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为爱情沸腾的521,我们偏要聊聊友情这杯「常温白水」。或许有人能长久与爱情擦肩,但倘若生命中缺少朋友,时光难免会蒙上孤独的灰。
在孩童学生时代的朋友多数来源自身边的同学,或许得益于学生时代的不成熟,友谊也显得更加真挚,没有铜臭味,就像是开在课间的野菊花,不需要精心浇灌便可肆意生长。但当我们步入社会后,交际圈似乎有所收窄,似乎也弄丢了一些朋友。除却天然的社交场域外,甚至于没有过多的精力再拓展社交圈,维系现有社交圈似乎已经是耗尽大部分力气。问问自己,我还会再交新的朋友吗?是不需要,还是不能够?
在拥有了主动选择朋友的权力后,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向上社交」「结实贵人」「拓展人脉」是否会成为你选择朋友的关键词?有人需要几个知己,有人喜欢认识不同圈层的人。重要的是,你的交友模式是否让你感到舒适和充实?朋友间的相处,多是平等社交的价值交换,互相扶持比单方面索取更长久。把朋友当人脉没问题,但别只有人脉。真正的友谊需要真诚,而不仅仅是“有用”。
价值观的差异可能是让年轻时玩得来的朋友,成长后变得渐行渐远,但可能并不会觉得可惜。阶段性的朋友会让我们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明明那时候关系如此密切,为何会逐渐失去联系。原来就像蔡康永说的——「朋友的意义,就在于陪我们度过寂寞。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感觉到不同的寂寞,就会需要不同的朋友」。朋友走散是常态,与其遗憾,不如感谢他们陪你走过那段路。
友谊不是刻在石碑上的誓言,而是像流水一样,在不同的河床里自然成河。哪怕有一天水流向不同的方向,那些共同倒映过的星光,永远值得收藏。
本期你将听到:
08:09 80%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20%的朋友身上,20%的精力放在80%的朋友身上
09:48 如何看待“人脉”与“向上社交”,没有永恒的「上位者」
17:17 友谊是否需要刻意维系?线性关系与点状连接的碰撞
22:12「高情绪输出」vs 「已读退下」,最好的默契是允许彼此用舒服的频率爱对方
27:26 他们有了新圈子而我成了「旧朋友」—— 被边缘化后,友情还能回到从前吗?
37:58 接受朋友的渐行渐远是对相遇的最高致敬,我们的光曾互相照亮过,这就够了
43:19 友情魔鬼问答|当ENFJ遇上ISFJ,第一印象与最喜欢和讨厌的特质,能不能接受朋友出轨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