
Maya7912
2个月前 北京
1
听了两遍,一定要去趟布雷斯顿
未月明
2个月前 浙江
0
(*•̀ᴗ•́*)و ̑̑nice
载月空船
2个月前 四川
0
32:24 圣尼古拉粉色大教堂也好美
Blue_Eighty
2个月前 浙江
0
播客的内容非常好,我很喜欢,但是主播,收音问题再解决一下就完美了,女生声音没问题,但是男生的声音很有磁性,所以导致声音一小男生声音就很模糊,另外音量可以调大一点,我戴耳机手机开一半音量听不着
载月空船
2个月前 四川
0
20:01 天啊 看了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的图片 太美了!!!!!!
是我是我是我自己
1个月前 重庆
0
好想去呀 德国旅游被低估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